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咕咚App,看更多精彩内容
下载

千岛湖马拉松:说好的捣浆糊呢?呢!呢?!



“做一个自由又自律的人,靠势必实现的决心认真地活着。


-山本耀司




我该怎么给你介绍这样一场马拉松?


我想我们太容易被别人洗脑,会被某些话和某些画面在心里种一把草。


我也是,哪怕再自己跑完了这场千岛湖马拉松以后,我对他的刻板印象依然来源于身边两个朋友。


一位是跑过千岛湖马拉松的运动达人,他偶尔跑跑马拉松,更多的是滑雪,骑行,潜水,什么运动都愿意试一试。


正因为如此,我给他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摸摸达”,不是那种“mua~”一声杵脸上的那种么么哒,而是“什么项目都去摸一摸的运动达人”


他说,你们马拉松啊越野赛太多了,有意思的不多,千岛湖算是有意思的,不过你去年鸽子了。


另一位是我眼里活的真实有趣的姑娘,我们总是听过这么一句话:“你要做自己,别管别人怎么说。”她不一样,她从来不跟人说这样的话,但是她一直就是这么做的。


她说,我可太喜欢千岛湖比赛了,因为太喜欢这个比赛,所以我希望你们可都别来参赛,就让我自己个喜欢就好了,谢谢你们了。


因为这两个选手对于千岛湖这场比赛的种草,从还没有来到千岛湖,我就觉得赛事的那句“捣糨糊”被赋予了灵魂。


让契合的选手,来到他们契合的赛事,本身就是一种致敬。




01


“千岛湖马拉松是什么?”


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诠释这场比赛,我想我现阶段能给到的答案是:


是一个生活在上海的赛事人选择了一个城镇,把自己内心对于文艺、旅游、赛事理解,拧巴出一场自由散漫的表达。



拧巴是什么,是跑者在跑步路上产生的疑问,要去路上找答案,赛事人在办赛过程中内心产生的疑问,需要依赖于一场场赛事表达出来,再找到答案和释怀。听上去像是山野寻宝的奇幻之旅——是的,千岛湖是这样的一个赛道和过程。


千岛湖是这样的一个赛道和过程。


一场起起伏伏的赛道,也笔直,也曲里拐弯的赛道,复杂之中透露着简约,劝人慢下来也拦不住别人在赛道上撒欢跑的比赛。


图片by2020鲁能胜地千岛湖马拉松官方摄影师 小龙

赛后的官方推文里说,捣糨糊三个字是对于自由散漫文化的致敬。


我看着那三个字,脑海里浮现的却是越野跑。


不是因为这场比赛的赛道起伏,而是越野跑的“烟雾弹”文化,捣糨糊三个字太像是赛事总监的烟雾弹。


越野跑的烟雾弹,只要我赛前说了我状态不好,那么无论这场比赛我跑出什么的成绩,我都不会有任何心理压力,我只管拥抱山野讨好自己就完事了。


捣糨糊则是,你在比赛过程中发现任何问题,心里刚刚升起的一点不快乐,嘴巴嘟囔着:“这是干什么,怎么能这样,捣糨糊嘛?”


看着赛事的标语,你能立马给自己一个回复:“是的。捣糨糊。” 


就像一对开诚布公的夫妻,出现问题的时候不是相互埋怨“你怎么这么渣,骗我”,而是相视一笑,说“跟你说过了,你也说了接受,我也说了下次一定改”。 


于是,双双放下芥蒂,只等枪响,出发,享受跑步带来多巴胺这件事本身。



02



“到底是什么样的福气,让我同时拥有卧龙和凤雏两位老师陪伴?”


当一场比赛结束,内心跟自己说,这个比赛就翻篇了,接下来好好迎接下一场比赛。


尤其是在某一场比赛你取得成绩之后,你怕别人捧你让你迷失自己,你在内心不断的这么劝自己,因为你比谁都了解,在别人都跟你说,你还不错的时候,只有自己该告诉自己,你可以更不错。


但是谁不会二半夜自己想着自己被人夸这件事,咧着嘴偷笑啊,我就会。


上海马拉松轻松PB以后,我突然开始相信破三就是窗户纸,你捅破的不是3小时那个成绩,你捅破的是内心那层不自信,找到了自信,一边说你可以没事捅捅,一边劝自己不能骄傲,没有训练量做支撑的瞎捅,是会受伤的。


带着这样拧巴的心态来到了一场拧巴的比赛。

“明早几点起跑?”

“7点。”

“恩?跟上海一样啊,明个气温咋样?”

“跟上海差不多体感,蛮冷,冷到舒服的。”

“Emmmmmmm,要不别捣糨糊了,咱355巡航吧。”



都说到这里了,我忍不住介绍一下我身边的两位友人:黑顺和土豆。


人活着都有梦想,黑顺的爱好是当一个摄像师,拍视频。土豆的爱好是做一个摄影师,拍照片。


顺利拍视频的方式,是举着不防抖的自拍杆,3分50秒配速的跟拍,反正人在框里,模糊看得到是人,有运动感就行了。(作品详见抖音:黑顺)


土豆就更棒了,作为一个摄影师,他斥巨资买了一个贼贵的相机,然后剩下的钱不够配备镜头了,就买了个便宜的镜头,摄影师笑他怎么买那么贵的相机,不买镜头,他说,镜头可以换,相机一步到位。(作品详见公众号:疯狂土豆丝的随拍)


而我可就真的太幸运了,到底是什么样的运气,让我有幸同时拥有卧龙和凤雏两位老师陪伴。



03


“在一场捣糨糊的比赛里,认真的跑,也是一种捣浆糊吧。”




在越野跑里,保温毯是保命用的,但是在秋冬季节的马拉松里,保温毯是用来拼的,赛前披上保温毯,等待枪响把保温毯扯掉,有一种积蓄能量的仪式感。


保温积能量,撕开保温毯爆豆发绝招。


7点开枪,我裹到了6点58分,不是我怕冷,是安检真的好慢啊。

我真的有生以来第一次看着起点排队的队伍,望着右手侧的精英区通道,跟自己说,我一定要好好跑成绩!


然后我们看着漫长的队伍,跟朋友说,放轻松,捣糨糊,开心最大嘛。



前2公里,我满脑子都是我那个朋友的话:“我可太喜欢千岛湖马拉松了,但我希望参加千岛湖马拉松的人少一点,最好你们都别来,就让我自己个喜欢。”


我可太理解这句话了,真的,人太多了,完全跑不开,前两公里,我说的最多的就是苦涩的:“不好意思,麻烦,借过一下。”和——


“感谢感谢。”


什么捣糨糊,慢慢跑,完全不存在的。


天气这么好,我刚吃完耐米德的新款等渗胶,浑身的力量喷涌而出,谁爱慢跑谁慢跑,我不了。



人的悲欢离合并不相通,但是快乐和焦虑往往一线之隔,在感受着眼前人山人海无法加速的焦虑中,同样也感受着一个个背影从看到到超过,虽然很多人都说跑的快乐比跑的快重要。


但是,跑的快一点,本身就很快乐啊!


可,非要说有什么不快乐的话,就是有人比你跑的还快,他比你还快乐。


7.44公里,一个跑团的伙伴,谢植从我身边飞掠而过,连一句加油都没有留下。



“我靠,谢植,你超过我就算了,连句加油都不留下啊。”

“啊,乌贼哥,我都没看见你!”

“年轻人,不讲武德。”


在年轻人面前,最笨拙的做法就是,不服老。我试了,是真的。


在看到谢植从我身边飞掠之后,我做了个不成熟的举动,跟在他屁股后面,妄图让他给我破风几公里,能跟一点是一点。

这么想的,也这么做的,只是猜中了故事的开头,没想到结尾是我只跟了120米不到。就爆了。



在分别时,我问他:“是345配速吗?”

他点点头:“是的,很稳。”

我看着手表的335,让他逐渐从我视线里离开,毕竟,眼不见心不烦。


可是他频频回头,最后一次回头,我从他眼神里看出了:“老东西,再见。”

我也用白眼回馈了他:“耗子尾汁。”


人们在赛道上的配速并不互通,但是人们在赛道上仗着配速耍流氓欺负人的恶趣味,从不会消失。


我被谢植虐了以后,我逐渐的追逐到了另一个A区的选手,海宁的云慕。



我看着他身上挂着A区的标志,而我挂着C区的标志。


马拉松的江湖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


如果你身上挂着一块A区的号码布,你在出发前享受的荣耀有多大,那么你被其他区的选手追到之后的耻辱就有多大。这个大的程度,跟罩杯的标准是一样的,B-C-D,越靠后就越大。


我慢慢的,一步一个脚印,跑到了云慕旁边,紧紧地贴在他身体的左后侧。


“是谁的目光锁定我,别站在原地没动作。”


云幕大概是感受到了背后杀气嗖嗖的,他扭头看了眼背后,激动的对着我的脸说了句“优雅的中国话”:


“操。”


不瞒大家说,我是很有心计的,我跟在云幕的每一步,我都是计划好的,就像我在赛前把纹身贴贴在了右手胳膊,当云幕扭头看我的时候,我夹紧了双臂。


用右边的胳膊,让他看清了六个字——


“别等了,没必要。”




我贴在右手,就是为了有力的摆臂,给一路拍肩的朋友看看,是我,让他们,别追了,没必要。




“能力越强,能玩的事就越多。”


在云幕发现我以后,我跟着他跑了2公里,感受到云幕开始出现掉速的状态,我在他耳边轻轻的说了一句:


“好了,我要加速了。”


在身形交错的顺便,我透过他看我的眼神感受到了他想对我说的话:


“你特么,还是个人啊?”


感觉这篇赛记再写下去,一个跑圈渣男的形象就要跃然纸上了。




所以我不得不改变一下话风。


千岛湖那天的风很冷,坡也有一些,可是再冷的风,再抖的坡,也抵不过从折返开始一路遇见的加油暖心。


“乌贼,加油!”




我在折返的那段很长的路,听到了这样的加油。哪怕带着韶音骨传导AS800耳机,也没有掩盖住的暖心。


被加油声喊道,旁边的摩托车问,乌贼是谁。


我特别臭不要脸且傲娇的回了句,是我。


甚至我分不清,后半程跑的越来越开心,是因为吃了耐米德等渗胶,还是一路收到的暖心鼓励。




加油和鼓励,到底有没有力量?


一定是有的,给与的暖心和善意也是,我们在一路奔跑的路上,哪怕再坚定的自己给自己设定目标,再完成目标。


可终究我还是认为,虚荣心并不完全是贬义的,它是很大一部分褒义的动力。


为了看到世界去出发,也为了被世界看到,这很真实。


他们说,跑步是为了跟自己达成和解。我想最好的和解,是真实的面对自己的欲望,也按部就班的去实现它。


内心底气来自于不断付诸的努力和持续存在的目标。


毕竟,“与自己和解”指的是与“朝着目标持续努力,可惜还是无法达成预期”的奋斗者的悲伤落寞,而不是与“无所事事浑噩度日,最终一无所成”的懒惰者的圆滑借口。




所以,最后的最后,我当然知道自己成绩不够好,也知道很多人都比我跑的好,那么我们认识那么多人,拥有那么多朋友的意义到底在哪里?


我想,是捣糨糊的意义。


因为认识他们,我们借着这些朋友看到了更多的视角和世界,看到了他们努力,看到了他们的付出。


了解了,如果我也想要拥有那样的特质,我该去怎么努力,这样有朝一日在站在彼此的身边,会觉得内心除了虚荣感被满足,还有一种可以真实做自己的踏实。


啊,我是沈乌贼。我怎么又写了这么长,捂脸(+偷看,最后有个小彩蛋)。


 

就把沈嘉沐当个彩蛋吧,反正我口头经过他授权了


发布时间: 2020-12-08 14:29:25
作者: 沈乌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