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品评测|李宁超轻17 Ⅱ
文章来源于:SamSam三三
夏日里又轻又透气又能跑的小白鞋,你会选一双李宁超轻17吗?
外观及感受
今天带来李宁超轻17的使用测评,手上的版本是小白鞋配色,尺码41.5码,鞋重204克左右。这双鞋我觉得不偏码,按照之前买李宁的经验,买小了半码,实际证明买小半码还是会偏紧,就按平时的码数买就行了。
随着五月气温的攀升,相信大家夏季运动鞋的首选还是轻便透气的跑鞋了,传统的专业跑鞋因为较为功能性的外观设计,并不好配合日常的穿搭,慢慢的也就分化出超轻概念跑鞋这样的分支,既休闲又兼故运动属性,超轻17就同时具有这2种属性,,能出街又有比较出色的跑鞋性能。
超轻17的鞋面,整体是一半纱织网面一半一体织面料,巧妙的将mono纱和编织面料合二为一,起整个鞋面包裹作用的是轻薄透气,拒水性强的mono纱,脚背和鞋领部分是一体织面料,大网眼,弹性很好。
足跟的填充和李宁追风基本是一样的,内置的tpu硬度尚可,在鞋跟外侧还有额外的一个tpu支撑条,来加强鞋身的稳固。
足跟tpu与编织面料的网眼之间还巧妙地加入了3m反光材料,全方位考虑到了夜跑的需求。
mono纱和编织面料之间用用z型车线缝合,分别在内里贴上植绒条,鞋面贴上热压贴条,保证鞋面的支撑性,mono纱内里还有一层超薄的大网眼网面,纱网上还织上立体感很强的网眼,视觉上很有速度感,整个鞋面的用料和造型我还是很喜欢的。在实际的跑步中,能感受到风在脚下的循环,在穿着低于鞋领的短袜时,跟腱处的编织面料会有些许磨脚踝的情况。
中底是全掌的lightfoam,优点是很轻很软,还带点弹,上脚后中底就有明显的形变,柔软舒适。
配合轻薄的鞋面,整鞋在跑动时的脚感还是比较轻盈的,我穿它跑了2次10公里路跑,配速5分出头,10公里跑下来,并没有太察觉鞋子的存在,抬腿轻盈,会不自觉的跑快,缺点呢也是太软了,跑步时足跟的锁定感觉明显,但是落地时并没有太多的安定感,,不太建议初跑者穿着超轻17跑太多了里程,有可能在后程脚踝力量不足时,造成崴脚,平时有跑人行道的跑者,要特别注意一下,精英跑者脚踝力量相对足够些,落地过渡和触地时间比新手快,所以这方面的不安定感相对会小一些,作为10公里到15公里的节奏跑还是不错的选择,可是由于中底过软,缓震极限不足,并不建议再往上进行更大强度的训练,为了尽量减轻鞋重和提供鞋底的灵活性。中底前掌做了切槽,足弓和足跟都有挖空的处理,本身lightfoam中底就比较柔软,再加上局部的挖空,稳定性就会相对减弱一些,虽然足弓处加入了tpu来增加稳定性,但在跑动落地时,还是能感觉鞋身的不稳定和鞋底的形变。
我143的体重,加上跑姿偏中前掌跑法,感觉还在lightfoam的缓震极限之内,要是体重再往上加,lightfoam大概率有被踩穿的感觉,这也是定位超轻的跑鞋不可避免的,既然要追求极致的减重,也就牺牲了一定程度的支撑和稳定。
外底的橡胶配置在同类型的超轻跑鞋里就显得有点“豪华”了,通常超轻跑鞋减重的第一首选,就是从减少鞋底橡胶开始的,但超轻17在鞋底接触地面的部分都有耐磨橡胶,这也导致了它的重量偏重于同类型跑鞋,鞋底更耐磨,耐用度增加了,即使鞋重多了几十克,也还是划得来的,作为平时出街顺带跑跑10公里左右的有氧跑,这点重量没有多大的影响,2次跑步下来,磨损和一般跑鞋的耐磨橡胶无异,第2次跑步是在雨后的潮湿路面,没有出现打滑的现象,抓地性能方面也比同类的超轻跑鞋更出色。
总结
一双超轻概念跑鞋,如何在极致轻量的同时,兼顾理想的跑步性能,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理由在这个天平之间作出取舍,从用料上还是看得出超轻17想在轻量和性能之间做一个平衡,在同级别的跑鞋里有更好的支撑和耐久,我个人很喜欢超轻17的颜值,可选的配色众多,鞋面的用料细节到位,缺陷就是中底稳定性的不足,无法为新手跑者提供必要的保护。以一双严肃跑鞋的角度来说,它的鞋型和鞋面科技,都是按着一双竞速鞋的样子来做的,但它的潜在用户群同时也包括是那些平时不常跑步,或是跑跑5公里到10公里的跑步新手,他们恰恰需要保护性更好的跑鞋,很多跑者可能有这样的误区,觉得跑鞋穿起来软弹就是缓震好,过软的跑鞋缓震极限不足,跑步时间久了脚底容易发硬其实并不舒服。在跑步方面,超轻17还是更偏向进阶型的跑者,当然作为初跑者也不用过于担心驾驭问题,轻量柔软的特性还是能保证轻松应对10公里以内的有氧跑,在炎热的夏天能舒服的出街,能轻松的跑步,超轻17还是值得你选择的,目前这款鞋电商的价格普遍在300以下了,性价比不错。
最后,一定不要穿超轻17去健身房撸铁,切记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