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特步的记忆大概要追溯到十几年前,当时一双一百多元钱的特步成为我学生时代最炫的一双鞋。鞋面呈现银白色,有点像鲨鱼。那时候特步的代言人是谢霆锋,除了帅还是帅。
十几年过去了,对特步的感情基本没变。特别是近年来,特步对跑马运动的投入不断增大,让我有更多机会接触特步。
本次展示的三双特步跑鞋都不是我自己买的。其中一双是特跑族发的装备,一双是重马领跑员发的,一双则是本次参与评测的竞速160。三双鞋的外表略有差别,但总体感觉都很炫。
首先看外观。本次拿到的评测鞋是厦门马拉松定制版,所以上面有厦门马拉松的LOGO。蓝色和绿色相间的外观很亮丽,后端反光条的设置便于夜跑。搭配上咕咚绿色的护腿、T恤或者是护臂,都能够相得益彰。
然后说说鞋的重量。根据介绍,41码的竞速160单只重量正好是160克,而我拿到的是42码的跑鞋。因为爱不释手,所以拿到以后忘了称重就先试跑了10公里。鞋底一些附着物加上少量汗渍,使得我在称重时显示重量为180克。对于一双马拉松跑鞋而言,这个重量也是非常轻的。我10余双跑鞋中,最轻的索康尼K8马拉松训练鞋单只重量也有230克,而另外两双特步的重量均在240克以上。
对于不足200克的超轻跑鞋,如何保证稳定性和后程支撑?这是我称重后的疑问。于是分别进行了一次5公里、一次10公里竞速测试,并参加了一次集团内部比赛。
5公里跑测试刚开始时,感觉脚掌略有一些不平,反馈确实不如其他马拉松跑鞋来得实在。但对速度的提升确实比较明显。尤其是要加速的时候,可以比其他跑鞋节省不少力气。5公里跑结束时,脚部没有明显不适,速度比平时穿支撑跑鞋略快,可以说表现很好。整个奔跑过程中,竞速160的表现很平稳。零点几秒的速度提升虽然不起眼,但它却让我收获了更多信心。
10公里竞速测试开始,刚开始脚掌的感觉依然有些不平,估计是突然发力的原因。我个人将这种适应期设定为1公里。1公里后,竞速160的优势开始显现。一直到10公里完成,整个过程中脚部感觉较为舒适,鞋带也没有脱落过。本次10公里测试,在没有尽全力冲刺的情况下,仍然将PB提供了3秒。
随后的集团内部比赛中,虽然是公路赛,而且连续三天的降雨让路面略有湿滑,但竞速160之前的优异表现让我爱不释手,果断选择。在5公里微马赛程中,虽然天空一直在下小雨,但跑鞋表现依旧稳定,没有打滑也没有渗水,最终保障我第一个冲过终点。虽然是集团内部的小比赛,但我依然要感谢竞速160让我快了不止一点点,而是真正体验到了竞速跑鞋的快乐!
当然,任何一双跑鞋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最后说说美中不足:总共进行了跑量约50KM的测试,鞋底已经出现明显磨损。同时也想提醒各位跑友,竞速跑鞋需要有一定基础才能穿着,否则将会增大运动损伤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