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跑姿,告别伤病,跑步小白的秘密装备
装备评测
.
马兰虾签名在路上
阅读 111611次


前言




如果你经常看球赛,你会发现直播比赛中经常会出现球员的各项数据统计,比如篮球里的投篮,助攻,抢断,失误等数据;足球里的射门次数,射正次数,传球次数,传球成功率等;这些数据是衡量一个球员或一支球队是否优秀的标准,从这个角度来看,数据对运动员来说非常重要,运动员可以通过对数据的分析,针对自身不足展开针对性训练,从而提高短板,增强个人竞技水平。


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感应芯片越来越普及也越来越便宜,在运动中到处都能看到传感器的身影,比如智能足球和智能足球训练鞋,羽毛球拍传感器,网球拍传感器等,这些传感器记录的数据都能帮助运动员分析和纠正错误动作,帮助运动员在细小的技术环节上进行改善,最终全面提升个人技术水平。


咕咚跑步精灵


对于跑步这项运动,其大数据并不是高不可攀、神秘莫测,我们常用的手机 APP ,运动手表等记录的跑步数据都是大数据的一种,比如常见的本的距离、时间、配速等数据外,还有监测跑姿的传感器,咕咚跑步精灵就是这么一种传感器,内置六轴传感器可追踪佩戴者的跑步姿态,准确识别 9 项跑姿数据 (前脚掌着地、全脚掌着地、后脚跟着地、足外翻幅度、步频配速比、触底腾空比、着地冲击力、触地时间、腾空时间)。在跑步过程中若监测到不当跑姿,Al 教练可实时给予语音指导,纠正调整体态,避免因错误动作导致运动受伤。


     

7.12日,咕咚在京东众筹发布了咕咚跑步精灵,是一款纠正跑姿,预防损伤的跑步装备,可以戴在跑鞋上的传感器,能够识别9项跑步数据,真人语音实时指导。


     

跑步精灵造型小巧轻便,只有10g. 内置80mAh 锂电池,充一次电可以待机 1 个月,具备IP67 级防水,下雨也不用担心。


     

跑步精灵正面设计了工作指示灯,红色、绿色和蓝色三种显示,背面是充电触点。 


 

充电时亮红灯,连接时亮蓝灯,工作时亮绿灯。

跑步精灵外观呈水滴造型,看起来像眼睛,和「精灵」一词蛮搭的。


     

跑步精灵通过卡扣安装固定在鞋带上,如果你的跑鞋没有鞋带,那还真没办法用。


跑步精灵视频体验


   

这是⬆️我制作的视频,咕咚跑步精灵的大部分功能都需要在咕咚 APP 里完成,通过 APP 绑定跑步精灵,记录数据和查看数据。


跑步精灵数据解读



跑步精灵与咕咚APP 通过蓝牙方式连接,在咕咚APP 里添加装备即可。如果你有多件咕咚智能装备,比如咕咚智能跑鞋,那么它只能二选一,在运动界面的右上角能看到咕咚精灵的图标。这时在运动过程中就会听到咕咚精灵的 AI 语音教练的提醒,都是真人教练录制,幽默风趣,让人感觉真的像有一个教练在一旁监督你跑步,当你停下走路时,会提示你跑起来;当你步幅太大时,会提示你减小步幅;还会时不时鼓励夸奖你。建议观看上文的视频,其中我汇总了一些语音内容。




跑步结束后,咕咚精灵会给出跑姿综合打分,打分越高,说明跑步技术越好,受伤风险越低。9项数据也都给出了评判标准,点击可以进入相关信息的详情页。


     

咕咚 APP 在其数据分析页面给出了原理解释以及矫正方法和相应的矫正课程,跑者可以根据自身条件来调整改变。


案列分析之跑姿调整


如何通过数据分析来调整自己的跑姿呢?


     

这是我第一次用咕咚精灵,尤其是当65分出来时,我非常惊讶,本以为我跑步这么多年,全马PB324,没遇到过大病大伤,自诩跑步技术应该不会太差,没想到居然才跑了65分,属于「不好」的那一档。


这次跑步6km,平均配速4分48秒,基本按着330的成绩跑的,相对于我平常跑步训练算是比较快的。咕咚跑步精灵监测我的「步频配速比」、「着地冲击力」、「触地时间」这三项数据偏离标准值。我在4分48秒配速下,步频只有172,说明我步幅大,容易受伤,意味着我该提减小步幅,提高步频;着地冲击力和运动速度和缓冲技术决定,我的着地冲击力偏大,一是因为跑得快,二是因为缓冲技术不好,显然要想保证速度,只能从缓冲技术上下手,比如增强下肢力量或者换一双缓震技术好的跑鞋,减轻对身体的冲击力;我的触地时间比腾空时间略长,从而导致触地腾空比大于1,优秀的标准是触地腾空比小于1,换句话说就是腾空时间越长越好,就像蜻蜓点水一样,蹬地只是一瞬间助力的作用。减小触地时间的方法是加快步频,提升下肢力量和跟腱的弹性,采用前脚掌着地的技术。


所以为了提高跑姿打分,我下一步从步频步幅,触地时间,着地冲击力上改进,下肢力量不是一天能炼成的,我先从换跑鞋开始。


     

这一次,同样跑步5km,换了另外一双不以缓震为主的跑鞋,用以缩短触地时间。


从数据可以看出,相比上次65分,这次打68分,略有提高,重点是在触地时间上的改进,我的触地腾空比是0.5达到优秀的标准,其它两项数据没有得到改进的原因是我的配速还是比较快,步幅步频控制不好,着地冲击力因为跑的快也无法改变。


     

这次跑了半马,跑姿打分74,达到一般的标准。整体速度偏慢,但是着地冲击力表现正常,步幅还是偏大,触地腾空比偏大。


综合这三次跑步数据,可以看出「步幅步频」和「着地冲击力」对跑姿打分影响比较大,适当的降低速度,减小着地冲击力能提高跑姿打分,这也和「快跑容易受伤」的道理是相通的,所以要想跑的快,并且打分也够高,得综合提高各方面的能力,不仅仅是跑姿的调整,还有腿部力量的提高。所以跑步精灵的数据能帮助跑者衡量自身的跑步能力,发现短板,有助于跑者开展针对性训练。


     

在跑步精灵页面下可以看到其记录的所有跑姿打分曲线图,能很直观的看出训练成果,也能查看跑步精灵记录的各条数据,方便跑者查看溯源。


案列分析之预防受伤


在跑步过程中,如果有教练在一旁时刻提醒你注意跑姿,调整步频步幅,那一定能提升训练效果。否则仅靠跑后数据分析,靠跑步中自己调整,就会因为惰性思维或惯性思维而忽略调整。 


   

咕咚跑步精灵的 AI 教练可实时给予语音指导,纠正调整跑姿,避免因错误动作导致运动受伤。


「咕咚精灵监测到你足外翻角度过大,提示有扁平足,建议尝试着地……」

「您的步幅太大了,注意适当增加步频来减小步幅。」

「很棒哦,足外翻的情况有改善,继续保持。」

……


几次使用下来,我特别喜欢这个语音教练的功能,它不仅仅是提醒,还有督促的作用,偷懒跑不动的时候停下里走一会儿,就会被提醒「你已经休息一会儿,快跑起来吧」,萌萌哒的女声,让人无法抗拒(宅男属性暴露)。


跑步精灵其它功能


跑步精灵支持跑步机记录,智能识别跑步状态并记录运动数据,最多存储7天数据,方便时再同步到手机就行。


跑步精灵也支持骑行模式,使用咕咚 APP 记录骑行时,跑步精灵自动进入骑行模式,实时显示骑行踏频数据。


PS:由于个人原因,跑步机和骑行模式,没有深入测试。以上数据转自官方。


总结


 

咕咚跑步精灵是一个跑姿监测传感器,是用来监测跑姿,纠正跑姿,预防损伤的。对于佛系跑者来说,可能觉得没啥必要,但是对于小白跑者,特别是对于想跑马拉松的跑者来说,通过数据来了解自己的跑姿,学习正确的跑姿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能很大程度的避免意外受伤和打击跑步积极性。此外,跑步精灵也能从专业性上给追求成绩的跑者提供帮助,即如何保证跑的快的同时,还能保证打分也高。


最后,我建议跑步过程中使用耳机,它的 AI 语音教练一定会让你眼前一亮。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