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咕咚App,看更多精彩内容
下载

没想到啊没想到!我竟然在赛道上被人骗了?


    

———   
 
“别随便定义自己。没到最后,什么都说不准。”     
   
周日在慈溪跑步。    


跑到25公里的时候,就不想跑了,看看手表显示的均配是358,脑子里想的是:要不,就这样吧。     

   
这个量,对于可能没有比赛的日子,差不多行了。     
   
跑在前面的拐哥头也不回的说着话:“你现在遇见的,是你的第一个极点,别想着放弃,加快步频,让心率再顶上来,顶过去,就好了。”     
   
“让心率再顶上来,顶过去,就好了。”我自己在心里又重复了一遍这句话,以至于整个后半段,脑子里来来回回的都是一句——“顶过去,就好了     
   
顶过去,就好了,然后呢?     
   
然后可能就是你可以特别凡尔赛的跟朋友吹嘘:“有什么难的,Easy。”     
   

   
   
———     
   
在跑这场“慈溪跑步协会和力哥以及众多跑团”自发组织的“慈溪森林公园测试赛”的时候,正是国内比赛纷纷取消的时间窗口,也是身边朋友纷纷丧气的时候。     
   
“就是自己的训练太久了,突然之间不知道之前的训练是为了什么,就挺丧气的。”    
“有点像你准备了很久的考试,结果宣布考试取消了。”     
   
我们安慰身边办赛事的朋友说,“放宽心,这是黎明前的黑暗”。         
       
一两次还好,慢慢的,这些朋友们也受不了了,回:“这黑夜也来的太漫长了,这是极夜吗?唉,今年可太难了。”     
   
有时候,我其实也挺丧的,比如写到这的时候,我会觉得写来写去就是一种没意义的呻吟,因为说出去的语言,没有力量。  
   
可还好的是:群体之所以是群体,是总在某些时刻,互相给与火光和温暖。     
   
11月6日,北京青匠组织了一场全马测试赛,后来主角文振的纪录片出来,看着文振自己诉说着这一年的付出和汗水,拿着青匠颁给他的奖杯和忍不住热泪盈眶的面孔。
   
我们一堆人看着视频感慨的说着:“啧啧,可真的一点看不出文振是94年的啊。”     
   
说归说闹归闹调侃归调侃,内心其实还是很感慨的。毕竟我们之所以热爱跑步,正是被这样纯粹的跑者所吸引不是吗?
   
为了一件事,日复一日的打磨自身,去努力尝试着触摸着自己的极限,明明身体疲惫却露出对自己满足的快乐。     
     

在身体极度疲惫的时候,自己跟自己对话,在坚持和放弃之间抉择,不管见识高低,一个人深度整理和收拾自己的内心,这事儿本身就很迷人。     

———    
      
扯远了。    

             

正文要从一条微信私聊说起。     
   
2021年11月9日下午3点21分。
   
力哥发给了我一张号码布和一行字的截图——“慈溪森林公园破三测试”。    

   
“如果和你的训练课不冲突,可以来玩玩。”    
“跑操场吗?”    
“慈溪森林公园,5公里一圈,黄小蓓和米老虎的地盘。”    
“求个定位,我看怎么过去。”    

   
男人和男人之间的沟通,往往就是这么朴实无华(寡淡无趣)    



力哥,负责、靠谱,话不多。熟悉他的朋友给出来的评价,应该都是这样     
   
具体体现在2021年11月14日早晨7点30分。     
   
力哥对着大家说:“森林公园是大家的,虽然我们是测试赛,遇见公园里其他人,请注意避让,各位都是精英选手,合理评估自己的身体,虽然我们也准备了AED和医护人员,但是希望大家别给我们机会使用,好了,你们都是精英跑者,简单点,跑的开心。”     
   
然后,他转过头掐表就跑了。     
  
   
站在第一排的我,足足发愣了5秒,才反应过来那句:“你们都是精英跑者了,简单点,跑的开心。”     
   
不是,力哥,哪怕你讲脱口秀,也要给观众一个反应的时间啊,你大小也是我们心中的小领导,哪有领导发完言不喝口水润润嗓子什么的给大家一个鼓掌的时间。     
   
我举起的双手都做好领掌的准备了,你这转头抢跑是怎么回事?    


   
整个就很懵圈,懵圈到什么程度呢?以至于我出去50来米才反应过来表没开。     
       
按下手表的第一时间就听到身边的朋友说:“贼哥,我跟着你跑,你给我压压节奏。”     
   
“想怎么跑?”    
“4分配就行。”    


   
慈溪森林公园一圈5公里,赛道十分标准和对称,赛道整体平缓,一圈有两个桥,一上一下。     
   
虽然赛道偶尔会有路人,但如果严格切弯,每圈距离大概5.03-5.05公里左右。其实整个跑完我觉得没什么非常特别的,如果非要说有什么故事就是...     

       

我第一次在赛道上被人骗了。    


   
在从杭州去慈溪的路上,我们聊起了“大迫姚”,就是上图这个跑在我背后的男生。     
   
Joker问:“大迫姚有没有问你们怎么跑?”    
黑顺:“这个烟雾弹,我都没理他。”    
“哈哈哈哈,他也问我们了,我们都没理他,他估计都不会问乌贼,乌贼肯定也不理他。“     
   
我:“问了啊, 我说4分配,他说让我带带他。我说好的。”    
Joker&黑顺:“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那时候我不懂他们笑什么,为什么好端端的车里就响起了杠铃般的笑声。直到...     
   
第一圈5K,“乌贼哥,你压的真好,谢谢乌贼哥。”    
第二圈5K,“乌贼,加油,我先走了。”
第三圈5K,据轻功视频记录,他边跑边对着镜头说了一句,
     

       

“乌贼,我在终点等你。”     
   
一路上,我都在怀疑,是我的表飘了,还是我老了,拿不起刀了。    
一路上,我都在祈祷,年轻人不懂事,他最后会掉速的,等他掉速我超过他的时候,我就拍拍他的肩膀,告诉他,男人的勇猛不在于一时的冲刺,而在于持久稳定的输出。    

   
可惜,大迫姚没有给我这个倚老卖老的机会,他跑了2小时40分,人生首马3小时03分,2021年跑的。2021年11月第二次测试赛跑了2小时40分。     

       

我还能怎么样?我只能默默地把40米大刀放了回去啊!     
   
打从第三圈开始,我就没有在森林公园遇见过他,连个背影都没有。         
 
———     
   
跑马如人生,你陪一些人一段路,送他们上路。(大迫姚,上路吧!)     
   
还有一些人陪你一段路,帮你稳住节奏。(皮卡晨,你真棒!)
 


第三圈跑过计时毯时,皮卡晨(我左边的蓝精灵),掐着表冲着我说了一堆话,但我是一个字儿也没听见。       
   
因为我带的是专业运动耳机韶音AS800,跑起来不晃,音乐能够通过独有的骨传导技术传递给我,带给我奔跑的动力,屏蔽外界的纷纷扰扰。(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没想到吧!)     
   
好了好了,主要是我那时候只想要加速追到大迫姚问问他,说好的4分配,你怎么就加速了,是你的表出问题了,还是你看不懂数字了。    


   
皮卡晨,不断的在我的身边示意我降速。     
   
跑龄渐长,跑马经历的毒打教会我的不仅仅是配速的提高,还有在追求极限这件事上,要合理的运用所有可以偷懒的时机。 
   
“谢谢兄弟,我跟你后面跑,我苟着了。”     
   
有机会要苟,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要苟。但是后知后觉的我怎么都没有想到,在我15k过圈看到皮卡晨的时候,他其实冲我说的是——     
   
“乌贼,我再跑5公里就溜了。还有轻功大篷车钥匙在谁那?”     
   
在比赛里,最大的精神伤害永远不是别人提高比你快,而是别人结束了,你还得继续跑。但,老天爷的安排有时候就是这么的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我看着皮卡晨悠哉掐表导数据时,迎面映入眼帘的是一位不懂跑步的胖子。    


             

是他就是他!我的云端教练任洁波拐哥。     

       

我跑步6年了,认识任洁波5年了,他作为我的跑步教练,也5年了。     
   
五年时间里,我俩这样近距离10米之内的跑步,一共2次,一次是2019年冬天,那时候我还没破310。另外一次正是此时此刻。    



      
问:跟那些比你跑步能力强的人跑步,是什么体验?     
   
谢邀,刚下飞机。就是不想跑的感受,就是你这边呼哧吭哧要死要活的时候,他飘在你前面嘴巴都不张的在那里闲庭信步。
   
问:那为什么要跟着跑步能力比你强的人跑步?     
   
谢邀,飞机刚飞。最好的课堂就是实战,你跟着比你跑步能力强的人,最快程度的暴露你的优缺点,眼前有着模板,耳朵传来的都是最实际的修正项。    


 
“你现在遇见的是你第一个极点,别想着放弃,加快步频,让心率再顶上来,顶过去,就好了。”    

              

拐哥听到我喘息声加重,冲我喊着开篇的那句话。     
   
“让心率再顶上来,顶过去,就好了。”拐哥看我不回话,继续喊着。     
   
“我顶你个肺,我特么还怎么顶。”我怼他。     
   
“步频啊,加快一点,步幅缩短,用快步频把心率顶上去。”他估计没听出来我在怼他。  
  


从25k-30k那段路,我做的事就是苟在拐哥背后,然后跟着他的小步快频顶着自己的节奏。
     
脑子里,则是一圈又一圈的给自己心理暗示——     
   
“现在是30k了,再跑一圈就是35k,再跑一圈就是40k,完事折返一个2k,我就可以发朋友圈了。”     
   
“朋友圈发啥好呢,2021年小目标实现,哥们牛逼。”    

“唉,不行不行,这个太嚣张了,容易被网爆,毕竟网络上傻逼蛮多的。”     
    
“去特么的,就要发,我就要跟傻逼正面Battle!”     
   
   
真的,我是真的无聊,我在最累的时候,满脑子想的都是朋友圈怎么装逼,果然跑步是自带虚荣属性的。
                
但现实啊,往往是装逼遭雷劈。朋友圈文案还没想好的时候,我的鞋带比身体先崩了。     
  
   
“MD,鞋带开了。”    
“不管他了,没几公里了。”    
“我擦,还差10公里呢。”    
“很快的,跑跑完了。”    


 
磨啊磨,熬啊熬,等到38k的时候,瞅了眼手表,看了下时间,心里简单的做了个10以内的加减乘除。     
   
想着破250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心态也就放松了。
   
过40k线,拐哥说,好了就剩2k了,你自己跑吧。    
       
跑出去又过了一个桥,转身开始最后折返。    
       
就剩1k,要破250了啊。    

“是顶一下,还是放放速度,给下次PB留点余量呢?”    

             

第一次,我在比赛的时候,也是有心思在思考起这个问题。    

后来评估了一下腿的感觉,也不累就加到3分配附近,顶了一下,不然跑完比赛,人都不累,总觉得态度不端正。     
        
加速,冲线,掐表,打卡,下班。     
   
2小时49分。    


   
———    
      
推文写完了,最后的结语就当做小彩蛋再聊聊天吧。    

为什么喜欢跑马拉松?     
      
这个问题,我好像时不时都在问自己,每年也都会有一些不同的答案。    



最初跑步的几年,是觉得享受不断提高追求更快速度的快感。     
可今年此时此刻的答案,是我真的跑到一个成绩以后,有了这份经历,再回过头望着自己曾经给自己设限的那些心理障碍。     
“扁平足好像跑不快的,别人都这么说。”    
“年纪大了以后,就会不如年轻人,付出那么多努力,没意义的。”    
“有什么用?250很厉害吗?230又能怎么样?”    



后来发现,那些所有的自我设限,在你达成某个小目标时,他们都成了你可以吹嘘的资本。     
   
你看啊,我扁平足也可以跑的还不错。     
   
我都可以,你也要不给自己设限啊。     
   
当我开始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真不是凡尔赛。而是因为在另一些人身上,我得以“看见”。     
   
因为跑步,我认识了很多朋友,他们有的人,比我更不适合跑步,但跑得比我快;因为跑步,我接触了一些忘年交,年纪远比我大,但成绩的提高远比我快。     
   
他们就在我的身边,我就这样看着他们是如何付出的,付出了多少汗水和精力。     
   
于是自我设限不再是难以逾越的门槛,而是自己懂得了那只是一个粗劣的借口罢了。   
 


今年很难,太难了。     
   
但依然想心灵鸡汤的说一句:“黎明之前的夜晚,是黑暗的。可天亮之后,会很美的。”     
   
或许是天亮起来时的一声破晓。也或许是,因为热爱,有人在深夜里点起了一束一束的火光唤醒了朝阳。     
   
今年太难了,冬天也冷了。惟愿,你的热爱自带温暖,你的坚持终将让你笃定的告诉自己:“Easy。”   
 


我是沈乌贼,为了发几张自己好看的照片,硬写了一篇推文。
     
嗯,是的,最后这句话才是彩蛋(来打我呀,哈哈哈哈哈)。      
|特别致谢|    
力哥,慈溪跑协,鄞州长跑协会    
|摄影师|    
土豆丝;木水之源;小白菜    
大周,匠心;一笑;熊叔    
|活动赞助|
轻功,韶音
     
   
以及,暖心的志愿者,一路陪伴的伙伴    
余不一一,但所有的感谢记在心里了     

       

发布时间: 2021-11-17 12:40:07
作者: 沈乌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