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年跑步的人越来越多了。
据说很多人有酒后跑步、健身等习惯,甚至有人认为,酒能活络筋骨,让运动表现更好,而且喝醉酒后做一些运动出点汗就能尽快醒酒。
还有人说运动能抵消酒精带来的负面影响。
真的是这样吗?

在有记载的案例中,无论国内外,都有因为酒后运动造成猝死的记录。酒精本身会加快心跳和血液循环,再加上运动使心血管负担更重,无论你身体有多么的健康,酒都是运动的天敌,甚至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酒精会先使大脑皮层出现短时间的兴奋,然后会产生抑制,人会有反应迟钝和嗜睡的现象。酒精的摄入对记忆力、注意力、判断力、机能及情绪反应都会产生严重影响。大脑在酒精的作用下,平衡协调能力大大下降,饮酒太多会造成口齿不清,视线模糊,失去平衡和协调能力。在这种状态下进行运动,就非常容易发生危险。酒精具有抑制心肌收缩的作用,会造成心跳加速,血液循环加快,交感神经兴奋度提高。酒后跑步会进一步加重心肌负担,让心率进一步提高,心血管的负荷增大,交感神经更加兴奋。过度的压力与兴奋,轻则头晕、乏力、昏厥,重则引发心源性猝死等危险情况。对于本身就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更是要切忌酒后运动。运动时会产生大量乳酸,乳酸堆积会使肌肉局部产生酸痛。而酒精在体内分解会代谢为乳酸,从而加重体内的乳酸堆积。酒精会促使肌肉产生疲劳,松弛和肌张力下降,肌肉会产生大量乳酸,引起四肢酸痛等。酒后运动肌肉更容易疲劳,身体恢复更慢。经常饮酒会肝功能受损、增加患肝炎、酒精性脂肪肝和肝硬化的风险。
而酒后运动会让大量血液流到四肢肌肉,减少对肝脏、胃肠道的血液供应,既妨碍了肝脏对酒精的解毒作用,也有损胃肠道的消化功能。酒精会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减少水的吸收,因此会让人频频上厕所,这也会造成脱水。运动本身就会大量出汗,酒后运动只会加重身体脱水的状况。酒后运动有百害而无一利,如果真的喝多了,建议等酒彻底醒了、身体恢复了再进行运动,否则只会得不偿失。
酒后运动非但起不到健身强体的目的,还会给身体带来额外的伤害,让身体雪上加霜。那么,经常喝酒的人,在清醒的时候去跑步的话,可以抵消掉酒精带来的伤害吗?跑步不是万能的,而且酒精带来的一些器官性的损害并不能通过运动改善。首先酒精的热量不低,1瓶550毫升啤酒约176大卡的能量,看似不多,但是应酬场合畅饮起来,也是不少热量。在一夜间大量喝酒的人会比平常额外多摄取4305的卡路里,这些热量远大于一跑一场马拉松消耗。不同酒的热量也不同,小到大为: 啤酒 < 黄酒< 白葡萄酒 < 红葡萄酒< 江米酒 < 曲酒。其次,酒精对身体各个方面的刺激都非常的大,比方说尿酸的代谢或者是对肠道的刺激,也有可能会导致消化器官出血,甚至还有可能会加速血管老化,诱发脑梗,心梗等。最后,如果长期喝酒的话,会导致一个人的运动能量降低,与此同时也会影响到内分泌水平,导致人体内激素水平下降,影响的肌肉和骨骼的增长。
在国外多项调查研究显示,只要饮酒适量是有些益处的,而啤酒甚至可以算是酒类里的最佳“补品”,当然,这个饮用时间并不是跑步前,而是跑者的日常生活中和赛后补给上。不管是百年历史的波士顿马拉松,还是最为年轻的东京马拉松,在六大满贯的赛事中,都能看到作为赛后补给----啤酒的身影,并延续了多年,这使得很多跑者在完赛后可以用啤酒来感受喜悦。而近些年,在多场国内马拉松赛事中,我们也看到了赛后啤酒补给的身影,这是因为啤酒中的酒精成分比较微弱,使人兴奋愉悦又不足以使人喝醉,特别是啤酒,对于缓解肌肉疼痛有明显作用。此外,啤酒比矿泉水更能促进身体的水合作用,这是因为啤酒中含有丰富的钠,可以在运动后更好地留住身体里的水分。国际田径联合会(IAAF)就对人体酒精含量和运动能力做过调查,发布了针对跑者一个指导意见,这个“适量”饮酒的概念是: 啤酒每次的摄入量上限——男性则是710毫升,女性跑者为355毫升;
烈酒每次的摄入量上限——男性则是88毫升,女性为44毫升;
葡萄酒每次的摄入量上限——男性的摄入量为296毫升,女性为148毫升;
虽说适量饮酒问题不大,不过很多职业选手和跑步高手一直保持着戒酒的生活方式,据说基普乔格就一直远离酒精。2.长期酗酒带来的健康影响是无法通过运动来抵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