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者“高考”题 不跑步的可能 会不及格哦

受疫情影响,一年一度的高考也由6月7号、8号延期一个月至7月7号、8号,即将于下周拉开序幕,小编在此预祝各位即将参加高考的学子们能取得好成绩。
同时,我们也特地为刷新PB而不断努力的广大哥哥姐姐跑友们出了一张“跑者专属高考卷”:
为减少大家的心里负担,本次考试有且仅有经过精心筛选的10道题,且全部采用选择题的形式。
赶快来测一下,你能答对多少题吧!
1
历史题-两道题
2
常识题-两道题
3
训练题-两道题
4
趣味题-两道题
5
科学题-两道题

历史篇(B、A):
马拉松原为希腊的一个地名。在雅典东北30公里。其名源出腓尼基语marathus,意即“多茴香的”,因古代此地生长众多茴香树而得名。体育运动中的马拉松赛跑就得名于此。
世界马拉松大满贯(WMM)是自2006年设立的世界顶级马拉松巡回赛,包含六个年度城市马拉松赛:波士顿马拉松、伦敦马拉松赛、柏林马拉松、芝加哥马拉松、纽约马拉松赛、东京马拉松赛,代表当今马拉松运动的最高水准。
常识篇(B、C):
马拉松赛是一项长跑比赛项目,其距离为42.195公里(也有说法为42.193公里,但比赛都是用42.195公里)。这个比赛项目的起源要从公元前490年9月12日发生的一场战役讲起。这场战役是波斯人和雅典人在离雅典不远的马拉松海边发生的,史称希波战争,雅典人最终获得了反侵略的胜利。为了让故乡人民尽快知道胜利的喜讯,统帅米勒狄派一个叫菲迪皮茨的士兵回去报信。为了纪念这一事件,在1896年举行的现代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设立了马拉松赛跑这个项目,把当年菲迪皮茨送信跑的里程——42.193公里作为赛跑的距离。
马拉松“兔子”是配速员/领跑员(Pacer) 的另一-种叫法。 有传闻最早把领跑员叫作兔子是因为赛犬前会先放出一只兔子,然后比赛犬就会撒开往前跑,起到相当于诱饵的作用。而马拉松领跑员也是在前面跑、后面很多人跟着,颇有相似。
训练篇(C、B):
马拉松赛前训练中,核心力量训练也极为重要,一周进行2~3次的核心力量训练,包括腰腹、腿部,具体训练方式有常用的训练方式有:平板支撑、超人式训练、卷腹训练、举腿训练、后背训练等,提高核心肌肉群力量,可以帮助你在全马的后半程疲惫的时候不至于核心力量不足而引起姿势变形。所谓的核心肌肉群,指的是位于腹部前后环绕着身躯,负责保护脊椎稳定的重要肌肉群,腹横肌、骨盆肌群以及下背肌这一区域。
长距离慢跑,LSD,是由LongSlowDistance直译过来,其特点是距离长、时间长、速度相对较慢,能量供应以糖原和脂肪为主,是种有氧持续跑。对于许多备战马拉松的跑者来说,都会选择在周末进行长距离慢跑,一来保持耐力,二来弥补周一至周五,因为工作忙碌没时间跑步欠下的跑量,跑者往往会花费一小时至数小时的时间跑上20~30公里。
趣味篇(A、D):
跑马拉松前的早餐,最好吃富含碳水化合物,以及易消化、不产气、可口的低脂膳食,既能补充能量,又容易消化,方便面和香蕉都富含碳水化合物,鸡蛋高蛋白。但是,油条等油炸类的不易消化的食物,吃了可能会导致在跑的过程中出现肚子不舒服,反胃等现象。
跑步属于上手简单,但过程艰难的运动。所以在跑步过程中,跑步姿势出现一个小失误,都会在漫长的跑步过程中积累放大,最终会影响到我们的跑步效果。跑步姿势是跑步过程中最重要的基础,跑步姿势规范了,不仅跑起来好看,还能避免运动受伤,助力获得更好的成绩。
科学篇(A、B)
在跑步过程中,如果拉伸不充分,某部分肌肉还没有活动开,没有达到运动所需的状态,这就可能导致肌肉拉伤。这时候,需要及时冷敷,把冰袋放在受伤部位,也可用冰块直接在受伤部位摩擦,注意不要冻伤。如果没有冰袋,可将冷毛巾敷在患处,2~3分钟换一次,或用冷水直接浸泡。每2~3小时冷敷一次,每次10~15分钟。
运动心率,即人体在运动时保持的心率状态。不管是有氧运动,还是无氧运动。都有一个合适的心率才能达到较佳的运动效果。保持最佳运动心率对于运动效果和运动安全都很重要。运动时的最大心率一般是根据运动者的年龄段来看,比较常见的简单估算公式是:
男性最大心率=220-年龄
女性最大心率=226-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