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人减肥比较困难,这与老年人的脂肪特性有关。年轻人体内所含的褐色脂肪较多,褐色脂肪较易于分解。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的褐色脂肪逐渐减少,而替代的主要是白色脂肪,白色脂肪有益于储热,不利于分解。部分老年人减肥可能会引起免疫力下降、心脏供血不足、胃肠功能受损等,进而引发厌食症、心脑血管疾病等。
因此老年人最好不要采用节食、减肥药等方法。一般来讲,老年人1个月甚至2个月体重减轻一斤即可。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科学减肥,合理安排饮食再配合一定的运动。
1. 宜选择全身性的体育活动,以中低强度为主
包括各个关节和肌群的运动,避免某一肢体或器官负荷过重。动作要有节奏,速度宜稍慢。不宜做身体突然前倾、后仰或急速旋转等动作,也不宜进行快速、剧烈和重负荷的运动,如举重、快跑等。
2. 运动时要注意呼吸节奏
呼吸要自然、均匀,注意采用腹式呼吸,尽量避免屏气或过分用力,应避免做那些可能造成血压骤然升高的动作,如头朝下倒立等。
3. 循序渐进
运动量增加的速度不宜过猛。若运动后心率达110-120次/分,休息15分钟后心率恢复正常,说明运动量较合适。最好每天锻炼30-60分钟,每周不应少于3次。开始锻炼有10-14天的观察反应期,运动量宜小些。对没有锻炼习惯的老年人,开始可能有3-5天的不适应期。表现为劳累、肌肉酸痛、食欲甚至睡眠稍差。适应后再逐渐增加运动量,每增加一级负荷量,都要有一段适应时期。增加运动量时宁可延长锻炼时间,也不宜加快速度。
4. 要坚持并形成习惯
中老年人每天的运动量可以小,但不能没有,而且需要长期的坚持,形成习惯之后,方能促进脂肪的减少,让身体更加健康。
老年人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这样更利于坚持,最好养成长年进行运动锻炼的良好习惯。比如抖空竹、广场舞、游泳......等温和的运动。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30-40分钟,下午运动最好。运动时最好结伴而行,不要独自一人跑到僻静处锻炼,以免发生意外时,无人救助。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在决定开始体育锻炼前最好先到医院进行一次较全面的体检,征询医生意见,以防身体内存的隐患在运动中发生意外。
1. 健走
在公园或是其他环境好的地方健走,既能锻炼心肺,还能欣赏景色,缓解疲劳,放松身心,并且不会对关节造成太大的压力。为达到锻炼的效果,速度上要求每小时4-6公里。直观的衡量标准:在走路过程中能正常交谈就行。
2. 慢跑
慢跑,是一种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目的在以较慢或中等的节奏来跑完一段相对较长的距离,以达到热身或锻炼的目的。慢跑对于保持中老年人良好的心脏功能,防止肺组织弹性衰退,预防肌肉萎缩,防治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具有积极的作用,也可以增强自身体质,提高抵抗力。
3. 倒走
倒走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健身方式,确实有很多好处,除了说可以预防含胸驼背、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外,最主要的是可使腰部肌肉有规律地收缩与松驰,以改善腰部血液循环,对功能性腰肌劳损有很好的保健治疗作用。但对于老年人来说,倒走也有增加摔伤、被撞的风险。
4. 羽毛球、乒乓球
球类运动属于需要较强体力的运动。一场球打下来全身会出汗,春天秋天就更厉害了,对身体起到调整和平衡的作用,促进新陈代谢,对预防心血管病,强身健体非常有益。同时,参与羽毛球运动,要用手肩膀协调出动,拼命抽球,你的头要抬、肩要动,每天坚持打球一小时以上,骨质增生很难形成。因此,颈椎、肩周病很难产生。
5. 保健操、广场舞
随着全民健身热潮的来袭,很多中老年人都纷纷加入到了广场舞队伍当中。广场舞对于老年人来说也是一种安全的健身方式。动作简单、好学,很容易掌握。大家一起跳,不管跳得好坏,都很快乐,还能结识许多朋友。
6. 太极拳
太极拳,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
7. 公园健身
当你路过小区广场或者公园时,你肯定能发现单杠、双杠、吊杠、漫步机等健身设施。而这些器械也成为了大爷大妈们锻炼身体的最爱之一。扯旗、大回旋、屈臂双杠前水平、俄式俯卧撑等等高难度的动作,足以让很多年轻人都惊叹不已。
8. 爬行
爬行锻炼,他们大多戴着手套,弯腰弓背四肢着地,在地上横爬或竖爬,爬来爬去像“丧尸”来袭一样,还不时做出撇胳膊和蹬腿的动作。爬行可将全身重量分散到四肢,减轻身体各部位尤其是腰椎的负荷,还可以使一些平时使用较少的肌肉得到锻炼。但是它属于是反体位的一种锻炼方法,高血压、糖尿病、低血糖的病人爬完起来时,要注意缓慢起身。
不爱运动
随着年龄逐渐增大,渐渐不爱运动了,再加上退休后闲赋在家,心理压力变大带来的暴饮暴食,长时间久坐,这些都是导致中老年人肥胖的原因。适当运动:慢跑、散步、游泳、太极之类的运动很适合中老年人,长期坚持锻炼可以使身体保持好的状态,减少肥胖的发生。
心态不好
人到中年压力大,事业走上坡路,难免会感到焦躁,焦躁和压力也会引发失眠和肥胖等问题;而退休后,也会面临闲赋在家无所事事的局面,因此要多留意心态调整,保持愉悦心情。
吃的太杂
由于新陈代谢速度慢,所以应减少热量的摄入,多吃水果蔬菜,少吃大鱼大肉,不吃宵夜,晚上睡前三小时不进食。高脂肪、高热量和高胆固醇的食物尽量避免。同时,老年人摄入过多的钠盐,容易引发高血压、中风、心脏病及肾脏疾病等。因此,老年人的日常饮食应清淡一些,且要少吃咸菜。
吃饭吃太饱
由于新陈代谢速度慢,所以应减少热量的摄入,多吃水果蔬菜,少吃大鱼大肉,不吃宵夜,晚上睡前三小时不进食。高脂肪、高热量和高胆固醇的食物尽量避免。同时,老年人的饮食宜温不宜烫。过烫的饮食易烫伤口腔、食管和胃的粘膜,时间久了还易引发食管癌和胃癌。
睡眠不足
每天至少闭眼休息6个小时。生理学家发现老年人每天最少需要6个小时的深度睡眠时间,才能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整。
过度依赖补品、保健品
老年人应吃天然食品而不是补品。同时,也要少吃那些缺乏营养素的精加工食品,如面包、面粉和白糖,多吃色彩鲜艳的新鲜果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