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不凡,你所看到的并不是全部 ——韶音AEROPEX骨传导耳机评测报告
认识我的朋友大约都注意到了,无论我是出去比赛还是参加聚会,脖子上总是戴着一个耳机,后来大家也都渐渐的了解,那就是韶音的AS650骨传导耳机。
说起这个耳机,我和它的故事很多,记得去年刚拿到手的那段时间,用爱不释手来形容一点儿也不为过。西马完赛后,和好友们约着夜爬华山,结果刚刚上山不久,在脱衣服的时候不小心把耳机弄丢了,和老闫一起拖着赛后全身酸疼的身体在湿滑的山路上狂奔了三四公里愣是把它找了回来,当时真有种小孩子找回自己心爱玩具的感觉。
那时候,恰好是午夜十二点......对不起,好像讲出了惊悚片的感觉。
对韶音的这种热爱完全是发自内心的,之前我说过,耳机陪我完成了很多赛事,也见证了我不断刷新着自己的PB,328、315、308......相信这些数据都不是终点,而是自己身后的一串脚印,是跑步生涯的另一个起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自己多年的努力和付出终会有一个满意的结果。和自己一样,韶音自从几年前先后发布了AS600、AS650两款产品后,品牌在运动爱好者中的名声得到广泛的认可。也终于在多年的研发和改进中迎来了全新一代旗舰产品——AEROPEX,也就是AS800。
其实韶音的每一款耳机产品的外包装感觉都差不很多,辨识度比较高,拿650和800这两款产品对比,就比较明显了。封面渲染图上产品颜色依旧和盒子里面的产品相对应,我这次拿到的是黑色款。
其实我们日常区分韶音的产品主要是有几个方法的,首先是外包装的左上角的“AFTERSHOKZ”LOGO,这让我们确定是韶音的品牌,其次就是下面的AEROPEX及AS800的型号标注。
产品的包装很有意思,感觉把产品包裹的好严实。
和TrekzAir一样,Aeropex赠送了一个硅胶材质的耳机收纳袋,但是不同的是,开口部位由拉链变成了磁吸,这样使用起来更容易开关,也大大提高使用寿命。不过硅胶材质太容易招灰尘了,并且黑色上面有一点儿就能看的比较明显,没办法,这是材质的通病,凡事有利就有弊。
产品还另外赠送了一对耳塞,它的主要用途是当你在一个外界环境比较嘈杂的情况下,或者是你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状态,例如在火车、飞机上亦或是在图书馆,你只想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音乐世界,那么这时候耳塞就能派上用场了。
猛然看到Aeropex外观和上代产品有几分相似且又有很多细节不同,首先是耳机头部分,上代产品形状四四方方边角较为分明,而经过改进之后,Aeropex的耳机头变成椭圆形,变得更加圆润。
还有一点儿变化比较大的是充电方式,韶音的前几款产品一直采用的是比较常见的micro-usb充电口,而Aeropex正式采用了当前比较流行的磁吸式充电方式,这种方式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增加充电口和数据线的寿命,并且能够提高两者连接的稳定性,当然最主要的是为防水性能做准备。
外观方面的第三个改变是音量“+”、“-”两个按键的位置和充电口的位置进行了调换,操作起来更加方便,在后面的实际使用中我会提到。
外观的第四个大的变化就是产品的第三个实体键“多功能键”的外形和位置了。外形由原来的“三角形”变成了和耳机头一样的椭圆形,有点儿像大圈套小圈,显得更加整齐统一,位置也由之前靠近外侧挪到了耳机头的上端。
外观的第五大改变,前几代耳机的听筒位置采用了半开放式,防水等级为IP55,而Aeropex则采用了全身无孔设计,防水等级达IP67,防水性能得到大幅提升,何惧大汗淋漓或者雨中奔跑。当然这种设计还能降低漏音,提升音质。
全新一代的Aeropex除了外观,重量方面同样得到大的改善,依旧采用全钛合金骨架,但经实际称量,整机仅重25g(官方数据26g),比TrekzAir的30g轻便了不少。
韶音一向将“你看到的并不是全部”这句话表现的淋漓尽致,除了外观,技术、细节方面同样提升不少。
产品依然搭载自家引以为傲的骨传导技术,这种技术能开放耳道,减少对鼓膜的损伤,并保持对周围环境的警觉。
产品采用了“Bone Conduction30°”独家倾斜技术,通过大量的实际应用试验,寻找到产品佩戴时最佳的倾斜角度,从而优化声音的传递方向。
产品和面部的贴合部分采用了长条型设计,接触面积有所增加,声音的传递效率也得到提高,再加上产品采用了“高灵敏度技术”,从而让产品小体积、大能量。
Aeropex还依靠多种技术和硬件加持,像最新的高通的QCC3024芯片、稳定的蓝牙5.0版本、出色的双麦克降噪技术、独创的硅MIC材质等,来提高通话的稳定性,为使用者还原声音本质。
运动耳机的使用场景当然是在运动状态,而运动耳机佩戴的稳定性及舒适性就成了产品给使用者的第一印象。
我特意在健身房跑步的时候感受了一下,戴上的第一感觉就是轻,是比之前的TrekzAir会有一个比较明显的轻,加上耳机的人体工学设计,耳朵部位的压迫感减轻很多,并且在跑步的时候完全感觉不到晃动。
健身房里泡了两个小时,跑步、动感单车、平板支撑、力量等整个走了一遍,整个过程耳朵都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
产品使用了一块145mAh的电池,在充满电的情况下,最大音量可持续播放8个小时,10天待机完全能够满足日常需求。
去之前自己特意将耳机充满电,健身2个小时加上来回路上1小时,3个小时的时间耳机电量大约还剩余70%,音量根据周围环境大约在70-100%之间切换,续航能力表现的非常棒,相比前代提升不少。
之前用过韶音耳机的大约都了解,在用耳机听音乐的时候,当音量调整到一定的高度,会有一定的漏音现象存在,那是因为之前的耳机为了提升音质、加大音量,采用的是半开放设计。
Aeropex显然在这方面下了不少的功夫,全身无孔设计让漏音现象大大的降低,我尝试着将音乐的音量调到最大,当耳朵与耳机距离50cm音量调整到80%时,基本听不到耳机内的音乐,而当音量增加到90%,能够隐约听到声音,继续增加到100%时,开始能大体分辨出曲目,而当距离达到1米左右,100%的音量就几乎听不到了。
而同样的测试环境,在TrekzAir上当耳朵与耳机距离50cm音量调整到60%时,基本听不到耳机内的音乐,而当音量增加到70%,就能够隐约听到声音,继续增加到80%的时候,开始能大体分辨出曲目,而当距离达到2米左右,100%的音量才几乎听不到。
前面提过,耳机一共有三个按键,“+”、“-”和“多功能键”,每个按键在不同的情况下都有着不同的功能及操作方法,而AS800和上代耳机比,按键位置也相应做了调整,在实际使用中,新位置更加适合使用习惯及特点。
比如开机键是在靠近耳朵的第一个按键,我们在使用时只要顺着耳朵开始摸过去就是。而多功能键更加靠近耳挂终点部位,而我们使用时顺着耳挂往下一摸就是,比之前容易判断很多。
由于防水等级的提高,产品取消了充电插口,而新使用的磁吸式充电方式同样给力,吸力也足够大,充电的时候不容易脱落,而且产品的电源指示灯也改到了耳机的侧面。特别要提到的是Aeropex有个【液体残留检测】功能,当充电口有汗水的时候,耳机会自动警报提醒,可以预防充电时候短路烧坏耳机。
我外出时间比较多,周末经常会火车、飞机到处跑,并且自己的很多文章也是在途中完成的,但是我们都知道,公共场合的环境比较吵杂,有的时候确实会影响自己写文章的思路,这时候我会选择戴上耳机、打开自己喜欢的音乐,耳孔塞上韶音送的耳塞,隔音效果也确实不错。
Aeropex还有一个小功能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下:当我们在使用耳塞播放音乐的时候,同时按住音量的加减键,可以调整为佩戴耳塞时专用的EQ,而不用耳塞时,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将EQ切换到正常状态。
通话其实也是我经常会用到的功能,之前最怕的是耳机在通话过程中会有杂音、电流声,甚至是连接不稳定,通话断断续续,Aeropex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几乎听不到任何杂音,不过声音的立体感还有待加强。
可能很多人会比较在意骨传导耳机的音乐方面的表现,但是我有一点儿自己不同的意见,由于骨传导耳机的声音传导方式与其它耳机有所不同,再加上耳机是开放式的,外界环境音同样会影响音质,左右你的音乐体验,所以对于我来说,韶音的音质已经做的很不错了,如果你非要拿它和入耳式或者罩耳式的耳机作比较,那就错了,毕竟定位不一样。
经过两年时间的研发和改进,韶音Aeropex在前代产品的基础上有了明显的进步,整机重量降为25g,对耳朵的压迫进一步减轻;全机采用无孔设计,充电方式改为磁吸式,防水性能由IP55提升到IP67;播放续航时间相比上代产品提升了20%;采用了“Bone Conduction30°”独家倾斜技术、高灵敏度技术、双麦克降噪技术等,提升耳机的音乐体验及通话音质;漏音情况相对之前至少降低了50%。
当然产品同样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漏音现象还能进一步的减轻,硅胶材质的沾灰现象以及通话音质的立体感等方面。
部分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或对版权有所疑问,请私信联系我。我会尽快处理,感谢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