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咕咚App,看更多精彩内容
下载

咕咚也能出顶级竞速跑鞋?42K追风者飍的初体验

虽然马拉松赛事暂时被冰封了,但是跑步是永远不会停止的。今天为大家带来一款最新的跑鞋。鞋子怎么样看完才知道,但价格绝对会让大家吃惊。现在官方的正价为1109元,这个价格甚至比特步的160X2.0官方售价,还要高一点。

让我们看一下,到底咕咚的这双42K造风者是有什么底气,能定到这样一个价位的。在笔者看来,特步的160X2.0已经是国内做的最好的竞速鞋之一了。

咕咚其实很早就开始布局跑者装备,在很多品类都推出了自己的产品。从智能手表手环到衣服袜子,从体重秤到跳绳,只要是和运动健身有关的,涉猎了很多。这其中做跑鞋,其实是难度最大的。随着这款42K的问世,咕咚算是把从入门到全马的产品线,布局完整了。

看到这样的产品矩阵,就知道花了多少代价了。

当我收到这双42K造风者的时候,打开了盒子,甚至感到了一丝丝感动。尽管在这双鞋的设计上,我看到了友商的一些影子。但是依然是感受到了一点工匠精神,就是那种你看到后,会由衷的感叹出一句:用心了。

或许是我对咕咚的认识还不够,只是觉得,一个互联网企业,能把鞋子做到这个程度,还有什么好苛求的?

其实我并不喜欢“飍”这个命名,对于现在很多国产跑鞋都已这种生僻异体字来命名,我是坚决持反对态度的。比如这个三个风的繁体字堆起来,念xiu。我是记了好久才记下来的。还有其他的几个品牌,也是这个套路,让人完全看不懂。如果不是强行记了这么多次,我也只会用三个风来表达这个字。

名字归名字,还是具体来看看产品的表现。拿到手上的第一感觉,就是满满的诚意。时下最流行的粉色,网面材料,全流线型发泡中底,全掌碳板,这不就是目前最主流的竞速跑鞋的顶配?

首先来看看这个轻量化半透明的TPU鞋面。一种材料的说法每个品牌都不太相同,实际上是差不多的,通常都说mono纱更容易理解。几乎已经成为竞速鞋面的标配,也就是具体原料配置带来的软硬和厚度的细微区别。这款TPU鞋面确实是比较轻薄,使得透气性很好。如此透明的鞋面,友情提醒,建议要穿和鞋面近似色袜子。不能穿色差较大的,这样在观感上有点尴尬。

这双鞋是全掌碳板的,在这里我就不拆开了看了。毕竟这么好的一双鞋,我是舍不得动刀的。但是已经有别人动过了,我就借用一下照片吧。

最左边为咕咚全掌碳板,其余为其他品牌。让我们再对比一下,两种全掌碳板。

42K造风者是实打实的全掌碳板,160X2.0也是全掌镂空碳板。站在产品研发的角度说,采取哪种方案,都是最终妥协的结果。是站在统筹的角度去看,成品一定是经过无数次论证的,最佳解决方案。所以,在这里就不用讨论孰优孰劣的问题了。

只要知道,这两款鞋子都是全掌碳板的不同解决方案,而已。或许,全掌碳板比镂空碳板有刚性和回弹方面的优势,或许镂空碳板也有其他方面的考量。

同样是全掌碳板,碳板的刚度,也是差别比较大的。咕咚这双鞋的碳板,还是比较硬的,用力弯曲鞋面,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碳板的存在。

再来看看这流线感极佳的发泡中底。超临界发泡中底,也是目前竞速鞋的标配。加上CPU耐磨片的大底,使得耐用性上有所提升。某克的同款鞋油耗较高,这是公开的痛点。但是如果在耐用性上做点改善,是不是会影响到销量?这个只是我们随便开开玩笑。当然某克的设计,有某克的道理。但是至少这双42K,在这个方面已经考虑到提升了。

最后来看看重量。我这双是43码,测量出来的单只重量是243克。重量上不算有优势,只能说中规中矩吧。比一流的200克左右的要重这么一点点,但是你上脚后真的能体会的出来吗?

在用料,设计和制作工艺上讲,咕咚42K追风者,就是目前市面上比较主流的竞速鞋配置。尤其是全掌碳板的初体验,存在感很强。经过简单对比,在碳板的刚性和中底的回弹上,是要稍稍优于一点同类产品的。

目前三个配色,通过多方对比,我个人其实更喜欢橙色一点。

大体的初步感觉就是这样。接下来要进行实穿体验。

首先我是在家里就穿上了,穿了一整天。对于透气性和舒适性,表示很满意。顺便来了一个客厅5公里大奖赛,我没有开什么跑步软件,就是来来回回跑了半个多小时,由于家境贫寒,餐厅客厅加一起也没多大,只能是采取小步幅快步频跑法。这样的初体验完全体现不了全掌碳板竞速鞋的优势,只能是聊胜于无。

只能去路面上,来个实际的感受,才能有一点点心得吧。关注一下,不久以后再带来LSD的实际体验感受。

未完持续。。。



发布时间: 2021-12-21 14:23:56
作者: 黛吾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