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咕咚App,看更多精彩内容
下载

淮马赛记| 千言万语化作一句:感谢淮安

———
这是一篇,有很多话想说,却不知道从何说起的马拉松推文。
嗯,是关于淮安马拉松的推文。
有很多话想说,是因为淮安马拉松让我对淮安这个城市,从21年的初识到23年的有幸了解。
从21年参赛结束后的疯狂推荐,到23年在比赛还没开始之前,我拥有一份有底气的自信告诉身边的朋友:“这场马拉松,一定会是你们跑马拉松经历里非常难忘的一次。”
后来,想了想,我加了一句笃定的:“或许是没有之一。”


我很骄傲的是,在比赛结束后我身边朋友的反馈让我赛前的自信,成为了现实。
赛后那个狂热的严肃跑者朋友说:“淮安如果赛道不改,是我PB的备选赛道了,希望下次能满状态再来。”


赛前我对力哥说:“反正很热情就对了,可能比你参加过的波士顿还夸张。”
比赛结束后,参加过100多场国内外马拉松比赛力哥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写着:“感谢淮安,它的马拉松氛围全球第一。想到淮安的热情,但不知道它的氛围如此热烈。”
而同样自信的对话,我说给了身边无数的跑者朋友。
我想类似的表达,会出现在更多参与23年淮安马拉松跑者的朋友圈以及社交媒体里。
当大家会因为一场马拉松认识淮安,再因为在淮安收获的热情和善意,往后再看到淮安两字的时候,会待他宛如一位老朋友,一位相见亦无事,别后常忆君的老朋友。
这种感觉怎么形容呢?就好像你不出生在这里,也不在这座城市长大,但是会开始关注它的点点滴滴。



可,更想说的是,我赛前的自信是源于上一届从淮安赛道两侧接受到的善意和鼓励。
从那些声音沙哑且热情的加油声中,从那些赛道两侧充满真诚的眼神里。
在比赛结束后,五花肉跟我说:
“淮安人太友好了,在我社交媒体的留言,都非常的友善。”
“嗯,淮安给予的善意,不只是体现在马拉松那天的赛道两侧。”
如果说21年那一届的淮安,用一场狂欢的氛围治愈了我。23年这一届的再会,因为了解他们让我懵懂的开始懂得文化自信的含义。
文化自信,是你热爱自己所在的城市,在谈论到自己城市时,你向别人介绍的时候,眼睛里是善意且温暖的光。
文化自信,是懂得,容忍与自由是相辅相成的,而不是非黑即白。
我们常说马拉松是城市的一张名片,可当一个城市举办一场马拉松的时候,必然会对很多不跑马拉松的人造成不便。
可在淮安,我收到的一条评论,让我体会到淮安人的文化和大气。
她说:“虽然举办淮马给很多人出行带来了不便,但正是因为你们才让更多的人不但期待来淮安还爱上了淮安。让淮安的知名度更广了,淮安永远欢迎你们。”


谢谢淮安,你们让我们这些外地的马拉松跑者因为一场比赛,觉得42.195公里原来是很短的距离,短到每一段路都有一段文化故事,值得跑过后在脑海细细品味。
——
“何德何能,何其荣幸。我该如何回馈淮安的善意。”


随着经历越多,越开始懂得,这个世界上没有谁对谁好是应该的。


因为懂得,所以更小心翼翼的对待每一份接收到的善意,诚惶诚恐,因为比起很多东西,那是一份极为稀缺且珍贵的东西。
在21年淮安结束后,我只觉得相比淮安跑者给予我的关注和喜爱,有些承担不起,于是多次想过应该如何回馈。
那时候内心的答案是:“如果来年再来,我会带更多在我眼里闪闪发光的跑者来,让他们陪伴更多跑友在淮安享受比赛,因为他们值得被看到,赛道两边的淮安人也值得看到更优秀的跑者。”
那些人,是我们这次私下戏言的,让23年的淮安马拉松配速员颜值能力成为天花板吧。
那些人,是因为运动受过伤遭遇过挫折丧失了信心,在淮安重新找回信心的运动爱好者。


直到比赛前一晚,我都有一种梦想终于要如愿的不真实感。
赛前一晚,和摄影师朋友们开会,安排谁去起终点以及拍摄需求。一直以来从被拍的角色到协调沟通的角色转变。
“颦儿,咱们明天哪些摄影师去起终点?”
“乌贼,不是等你决定吗?”
想了想去年淮安马拉松的赛道氛围,我很认真的回复:“那咱们的摄影师,能上赛道全部上赛道吧,起终点有 1-2 位就行了。”
会议结束往回走的时候,我很认真地跟摄影师们说:“去记录你们愿意记录的那些场景,拍不到我也没事。”
“被淮安真诚以待的幸运,明天就让我给淮安回馈一份礼物吧。”
淮安拥有中国人自己的游乐园,西游乐园。那就让我们这群天南海北的跑者,一起把4月9日的淮安,和赛道两边的淮安人,也变成一座乐园吧。
让这份快乐传递出去,让未曾来过淮安的伙伴们,因为我们的表达,而再次记住淮安。
让赛道两边的热情,传递到更远的地方。
因为,最好的感谢是分享和传递。


——
“陪伴是互相的,尽我们所能,陪伴更多跑者把故事留在淮安。”


跑马拉松,对我而言是借着跑步去经历的过程。
从5公里到10公里,从10公里到半马,从半马到全马。享受随着能力增强不断给自己增加可以够得到的目标,然后去尝试着完成。
在17年,我开始担任配速员,担任的次数越多,对自己的要求也越高。
要求自己尽可能匀速,要求尽可能用自己的能力在赛道上助力更多跑者,可以是提醒他们补给,可以是根据他们的身体情况适时劝退而不是一味鼓励坚持。
担任的次数越多,越觉得马拉松配速员,是一件耗费个人精力的良心活,于是慢慢的,就选择自己去追求成绩,不再选择担任配速员。
唯独淮安不同,想着尽自己所能去在这场盛宴里做好自己的角色,也在富有余力的情况下,多记录一些淮安赛道的画面,让更多没能来的人可以感同身受。


我知道这件事,我个人能力有限,于是叫了身边的朋友一起同心协力,马拉松配速员讲究一个稳,我找来了自己身边“稳”这个字的代名词:山东淄博闫旭峰。
圈内人称,稳如老闫。


闫哥是行走在我身边的稳,另一位力哥,力哥担任的是自己最熟悉的3小时组别的配速员。
我借着私心,恳请闫哥跟着我一起跑3小时15分的配速员。
太多的画面都在开篇的视频,就不过多阐述了。
只分享赛道上那些暖心的故事吧。
或许是善意会传递,因为淮安赛道两边传递的善意,整个315团队,一起跟着我和闫哥的跑者都充满友善。
“乌贼,你不用刻意压着速度,你可以去跟赛道边的观众互动互动,他们等了你很久了。”
身边的女跑者笑着跟我说的时候,闫哥也附和着:
“就是就是,你去吧,速度我会带的很稳的。”
“为了见他们,我也等了蛮久了,不用不用,我们还是压稳速度一起跑。”


跟以往做配速员不同,以往做配速员,我提醒的更多是大家要注意补给,注意赛道爬升这些跟技术有关的信息。
比如上坡的时候,注意增加步频,降低步幅跑的更舒服。
比如看到身边的跑者流汗过多,感受赛道天气升温,提醒大家进补给站可以重视功能饮料的补给。
比如在每次经过5k10k15k20k这些关键点位的计时毯,告诉身边的跑友我们现在的用时是多少,跟标准通过计时毯的误差有多少。
这个误差我们是可以用来做时间余量,以及接下来一个5k我们会以什么配速奔跑。


但是在淮安,我多了一个只有淮安才需要做的工作——
“我们现在先平复一下心情,因为过了这个高架桥,就要迎来淮安热情的加油声了。”
“大家一定克制一下互动的欲望,因为这个互动可能你上去,就是近2-3公里长了。”
“现在咱们是12k,右拐之后,大家做好心理准备,迎接狂风暴雨的加油声吧。”
“朋友们,大家一定要合理评估自己的身体情况,因为接下来我们要穿过淮工院,大学校园的氛围会十分热烈。要坚持,但更要合理评估身体情况。”
“过了淮工院之后,如果大家身体状态好,可以适当选择提速,建议每公里提速不要超过5秒,你们先冲线,感谢你们的信任。”


而闫哥在这次淮安比赛,也做了以往马拉松做配速员不会做的事。
出发前他说:“乌贼,我给你拿了个充电宝,我知道你要记录这次淮安,我怕你手机能被你拍没电。”
比赛到39k的时候,闫哥扭头对着身后的跑者说:“兄弟们,咱们预计3小时14分40秒左右抵达,大家别放弃,压住4分37秒配速稳稳地。”
我说:“闫哥,咱们不是有20秒时间余量嘛, 咱们压4分40-45秒就行。”
闫哥说:“你跟别人不一样,盯着你的人太多了,别人哪怕慢几秒抵达终点都没事。乌贼,你只能3小时15分之前抵达,不能慢一秒。”
淮安,一个在南北分界线的城市,在这个城市奔跑的路上,足以承载南方人的柔情和北方人的直爽仗义。


后来,在回看照片的时候,我才发现力哥在带领3小时跑者们顺利破三后,也做了跟我同样的动作。
我们忍不住转身面向我们跑过的赛道鞠躬,感谢。
感谢在马拉松赛道上,总是可以选择坚持和放弃之间选择坚持的自己。
感谢在马拉松赛道边,那一声声加油呐喊所传递而来的热情和笑脸。
感谢淮安这个城市,给与了我们这些跑者如此难忘的经历和快乐。


——
“淮安马拉松,是一场这样的比赛...”
在参加淮安马拉松的前夜,我遇见了一个朋友,他叫老孙,是国内跑步这块资深的赛道直播主持人。
孙哥在吃饭的时候问我:“乌贼,你跟我好好讲讲淮安,为什么你会这么推崇这场比赛?”
在那场“醉美淮安”的饭局里,我记住的是淮安喝酒要双数,我甚至在想是不是因为在淮安,初识远远不够,需要的是再会。
我跟孙哥说:“淮安马拉松,虽然只办了一届,可是它是懂马拉松或者说是懂文化的,它会用诚意让来的跑者不只是在这座城市跑一个马拉松,而是让他们记住这个城市的故事,也留下自己的故事。”
“是周总理的故乡,是西游记降妖除魔终得真经诞生的地方,是在这个城市留下过传奇的每一个英雄前辈留下的身影。”


“淮安马拉松,是可以承载故事发生的赛事,确实没有什么能在不断变好的故事里留下身影最幸运的事情了,淮安是这样的比赛。”


我曾听过一句话:当你不知道如何表达的时候,真诚是最好的方式。

组委会用一颗真诚的心来对待跑友,所以他们能够尽自己的最大可能设计好每个细节,消除大家在跑道上的后顾之忧;

全市的人民用真诚的心来对待外来的客人,可以让他们能够在牺牲自己便利的情况下,对大家奉献出最大的热情;

参赛者用真诚的心来对待这一场比赛,实现自己目标的同时,全方位地享受这么一场关于热血、关于欢乐、关于运动的盛宴。

所以,我想,这就是淮安马拉松把热情和温馨从赛前一直给到了赛后最后一刻的最根本的原因。

担任关门配速员的慕导跟我说:“乌贼,200米长啊,志愿者等着我们回来,我们在这个赛道一直到关门,可经过一些学校的时候,那些孩子们立刻站起来给我们鼓掌,好感动啊。”



感谢以上摄影老师们,
用快门把瞬间刻下时间的标尺。
陪我一起圆梦,兑现承诺。
最后,我想有句话,
很多跑者在4月9日的赛道上都说了无数次。
那就用这句话做这篇推文的结尾吧。
“感谢淮安。”




发布时间: 2023-04-10 13:57:00
作者: 沈乌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