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最热的一个话题当属林丹出轨事件了。作为曾经仅次于姚明、刘翔、李娜三人的全民偶像,林丹无论名利,都得到了很多。当然,这离不开他个人的努力,各种国际比赛他取得的成绩无需多言。不过,他的成功也离不开媒体的追捧和全民对于运动偶像的渴求。
那么,我们需要运动偶像吗?
真的需要吗?
当姚明去当了老板,刘翔落寞退役,李娜去生孩子,剩下的孙杨、宁泽涛、易建联等年轻运动明星要嘛丑闻缠身,要么在奥运等重大赛事上没有突出的成绩,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全民运动偶像级人物似乎也只剩下了林丹。
尽管羽毛球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并不能同篮球、足球等赛事相比,林丹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不如前面提到的几位,但是在国内,甚至在亚洲,林丹的影响力斐然,他与李宗伟的世界对决更是一票难求,屡屡成为热点,也不知道李宗伟对于林丹此次出轨门做何感想。
曾经见过林丹本人一次,是在一个饭局,他坐在一帮商人中间,似乎显得很不习惯,跟之前在媒体上看到的游刃有余完全不同,那一刻,我对他的好感在原本的基础上有增无减,我在想,无论他是炒鸡蛋也好,超级丹也罢,他最习惯的可能仍然是运动场吧。
我们擅长造星,这一点连韩国娱乐圈也比不上,我们的舆论力量太大了,我们能把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一夜之间捧上神坛,让他受尽荣耀与追捧,但同样的,我们也擅长谩骂,比如昔日退赛的刘翔,比如今日被疑出轨的林丹。
对于偶像的离去,我们会觉得失落。
其实,中国的运动界或者说体育界真正拿得出手的明星和偶像不多,能被大众叫上名字的也不多,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但这种悲哀的背后是综合性因素所决定的。不信,我们可以做个实验,你打开任意一届奥运会拿过金牌的选手名单,或者照片,你能认识三分之一,已属不易。
与之相比的,是娱乐圈。娱乐圈的明星或者偶像一茬一茬的出来,又一波一波的消失,但是我们仍然有着数不清的偶像。
运动偶像真的很少,这也因为运动偶像与娱乐偶像相比,在打造上存在的难度。一个人可能因为一首传唱广泛的歌曲成为偶像,可以因为一部大热剧目或者电影成为偶像,甚至可以只是因为长得好看成为偶像,但是一个运动偶像却很难因为训练一个什么项目没有取得任何的成绩就成为偶像。哪怕是傅园慧,她也是世锦赛的冠军和奥运会的铜牌获得者。
当然,可能她的这些成绩都比不上一句“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
有人说这是傅园慧的悲哀,这是运动偶像的悲哀,我倒不这么看。
运动员太苦了,他们要付出很多很多,才能得到或者可能得不到一些娱乐偶像很容易就得到的东西,我希望傅园慧越来越多,至少,我们通过傅园慧关注到了中国的游泳,也可能会有很多的孩子因为这种关注开始学习游泳。
所以,回到一开始的问题。
我们需要运动偶像吗?
我的回答是需要。
首先,一个运动项目的发展需要领头羊。
如果没有刘翔,我想知道奥运会比赛中有110米栏项目的人可能并不是很多,但当刘翔拿到这个项目的冠军之后,跨栏竟成为了所有项目中最受关注的一个,这就是偶像的作用。一个运动项目想要受到关注,想要更好地发展,离不开偶像。
其次,观众需要偶像。
如果没有科比们,没有詹姆斯们,没有库里们,还有人看NBA吗?当然这种假设严格来说不成立,因为运动项目和偶像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不过我们可以大胆地提出一个假设,或者做一个实验,在路边拦下100位路人,问出两个问题。
问题一:你知道欧冠吗?你知道西甲吗?
问题二:你知道贝克汉姆,C罗吗?
我想,结果不用我多解释。
我们的观众需要偶像,因为他们是我们这些平凡人的寄托,我们看他们比赛,就像是自己在场上比赛一样,身临其境,疯狂着魔。没有偶像,比赛的可看性就弱了很多,这也是为什么各个比赛项目疯狂造星的原因。
再者,商业需要偶像。
运动的本质是健康,是快乐,但是谁都不能否认,运动需要商业。从NBA,世界杯甚至奥运会,到各种马拉松赛事,网球赛事;从耐克阿迪到安踏李宁,这一切都是商业。而偶像正是这些商业最重要的一环。商业或者说品牌通过偶像来影响普通人,普通人通过购买行为来支持偶像或者品牌,这种循环让运动和商业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而偶像也在这其中,得到了其商业价值的体现。
林丹的出轨门还在发酵中,现在最恼火的或许并不是林丹本人,而是林丹背后的那多到两只手都数不过来的赞助商们吧。
以上。
【有奖互动】
我们需不需要运动偶像?
你最喜欢的体育明星是谁?为什么?
欢迎你在文章的评论区和加油君一起讨论互动,
加油君会在所有的评论中选出两位,送出奖品一份。
言值大爆炸,除了颜值,言值也很重要,
期待言值爆表的你
*以上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咕咚官方观点。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