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咕咚App,看更多精彩内容
下载

报告,我怀疑它使用的是太阳能电池

现在运动手表市场上品牌不算少,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都被佳明和颂拓占去了,尽管偶尔会新出现几个抢蛋糕的,貌似都逃不过昙花一现的结果。不过从去年开始,一个叫做COROS(高驰)的运动手表品牌接连发布了主打竞赛的COROS PACE和主打户外竞速的COROS APEX两款产品,在运动市场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尤其是在续航为电子产品发展最大瓶颈的如今,简直成了市场上的一股清流。而在5月15日,COROS再次发力,发布了旗下第三款产品,主打极限户外的旗舰手表——COROS VERTIX,为自己的产品矩阵增加了一枚有力的棋子。


值得一提的是,COROS本次的新品发布会完全颠覆了以往发布会的形式,而是采用在全国几十个知名户外微信群内用语音、文字配合图片及视频的形式同时发布,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其实我个人觉得这种发布会形式值得推广,其它品牌也可以借鉴,首先是投入成本低,其次是面对的目标群体比较准确,三是省去了媒体平台的推广流程,传播速度更快。我有幸受邀参加了整个发布会,并成为第一批新品试用人员拿到了产品,接下来我先给大家做一个开箱,一起来看看COROS VERTIX的真机到底怎么样。


每次看到COROS的logo我就想起可回收利用的那个标志,不过COROS的外包装确实是可回收利用的,原色一次性纸箱,顶端采用拉链式设计。


当时在发布会上就看到了产品的包装盒,觉得比较个性和新奇,马上要见到了有点儿小期待。咦?这是我的什么秘密武器到了吗?非常个性的设计。


只是这个箱子就够我把玩半天的了,质量非常好,有一种军工产品的感觉,还没有打开我就幻想着里面是各种的武器。箱子可以再次利用,平时装一些贵重点的易碎品感觉也不错。


不过箱子的开关有些紧,需要很大力才能够打开,估计女孩子要费一些功夫,跟工作人员反映了一下,回复说后期会对箱子的开关进行调整,效率。


嗨,大家好,我就是你们的小鲜肉呀。这就是我们打开包装箱产品的状态,最上层是手表和表带,在箱子里被保护的非常好,下层是充电线、说明书等配件。




产品既然定位于极限户外手表,所以在外形方面就难免偏向于粗犷,但是粗犷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厚重,所以个人感觉这一点VERTIX做得特别好,对表圈等方面进行了改进,既满足了户外产品大气粗犷的特性,尺寸方面又让其偏向精致。


VERTIX使用了一块1.2英寸、240×240的全反射记忆液晶屏幕,外面由蓝宝石玻璃外屏加以保护,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室外,即便是背光灯不亮的情况下,也基本能够满足日常查看时间等一些大字体的数据,但一些字体较小的项目如:日期、步数、卡路里等数值就看不清楚了,不过没有关系,产品具备抬腕亮屏功能,能够很好的拟补这一问题。


产品机身采用TC4钛合金和高强度尼龙纤维材料构成,具备15ATM防水等级,整个机身仅重54g(加表带76克),却能够承受150米的防水压力,可见其坚固性,这就为使用者在极其复杂、苛刻的极限环境下使用而确保产品不易受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这里解释一下,TC4钛合金耐蚀性好、密度小、比强度高,其韧性和焊接性也比较不错,一般多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造船、汽车、医药等领域。



按键方面,COROS做的足够创新,跟上代产品一样,VERTIX同样采用了数字旋钮,另外增加了两个功能按键,并且这三个按键均在同一侧。


手表的背面依然和绝大部分的心率手表一样,主要是光电心率监测及充电插口,而且其充电插口区别于一些品牌的磁吸式等,充电方式更加直接、准确、牢靠,不过耐久性不知道会有怎样表现。


还有一点也是让我眼前一亮的,就是产品的快拆腕带,我觉得这才叫做真正的快拆,安装时只需要往上轻轻一扣就可以,卸的时候往下按卡扣就能拿下来,极其方便快捷,这种设计值得推广。


与其他人不同的是,我除了关注产品硬件及性能本身以外,同样也在意产品佩戴及使用的舒适性,腕带方面,VERTIX采用的橡胶材料弹性感觉要比其它产品稍微大一些,这样保证在佩戴时即便是系的很紧也不太会有勒的感觉,同时在调整表带上下位置的时候甚至都不需要摘下手表。当然有人可能会问,表带弹性太大在运动时会不会造成手表晃动呢?这一点大家不要担心,我个人亲测,完全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我们常说,心灵美才是最美的,那对于一件电子产品来说,硬件及性能才是它真正价值的体现。VERTIX使用了包括气压、海拔、温度等的环境传感器,以及加速度、陀螺仪、地磁组成的九轴运动传感器。在发布会上,厂家还承诺在已支持GPS、GLONASS双星定位系统的情况下,计划7月份软件升级后VERTIX将支持北斗和伽利略定位系统。同时在新增了多种运动模式的情况下,还增加了AI智能体能算法,让产品更加智能高效。


做为一款极限户外手表,最让人期待的恐怕就是它新增的高原守护功能了,尤其是对于没有去过高海拔地区的人来说,高反所带来的恐惧还是具有一定威力的,而高原守护功能恰恰能够根据使用者自身的体能及状况及时作出预判,我真实的体验了一把。


好了,重磅来了,前面我所说的其实都是铺垫,下面才是我要重点强调的。同学们,划重点了啊,考试必考!COROS VERTIX的续航简直逆天了,我相信很多人都被电子产品的续航所困扰,也正是这个原因,让自己舍弃了原本非常中意的产品。COROS官方数据:VERTIX可以在户外连续使用45天,高精度GPS情况下可连续使用60小时,省电模式下运动最长使用150小时,当然,我相信更多人期待的是它的真实表现。


从5月19日下午收到产品到现在我已经整整使用了50天的时间,这也是我目前为止评测试用时间最长的一款手表,当然我有太多的感受想和大家一起分享。在这漫长的50天时间里,我除了日常24小时佩戴之外,还用它进行比赛及日常训练,尤其是在跑步及越野方面,一共用了36次、89小时、838公里。


看到了上面的界面突然间想起来,COROS和绝大多数的运动手表一样,有着自己的APP,用来上传手表内的数据以便于汇总及查看,因为之前我用过不少品牌的产品,对它们各自的APP也多少有所了解,COROS的APP相对来说比较简洁一些,像我们看到的,大体上是将界面分为4个版块。

①今天。主要是使用者当天的各类活动表现,其中包括:能量消耗、锻炼时间、心率监测、运动情况、睡眠情况、训练负荷、体能指标、体力等级等数据。而其中的很多数据又可以可以通过打开二级目录进行具体的查看。例如动图中我点开睡眠情况,显示了昨天晚上手表对我的睡眠监测数据,包括睡眠时长、深睡时长、浅睡时长、清醒时长、睡眠时的心率表现等,显示的非常详细。



②运动。这个版块汇总了使用者的所有运动数据,以我自己为例吧,从5月份开始使用至今,跨度为五、六、七三个月份,主要以跑步和越野跑为主,一级目录汇总了每月的总数据,点开后进入到二级目录,我们就能具体看到任意一次运动的数据及轨迹,再点击进入三级目录,显示的就更加详实,以我参加海阳国际马拉松的数据为例,大家通过下面的截图就能看出来所有记录的运动数据。


③个人资料、设置等。这个就比较简单了,不多解释。


④设备。主要是通过APP对手表功能的一些设置、升级等,这个也比较容易理解。


我今天主要是想将自己使用VERTIX的几点真实感受和大家分享,尤其是产品让我感觉实用、舒服的几个亮点。

亮点一:数字旋钮。

之前自己一直用着颂拓9旗舰版,是一款触摸屏的手表,刚使用VERTIX的时候,在操作时总想点击屏幕,有点不太适应。上面我们提到过,VERTIX采用的是数字旋钮,而在后来的实际使用过程中,自己发现其实这种旋钮式设计更加符合户外手表的理念,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我们在运动中极其容易出汗,而触摸屏在有汗水的情况下基本上是完全失灵的,我们需要擦干手上的汗水再进行操作。其次如果是在寒冷的季节或者条件下进行运动,我们一般都会戴手套,而这时候对手表进行操作我们需要摘下手套来,有人说,不是有那种能触摸屏幕的手套吗?但那种手套会有一定的失效率。三是一般来说触摸屏的造价较高,如果后期需要维修或者更换可能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而为什么说的这种数字旋钮更加适合我们日常户外运动呢?那我们得先说说它的操作和功能,其实很简单,总结成两个字就是“按”、“转”。其中“按”又分为长按和短按,而旋转分为顺时针和逆时针。长按数字旋钮10秒钟以上可以将手表进行重启,而短按会根据不同的使用界面有不同的功能,例如手表界面就是运动快捷模式,运动时暂停或者继续,地图状态为进入调整比例尺模式,当然还有最基本的确定功能。在运动中,不管是你手上有汗或者是戴着手套,绝对不会妨碍你去操作这个旋钮,并且我们可以通过设置震动反馈来清晰的感知每一次操作是否成功。


VERTIX站在用户的立场考虑,结合日常使用习惯,在数字旋钮的使用上给使用者提供更多的选择,例如我们可以根据左右手将数字旋钮通过设置调整到手表的任意一侧。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平时手表习惯戴在左手,而当进行户外活动时,手背容易碰到旋钮键而误操作,这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设置将旋钮设置在手表的左侧,这样就不会误按,这个操作让我感到非常人性、贴心。


亮点二:超长续航。

上面我们说了,理论上讲VERTIX在高精度GPS情况下可连续使用60小时,我还是用自己的亲测来说明吧。5月19日下午拿到的产品,等正式开始使用为晚上的18:00,当时手表电量为95%。前期主要以熟悉操作及功能为主,截至到5月24日上午9点,手表还剩余55%的电量,也就是说在连续使用了111小时(4天零15小时)后,产品共耗电40%。在这111小时中,除了开启智能通知、运动检测、心率监测、睡眠监测、抬腕亮屏、固件升级等功能外,还跑步5次,共84.8公里,用时7小时28分。记得挺清楚,第一天跑了21公里用了4%的电,第二天16公里,用3%,第三天18公里,用4%......在这50天的时间里,我戴着VERTIX一共参加了3场比赛,分别是海阳国际马拉松、大五朝台之旅、BMW越山向海人车接力中国赛,我特意对这三场比赛手表的耗电情况进行了一个记录,其中海阳国际马拉松用时2小时58分,耗电6%;大五朝台之旅用时12小时34分,耗电25%;BMW越山向海人车接力赛用时14小时57分,耗电30%。




从上面的几个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周围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手表的耗电量也几乎相同,差不多都是每小时耗电2%左右,当然这其中也多少会跟你运动时的操作频率有关系,但是关系并不是很大。例如大五朝台属于自导航的一个赛事,全程我都需要看路线及爬升等数据,而这些数据不在一个界面上,需要我根据情况调整,但是貌似这个操作对手表的耗电几乎没有产生影响。


参加越山向海的比赛,因为185公里的比赛距离较长,我们当时提交的完赛时间是16.5小时,我们就想大家用一块手表接力,将整个比赛的数据显示在一起,但当时小伙伴们的手表都不能保证续航足够,我就主动提出用我的VERTIX,因为我有这种自信,别说是16.5小时,就是跑3个16.5小时也够用。产品的续航是最让我震撼的一点,尤其适合像我这种跑量比较大,参赛频率比较频繁的人。


亮点三:定位速度及准确性。

我用过运动手表的品牌少说也有十种,VERTIX是我用过定位速度最快的产品,没有之一。我习惯晨跑,早上起来都是在楼前打开手表定位,然后打开蓝牙耳机、手机音乐,可是毫不夸张的说,VERTIX也就是3秒钟的时间就定位成功了,甚至有的时候快到运动心率还没有检测完成。准确性我们可以通过我日常的跑步路线来看,我平时是沿着马路两边的非机动车道跑,通过卫星地图还是能清晰的看出轨迹是比较准确的,有偏移,但是很小。而这还是仅仅支持GPS、GLONASS双星定位系统的情况下,等后期升级支持北斗和伽利略定位系统后的准确性让我更加期待。


亮点四:高原守护功能。

尽管这个功能可能我们大多数人会用不到,但是并不是说以后绝对用不到,就像我,是有去西藏、四姑娘山等高海拔地区旅行的梦想,但是我却从来没有想要去那些地方跑步、比赛,可是偏偏今年就实现了。从来没有去过高海拔的地方,自己也不知道会不会比较容易高反,但是大五朝台之旅让我切身实地的验证了一番。大五朝台对于越野跑爱好者来说,应该算是一场高水准的赛事,尤其是今年,取消了短距离的级别,只保留70公里的单人和双人两个组别,并且按照报名选手的ITRA积分由高往低进行选取,可以说更像是一场跑者精英的盛会。其实大五朝台的难度并不在于它的距离,毕竟仅有70公里而已,它的难首先是高海拔,最高点3058米,整个赛道平均海拔2280,很多选手会出现高反的状况;其次是气候,例如去年6月份比赛当天,出现了大雾、狂风、雨雪、低温等一日四季的气候变换,而今年同样是大风加暴晒,而高原地区的暴晒是我们想不到的厉害。


说的有点多了,我们说一下高原守护功能,因为VERTIX支持血氧饱和度的测量,而它又通过这一数据,结合使用者在高海拔地区的心率、海拔等等数据表现,估算出对高海拔的适应性百分比。产品将这种适应性分为了3个范围,0-60为适应性较差,如果测量数值长期在这个范围内,并且有头疼、心慌、气短、胸闷等,建议降低海拔高度;61-80为适应性一般,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果身体出现不适可进行休息;81-100为适应性较好,连续处于这个范围的,可以根据情况进行跑步、攀登等活动。在去大五台之前,我连续用高原守护功能测自己的高原适应性都是95%左右,尽管我所在的位置不是高海拔地区,但是这个测量结果无疑给我打了一针强心剂。


大五朝台的起点在海拔2000米左右,刚出发跟着大家一起冲出去就能明显感觉呼吸比平时沉重的多,看了一下手表,才4分20秒左右的配速,但是呼吸上感觉是在跑3分30秒的强度,知道这是高海拔缺氧的表现,降速深呼吸。一直跑到了海拔2800米左右的地方,突然感觉手表震动了一下,低头一看,上面显示是否开启高原守护功能,果断点击确认,感觉心里放心了很多。此时非常想测一下高原适应性,但是因为是在比赛,并且我参加的双人赛,分秒必争,也来不及了,就这样一直跑到最高点海拔3058米的CP2,手表也没有再进一步的提醒,当然我的身体也没有任何的不适。


亮点五:AI智能教练。

这个体力值我是第一次在手表上见到这个数据,一般来说,当我们在进行充分的休息了以后,手表上显示你的体力值就会是100%,然后当你运动后,会根据你的运动情况、体能消耗情况这个数据不断的减小。所以在日常训练中我会注意这个数据,当体力值达到一定的高度时再进行大强度的训练。例如大五朝台比赛中,刚刚跑了3个半小时,在海拔2950米的地方我特意查看了一下自己的体力值,仅剩余44%,分析原因其实不难理解,就是因为在高海拔地区进行长时间、高轻度的越野比赛造成体力骤降。此事比赛刚刚进行可20公里,后面还有50公里,所以这时候自己对体能的分配就格外的注意了,因为真怕到了最后体力归零瞬间崩溃。不过,这里我还需要说明一下,这个体力值只不过是手表根据对你近期的活动监测而估算出的一个数值,并且体力值并不代表是状态值,所以说,你可以将它作为一个参考,但千万不要以为100%的体力就是100%的状态。智能教练还能根据个人的运动情况分析使用者有氧、无氧效果及恢复时长等,供使用者参考。



亮点六:运动数据的准确性。

产品使用了50天的时间,期间光是跑步和越野就36次之多,每一次运动后我都会刻意的查看一些关键性的数据,例如配速、轨迹、步频、心率、海拔等,看看有什么不准确的地方,这这里不得不说,经过跟不同品牌的三四块手表比较,VERTIX的稳定性是最高的,几乎没有出现过差错,尤其是配速和心率,准确性极高,18公里手表之间的误差在200米之内,参加BMW越山向海人车接力中国赛的时候,组委会提供的赛道数据为185公里,而手表测量出来的距离为184.43公里,尽管和官方给出的数据差不到600米,但是通过了解,我的公里数竟然和另外一只队伍的佳明数据一模一样,而第三个手表的数据同样也不到185公里。时间我们队伍在最终的完赛时间为14小时57分28秒,手表因为在赛前我担心比赛中误操作,关闭了数字旋钮键,所以赛后解锁耽搁几秒钟,记录为14小时57分34秒。


亮点七:一对一客服。

这一点非常值得称赞,产品从售出之日起,就会有专门一个客服与使用者相对应,以及时解决客户在使用中遇到的一切问题。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戴手表习惯靠近手掌位置,大家知道,那里因为腕骨比较突出,手表与皮肤之间偶尔会有一定的缝隙,在测量心率时就容易造成数据误差,之前因为自己一直不太注重心率这方面的表现,但是这次评测手表,心率是我重点需要评测的方面,当时另一款手表的数据在115-120的时间,VERTIX的数值就一直在150-160之间,当我将这个情况反映给客服,第一时间给了我调整方案:一是工程师从后台查看我的运动数据查找原因;二是调整手表佩戴方式,上移2公分;三是重新为我写一个系统版本推送,主要对我的心率监测进行优化。当然我说的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在用户群里面,只要有人提出问题,不管是使用的问题还是产品的问题,都会有一个客户人员与其对接帮助解决,这让客户感觉非常舒心,有种贵宾礼遇的感觉,这一点为COROS点赞。


其实主打极限户外运动的VERTIX优点还有很多,但是因为条件受限制,我不能保证一一进行测试,但是从我使用这段时间里,VERTIX确实是目前我用过最好的产品,从它在国内外拥有的精英用户我们也不难看出,以至于不少人将COROS误认为是国外的顶级产品。



当然,人无完人,任何事物也都存在不完美的一面,我这里同样有几点建议给VERTIX,尽管不保证说的一定合理,但是这是我对产品进一步完美的期待。一是支持的运动模式相对较少,建议增加力量训练、综合训练、瑜伽、室内划船等常见项目。二是手表的表盘样式较少,同时表盘显示的数据较少。三是在使用中出现过一次智能通知没有反应的现象,重启手表之后这种现象消失。




发布时间: 2019-07-11 11:25:22
作者: 闫只有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