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咕咚App,看更多精彩内容
下载

跑步进阶第一步:一万公里距离


早上起来想着出去跑步,但三伏天气实在闷热,还是决定在室内跑跑。一边室内跑, 一边听着新闻,不知不觉踮了20公里+的距离。数据上传到APP,看到咕咚APP上记录的跑步里程刚好突破了10000公里,进阶到咕咚跑步顶阶四星标准,也算是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吧。不去追求跑步的成绩,至少用咕咚APP记录了一件事就是从跑步开始到现在,自己在跑步这件事儿上是持续没有中断停止的。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这是我们都听过的一句古谚语。往往我们做一件事久了就会懈怠,对于一些长时间的事情也意味着越是到了后来的时候越是困难重重。“百里”与全程马拉松比赛的距离接近。很多跑过马拉松比赛的跑者都会有如此的体验,在全程马拉松比赛的最后5公里往往是体力感觉很辛苦的阶段,这个阶段也是大家公认的“撞墙期”。自己曾几次在这个距离想着马拉松比赛要是40公里该多好,就能早点到达比赛终点休息了。然而正是全程马拉松比赛最后的一段路却是自我心理挑战和潜力激发的过程。人总要在这样的时候拼一把的。

405548620.jpg


当我们有过半程马拉松的经验之后,我们就会觉得十公里跑步很easy了;在我们跑过全程马拉松之后,我们就会觉得半程马拉松很容易轻松了。行百里者,九十之前靠体力,九十之后靠心力。

08.04-4.jpg


自己在这几年跑了一万公里的距离。回顾这个过程,在接近一万公里的最后阶段自己的进步还是非常有限的。这个进步不是说跑步成绩上的突破,而是自我心理上的成长,有时会为自己找借口。这从一万公里开始,接下来的跑步是需要去调整心力的。用跑步调整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内心强大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897315287.jpg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给出了我们人生的一个方向和目标。之前想着行万里路是自己要去过多少个城市,自从跑步一段时间后再思考这句话,就是要用自己的脚步一步步的丈量出这万里路。事实上今天回头来看对于自己“行万里路”比“读万卷书”要相对容易些,先达到了这个目标。但也是在行万里路的过程中逐步清晰明确了读万卷书同样重要。

08.04-3.jpg

现如今,读万卷书不再用一本本的书籍来衡量,保持不断学习的心态总会让自己始终处于学习的状态中。自己亲身走出去一段路才发现自己欠缺什么,再去补足的时候会更有针对性和长久性。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都是量变累积的过程。也提醒着我们要保持一种持续的状态,而非去刻意的追求那个结果目标。当在意持续状态的时候,更多的行动会走心;当追求一个结果的时候,更多的会走形式。走心比走形式更有意义。今年开始自己在跑步这件事上不再去追求距离数字,而是更在于每次运动的感受与运动习惯的养成与坚持。

1496611083.jpg

(第一次发的咕咚圈截图)


一万小时定律会让一件事变得更为精通。对于这个观念的认同告诉我们一万公里的跑步仅仅是小的开始。对于大众跑步者,如果按照每小时跑十公里的速度来讲,一万公里需要用时一千小时来完成。在跑步这件事用一万小时定律的标准来衡量,那就意味着跑步这件事将伴随着我们后半生。用一万小时定律的维度来衡量跑步,更不用去刻意追求什么结果了,保持不同阶段最好的状态就足够了。

08.04-6.jpg

不执念于一个数字,但却可以执于一种状态。执于状态是一个用心想方法的过程。执念于长期跑步就会更关注于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做好运动防护。就会在跑前跑后注重热身与拉伸,就会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制定运动计划。执念于长期跑步便不会觉得一个人跑步的枯燥无味了。

08.04-7.jpg


跑步一万公里对于专业运动员或者很多已经养成跑步习惯的人来讲这无非就是一个过程量,不足为奇。对于自己来讲,也算是一个阶段小记录吧。保持运动的习惯,追求健康的状态。

1719389840.jpg

发布时间: 2020-08-06 18:52:40
作者: 柱子爱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