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份跳绳宝典,快速掌握跳绳技巧!
很多小朋友很喜欢跳绳,但是小朋友怎样选择跳绳呢?跳绳对小朋友有什么样的好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跳绳有什么好处?
1. 帮助提升心肺功能。
跳绳能加快全身血液循环、提升心肺功能和呼吸系统功能;胃肠蠕动和新陈代谢也跟着提速。
2. 帮助孩子长高。
跳绳过程中,身体各主要部分的肌肉得到了锻炼,可以帮助骨骼快速生长,从而能让孩子变得更高。
3. 左右脑共同进步。
跳绳需要四肢、手脚、腕、肩有规律、有节奏地相互配合,能促进宝贝左半脑和右半脑的共同进步。培养宝贝身体的平衡感、协调性、敏捷度、节奏感、耐力和爆发力。同时,手握绳,绳子刺激拇指穴位;两脚心不断地与地面碰撞,通过足反射区刺激脑下垂体、增强脑细胞的活力,思维反应能力和想象力得到升华。
4. 明白数的概念。
教宝贝一边跳绳一边数数,将所数的数与跳绳的次数所建立的对应关系,把抽象的数字与实际事物联系起来,抽象记忆转化为形象记忆。能帮助孩子初步理解数的实际含义、形成数的概念,也提高了记忆力。
5. 燃烧多余的脂肪。
如果宝贝体重超标,跳绳能帮他轻松燃烧掉身上多余的脂肪。就运动量来说,每分钟120~140次,一个小时就可燃烧掉600~1000卡的热量。
跳绳怎么选?
1.线绳。
这种绳子比较柔软,打在身上不疼,但问题是比较轻,初学者挥动起来感觉没有力。
2.塑料绳。
分为细塑料绳、粗塑料绳、空管塑料绳几种。儿童比较适合稍微细一些的细塑料绳,比较容易挥动,价格也便宜,但是缺点是容易弯曲,天冷时会僵硬。而对于空管塑料绳来说,它比较柔软,挥动起来有点发飘,但打在身上不太疼,也可以考虑。
3.钢丝绳。
这个比较细、比较沉,阻力小,跳起来很快,但打在身上会很疼,不适合儿童。
跳绳中常见的3种错误
1.跳绳时大甩臂:
小朋友把绳子往前摇的过程中,腰往前弯,大甩臂,动作完全没有接起来。
导致原因:
跳绳运动中摇绳发力应该是腕关节转动发力。主要原因是因为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利用腕关节的地方非常少,导致腕关节不能够灵活转动,上肢力量不足。
练习方式:
站直反复向前、向后摇绳,保持背部挺直,不要弯曲。
建议:
①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可以多尝试拍球练习。拿捏、抓握一些较重的物体。如外出逛商场玩耍时让孩子帮忙拎东西。
②在家中写作业时使用木质铅笔也能很好的锻炼到孩子手腕和手指的肌肉力量,在用铅笔时因笔芯较硬较粗,孩子在作业时会不自觉的加重力度;而自动铅笔虽然方便,但是笔芯软、脆易断,在写字时会降低力度控制书写速度。相比之下在初期阶段用铅笔会比自动铅笔能够得到更好的作用。所以练习字帖也对上肢力量以及精细肌肉控制都有很好的帮助。
2.摇绳时双肩高低不齐:
手一高一低,在跳的过程中容易绊到腿
导致原因:
高低肩引起的双肩高低不齐甩动,双侧肌肉发展不均衡,双手发力大小不一致,也有可能是因为跳绳长短、姿势不标准等原因。
练习方式:
双肩发力夹紧手臂,手腕向下翻动,向前摇绳跳过去
建议:
①可以针对性的练习矫正姿态问题。
②跳绳姿势不标准可以在家中身前身后各10-15公分处放置装满水的瓶子,利用前后摇绳来感知击打位置进行纠正。
3.基本跳绳时一摇两跳
导致的原因:上肢力量欠佳,肢体不协调、动作速度不匹配导致。
建议:
提升上肢肌肉力量带动动作速度的提升。硬性要求边数边跳绳,要求个数和数的数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