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185km比赛,我写了篇20155字的赛记 | 爱有度,没难度(下)
17.
从影子说,这里风景好,这里也有停车场,我们靠边停下车,等等豹大王吧。
从圈圈扛起相机说,“这里是大爬坡,我们在这里给大王加油,我给他拍照,他会跑的快一些吧。”
走下车的拿着摄影机和带着小红帽的十叁喊着:“大王,加油,搓澡吗,大王,有台妹啊,大王。”
从那一刻起,我们队好像发生了些变化,告别了“步惊云”队以后,我们赛前说的目标,只剩下千骑卷平冈队了。
那一刻,可能我们队的每一个队员都开始认识并且接受了这一点:185公里的漫长征程,只剩下最后一棒了。
这里面可能有十多个小时持续跋涉之后的解脱,也可能有并肩战斗从清晨到日落的豪情,但是最多的,可能是不舍。
一种需要仪式感才能降低遗憾程度的不舍。
所以,最后一篇,我想给你讲下印象里最后的故事,一群年龄早已不算少年的中二少年的故事。
18.
倒数第七棒,如果你问我仪式感是什么,我想就是在车里开着的时候,布老师查数据说,“我们离麦子(千骑卷平冈队)他们,好像很接近了。”
影子说:“我们赛前说了要拍他们肩,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
当听到这些的时候,我跟布老师说,布老师我想换套衣服,衣服上有Buff加成。
上面写的是“别等了,没必要。”
布老师说,ok啊,去吧,加油。
那一棒,我现在回忆起来的画面,只剩下三个,是上坡,大下坡,是抬头看到的一个个背影,是蓝天白云和旋转的风车。
是胸口和腹部一提速就阵痛的感觉,是太阳刺眼的打在脸上。
因为这些感觉,所以那一棒,遇见的每个人都印象深刻。
如果说一路偶遇,最忍不住感谢却没时间感谢的人,一定是大王。
我有个好朋友叫李松,经常跑越野,他跟大王很像。他俩跑的时间都很长,李松是动不动跑百公里,而大王动不动跑满比赛全部时间。
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一个直男表达对大王的感恩。因为,作为长时间跑者,李松说过一句话,在比赛里持续越长越能体会到一些特殊的东西。
我想那些东西对于大王来说,是传递善意和帮助给身边的人。
“乌贼,太阳晒得好凶啊,你喝不喝水。”
跑的嗓子冒烟的时候,看到大王在路边问了我这么一句。
想啊, 怎么能不想呢。
可不敢,抬头望着整个天路,哪里能看到一个垃圾桶,现在整个上海出门都是“你是什么垃圾?”
完全不夸张的说,我要是在HTC这条路上敢随手扔一个瓶子,不用想了,24小时之内就会有无数的人来通过各种渠道来跟我说:“你这个垃圾。”
要是碰到了上海的伙伴们,他们可能还会跟我认真严肃的讨论下,被晒干的乌贼,到底是属于干垃圾还是湿垃圾。
想到这个情形,我赶紧说:“不了不了。”
不知道是不是可爱的姑娘总有七窍玲珑心,她看出了我嘴上说着不要,身体却很诚实,满头的汗顺着脸往下流,喉咙干的只剩咳嗽。
大王说:“乌贼,你喝,喝完你就把水瓶放在地上,我会拿走的,加油,追上八爷他们!”
我至今怀疑大王给我补的不是水,是鸡血。
那一路,我超了16个人,超到了CP点,我整个人还是亢奋的状态。在进站前,我摘掉手表和GPS举在手上,冲着站里的十叁挥舞。
摄影by八千
“十叁,我干了16个人,接下来,看你的了!”
我看着在我前面20米进站的人的队友已经出站了,我尽力了,我追不上的人没关系,我还有队友。
“十叁,干他!”
“得嘞!”
19.
随着比赛逐渐接近尾声,我们的体力也开始逐渐接近尾声,话开始越来越少,也开始越来越精炼。
“我这站干掉了13人。”
“我这站超过了8人。”
“我超过了1个人。”
当布老师说他超过了一个人后,我们都觉得,连布老师都这么努力,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偷懒呢。
赛后,通过数据复盘,我们发现,布老师说的他超过的那个人,应该只可能是他自己。
不断的超过的一个又一个人,就能离想见的人近一点,再近一点。
一个团队之间意愿一定是互相感染的。这么说吧,在这样的氛围下,我们最可爱的摄影师圈圈甚至放下了相机说,我其实也能跑步的。
关键时候,还是老布,老布说:“圈圈,我们是一家人,你还小,他们OK的,你好好休息。”
老布话音没落,迎面而来的就是圈圈一句:“我的妈呀!”
“看吧,他们都很OK的。”
老布说着这句话的时候,突然在那么一个瞬间,时间和空间好像相对静止了。
我开始环顾着一车的人和路上奔跑的十叁,有圈子里的自媒体,有跑团的负责人,有KOL,有运动圈子里的商务人士。
按道理来说,大家都是聪明人,却在这185公里的路上,都做了一个不那么聪明的人。或许他们都太聪明了,聪明的知道该把这份聪明放在什么地方。
我们开始了极尽所能的超人。
“只要我多顶住一秒,我的队友就可以轻松一秒吧。”
“只要抬起腿再放下,只要顶住这个速度就好。”
“这是我在这个比赛的最后一公里了。”
“好想跑的可以再快一些。”
“马上可以交给队友了。”
20.
故事的结尾,我甚至都不知道该如何给你形容这是多么圆满。
在最后一棒,影子出发后2公里后,完成了我们赛前的小野心,拍肩千骑卷平冈队。
最终完赛成绩16小时12分40秒,在全部358支队伍里,最终排名第59名。
你问千骑卷平冈队吗?
别闹了,我们敢于把他们当做我们比赛的目标,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我们好朋友组成的队,最终我们完成了前后冲线合影。
在写赛记的这段时间里,陆续不断的有朋友说,这个比赛感觉很有魔力,让你能写这么字。
是啊,这个比赛非常有魔力。
有魔力到,连我的拐哥都专门发了一条朋友圈,在那条朋友圈里,我的拐教练说:“究竟是什么比赛有这个魅力,让国内知名自媒体创始人跑成这样。”
他说的知名自媒体创始人,就是励青公路的布老师。他说的跑成这样,就是下面这张图的这样。
我也不知道布老师为什么会跑成这样,但是他确确实实就跑成了这样。185公里,他面对镜头做了16个小时的表情管理和体型管理,谁知道在最后冲线的时候,变成了这样。
21.
我终于凑到了21段了,终于凑到了一个写个赛记都是爱你的数字。
如果说,故事在这里完结,就太不酷了。
写这篇推文最初的那个执念,当时敲下第一个字的时候,我脑子里盘旋的是一句话:
“那些动人的故事,大都源自平淡,蕴于普通,却又伏藏在人性关隘处,越山向海185公里的旅途,从踏上起点到奔赴天路冲向终点的路上,考验的不只是体能,还有人性。”
185公里,考验的不只是体能,还有人性,与其说它是一场速度的比拼,不如说这场长距离的比赛它更考验一个人的情商和善良。
在比赛结束时,我们停好车,看着终点的灯光璀璨。布老师走过来,拍了拍我说,圈圈的手机,咱们一起承担吧。
好呀,我们是一个团队,我们一起众筹给她买新手机吧。
我说,咱们把钱打给圈圈微信吧。
十叁看了我一眼说:“你个信球,手机都被偷了,咋收钱,肯定打支付宝啊。”(我想,十叁的字典里最多的字一定是“球”)
后来,我把我们瞒着圈圈五票通过的决定告诉她以后,圈圈当时就哭了。圈圈哭着说:“你们不要这样子。”
看着圈圈哭着,也不知道说什么,只能摸摸她的大脑袋。
我想,我们还是太粗心了,毕竟圈圈是摄影师,对手机忘了问她手机多少内存的了。
是不是这些钱,不够啊?
16小时12分40秒,从出发到抵达。
我们这帮活跃于网络,因为网络被大家认识的跑者们,太懂手机对于现代人是多么重要。
不夸张的说,没有手机,我们甚至像个野人,还好有跑步能让我们放下手机。
可丢失手机的那种恐慌和难受,我们不经历也能懂得。
16小时里,圈圈就是拍照,修图,导图,用谁的手机?我们谁的手机在车上,她就用谁的手机来导图,出图。
所以,才有了7月6号那一天,大家伙刷屏嘚瑟的朋友圈。
圈圈买了新手机后,发在群里的第一句感慨是,当了几天野人,野人终于上线。
为什么摄影师是圈圈?因为沈嘉沐那个“臭小子”。
2018年5月17日,沈嘉沐一周岁,那时候要拍周岁照,我跟猴子说,我认识一个摄影师,拍人像可棒了,她叫圈圈。
2019年4月9号的时候,训练刚结束,微信收到一条消息,“不管怎样,沈嘉沐生日约我拍照。”
所以,感谢圈圈你为我们记录下了那么多暖心好看的瞬间。
谢谢2018年你给沈嘉沐第一次拍的一岁生日照。
谢谢你2019年早早的记得沈嘉沐快过生日,给他拍的两周岁生日照。
身边热爱摄影的朋友都说,摄影是光的艺术。不仅仅是把钱用光的那个艺术。
而是每一张照片,都不是单纯的按下快门,而是每一张照片,都代表一段时光。
一直觉得摄影师的沉默寡言,是因为他们大多数的时间,都没那么多话语,更多的话语都用来躲在镜头后面记录。
所谓走心,大概是走得越远,离心的距离就越近。
所以,圈圈,接下来是给你准备的彩蛋。
感谢八千老师给圈圈留下的工作照。还有给我们拍了那么多照片的你,在车上自拍的时候,你难道没发现你被偷拍了吗?
偷拍By乌贼
绘图By冰咖漫话
前面三篇推文,你们都问,为什么啊,为什么每次结尾的时候,都是豹大王的背影,他的背影是很好看没错,可是看三次,也很崩溃啊。
Emmmmmm,因为重要的事情,要看三遍。
其实,想说的是豹大王的背影真的很美,因为他的身上有着满满的信任与包容。
他的背上,是我们的赞助商。
感谢爱度,爱有度,没难度
感谢韶音骨传导耳机,陪我们185公里的路上越山向海。
感谢NB为我们全程助力,做NB青年
感谢SIS能量胶为我们随时注入能量
感谢Nathan,Run longer Run stronger的路上保持高颜值
感谢Black Diamond陪伴我们奔跑过黑暗的路
感谢IperMove让我们抓住每一个时间完成放松
感谢左小右通宵达旦通过阅读赛记完成了本文Vlog的整合
感谢冰咖姐姐,为圈圈暖心的绘图,并加框邮寄到了圈圈家里(圈圈当你看到这段话的时候,告诉你吧,你家里的那个快递,就是你的照片)
最后的最后感谢在撰文过程中,身边朋友的帮助和指导:
感谢摄影师圈圈、八千、嘉品,无由,以及本次没有出现在赛道上的Tommy、Seven、周围群、荒野孤舟、一路向北天涯、豆芽草、铁丐、八千、何淼、颦儿、嘉品、锅巴、黑瓦胖、子胥、王军、洋葱龙,米小亚是你们让我们学会了如何跑的快还能跑的好看。
感谢李六一在我最初开始写公众号告诫我,文字是可以有力量的,有读感的。
感谢赵老师教我写东西是要稳在一根线上,不管怎么写都顺溜,其他的段子包袱抖机灵,全是在这根线的周边进行。
感谢丁丁Runner老师分享给我那句“码字是一个敬畏的生计,但也会秋后算账。”
感谢因为你们,让我愈发相信:
懂得爱人,才是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