“驭风”奔跑,选择专业跑鞋就是这么简单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古人对风的描述,只言片语间,未见“风”字,却道尽了风的温柔与威力,感慨中华文字之博大精深。
奔跑者与风有着不解之缘——极速追风、逆风而行、破风无惧、造风无畏……而这一次,不追风、不逆风、不破风、不造风,这一次,我们“驭风”!
咕咚智能跑鞋矩阵图
熟悉咕咚的小伙伴们对咕咚的跑鞋矩阵都比较熟悉,系列命名按照运动强度划分,5K、10K、21K、42K等,每个系列又根据受众不同、功能不同衍生出经典、PRO、悦弹等不同型号,还有今天的主角驭风、刚刚闪亮登场的逐日,以及即将面世的“超新星”-“飍家族”。咕咚的跑鞋矩阵越来越完善,对我们广大跑者来说选鞋越省事。
闲话不多说,今天的主题——咕咚智能21K·驭风跑鞋。
红白经典配色,如盛雪点朱砂,赏心悦目。红色外底+白色鞋面+巨型红色咕咚“∞” LOGO,视效炸裂。拿到手里轻盈的感觉非常熟悉,和它的其他兄弟一样。
这次惊喜的发现在中底后跟处有一条晶莹的红色GEL凝胶嵌入,体积与位置大概与我那双A家GT3000差不多,整鞋重量也差不多,驭风略轻。
同为40码的咕咚21k驭风VS A家的GT3000
鞋面使用的是双层贾卡透气鞋面,保证透气的同时兼顾了耐磨性(反面教材参考A家跑鞋,别家鞋底磨损退役,A家从鞋面开始,强力diss),有多透呢,手电筒进去,效果一目了然;说完鞋面说鞋底,跑鞋的科技精华多集中在鞋底,AHAR高耐磨橡胶大底+Duo-HEE弹性中底+鞋底TPU抗扭贴片+贯穿式重心引导线+后跟嵌入GEL缓震凝胶+后跟TPU包裹稳定系统,配置直接拉满。
再看各种细节配置,滚口和鞋舌一如既往秉持咕咚跑鞋传统,厚实柔软,后跟大面积反光面,增加夜跑安全性,鞋底密集防滑凸耳配合斜向纹路,增强抓地力,适应更多路况。
最后是咕咚智能跑鞋的独家“隐藏彩蛋”——左脚鞋垫下隐藏的咕咚跑步智能芯片卡槽,装上芯片,记录运动数据、识别跑步姿态、参加智能训练课程,瞬间科技感拉满。
走心的细节配置
如何评定一双鞋的好坏,这事儿得问问自己的脚,舒不舒服,脚最清楚。咕咚的鞋有一个特点——无需磨合,上脚就能跑。
试穿一个多星期,整体感受如咕咚所说,非常全能,无论跑步3公里、5公里、10公里,或是持续健走一小时,又或者通勤、逛街,全都应付自如,自己的脚表示不累,很舒服~后脚跟不如10k悦弹软,所以在长距离高配速跑步时对脚踝比较友好,不易泄力,我曾尝试穿着10K悦弹用4分多的配速跑10公里,偏软的后跟无法支撑配速,跑踝酸,21K驭风就没有这种现象了,咕咚对各型号的定位比较准确。
尝试了10公里变速跑,410-630区间配速,中前掌感觉略薄偏硬,回弹反馈比较直接(穿惯了铲型全掌碳板,脚被“惯坏了”),跑完感觉还不错,整体感觉和A家GT3000差不多(售价相差将近一倍)。
再全能的跑鞋,依旧不能做到十全十美,在穿着种有一点感受不足——虽然滚口足够厚实,但收拢效果不好,整体鞋口支撑结构有待改进。
这个价位,各方面表现如此全面均衡,在跑鞋市场中,21k驭风是一个很能打的狠角色,一双好鞋可以带动更多的人爱上跑步,我想这也是咕咚产品的初衷之一吧。
之前总有人问我选跑鞋的问题,什么内翻外翻啊,什么支撑缓震啊,什么训练竞速啊……得说半天,现在简单了——能跑十公里吗?哦,小白新手,五公里左右是极限,选咕咚10k系列,错不了。
啥?十公里感觉还可以,准备挑战半马?咕咚21k驭风,绝对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