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重跑者应该如何科学跑步?
大体重跑者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超重肥胖跑者;一类是身高较高所以体重相对较大的跑者。
小白跑者中超重肥胖跑者占比还是比较高的,因为很多人刚开始跑步的目的就是减肥,是否属于超重肥胖最简单的评价方法是BMI指数。
BMI指数=体重/(身高×身高),体重单位是公斤,身高单位是米。
● 18.5-24 正常体重
● 24-28 超重
● >28 肥胖
而身高较高的跑者即便是体型完全正常,也比中等身材的跑者体重更重一些。
1、膝踝关节、足部易受伤
膝、踝、足是跑步运动中集中出现伤病最多的几个部位。作为大体重也就是肥胖者,无论是偏肌肉型还是脂肪型,因为体重的原因相对力量弱,运动支撑器官的负担更重,也就更容易受伤。
2、更容易出现低血糖
大体重跑者身体机能和生理机能较常人弱,因糖的氧化供能效率高,需氧量少,所以运动的时候更依赖糖原的氧化供能,而身体机能弱糖原储备本身就少,糖异生能力弱,又无法进行有效的脂肪有氧供能,血糖就会迅速降低从而出现低血糖。
出现低血糖时首先是运动能力和协调性明显下降,反应迟钝;继续运动会出现明显的饥饿感、乏力、心悸、出冷汗等症状,这时候必须停止运动及时补糖,如果血糖继续降低,脑组织功能严重障碍会导致低血糖昏迷。
3、更容易出现脱水和中暑
运动中由于代谢水平大大提高,人体产生的热增加,人体就会增加皮肤血流量同时使皮肤血管扩张,并促使汗腺大量发汗来增加散热量。
大体重跑者对周围温度的适应能力和自身体温的调节能力都弱很多,所以更容易出现脱水和中暑。
1、控制运动强度,增加运动时间
减肥强调的是完成总运动量,而不是运动强度。运动强度高消耗虽然大但不能持续,运动结束消耗的总能量远不及低强度、长时间的有氧运动多,所以大体重跑者首先要控制运动强度,初始阶段通常为最大心律的60%—80%,运动时间根据运动强度保持在30—60分钟。
2、保持训练的系统性、持续性
系统、持续性也是运动训练的重要原则之一。每周训练不少于3次,每次30分钟以上。体重明显减轻、跑步能力提升要至少10周以上的时间。持续训练还是保持训练效果的重要因素。
3、循序渐进、合理规划运动负荷
运动初始阶段可以走、跑结合,为减轻膝、踝、足的负担可穿插游泳、骑自行车等。同时避免突然加大训练负荷,随着运动能力提升可以先增加训练课次,再增加训练时间。
4、重视核心及膝踝关节力量练习
增加核心及下肢小力量练习可以很好的修正跑姿预防伤病,每周保持2次核心,可与跑步穿插进行。
一般来说,越轻的鞋对于人体而言,负担越小。但轻的鞋为了实现轻量化,缓震或者稳定材料运用就会比较少,大体重跑者跑起来负担就会比较重。反过来,比较重的鞋,缓震稳定材料应用就会比较多,自然缓震或者稳定性能就越好,但带来的问题就是鞋的重量较大。
那么,这个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呢?
咕咚厚底跑鞋-逐日,一款重新定义国货厚底跑鞋的产品应运而生了!
传统厚底跑鞋大多鞋底较软,往往不能够持续提供跑步所需的核心力量,保护性和回弹力也大打折扣,甚至增加了受伤风险。
咕咚逐日就是要颠覆传统厚底脚感,兼具回弹支撑和顶配防护,护你一路安全畅跑!
升级一:软硬适中的鞋底,越跑越起劲
升级二:全方位鞋身防护 提升稳定性
升级三:专业弹性中底,提升回弹支撑
升级四:“8”字形纹路鞋底,持续增加推动力
而且,其轻质发泡大底减少重量,搭配轻质超缓震中底及鞋面,只“厚”不“重”,单鞋仅重269g(37码)。
新款上市+双11双重特惠
领券购买,仅需379元
赶紧点击图片购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