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马形式主义丨李子成被取消成绩背后的思考
跑者故事
.
黛吾颜签名在路上
阅读 164973次




李子成因为越区出发被取消了绍兴马拉松的成绩。从规则上来说,这样的判定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论绝对成绩,他完全是遥遥领先的,即使不越区,拿个冠军是一点没有问题的。



但是,我由这么个小事,想到了很多事例。比如在很多场次中,虽然也是分区出发,但是让黑人半程选手站在了最前排。由此一来,一个站位就几乎决定了冠军的归属。国内选手再怎么努力,一个出发就比人家晚5分钟以上,还要超越所有全程选手,怎么能追的上?


看看今天的绍兴马拉松,貌似严格的执行了分区出发的原则。让半程选手,排在了所有全程选手后出发。但是我们想想,这样做合理吗?


很显然,这是一种愚蠢的一刀切的做法。方便了自己的管理,造成了选手诸多不便,尤其是半程高水平运动员。


一个懒惰的做法,就注定不能创造一个好的赛事成绩记录。类似这样的事,太多了。


一场赛事,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尽可能的提供好的条件,让精英选手创造出更好的成绩。而不是处处设置障碍,阻止选手去跑出好成绩。所有的一刀切的半程分区出发,都面临这样的问题。


我记得很清楚,今年武汉马拉松,中国大满贯啊。男子半程的成绩是多少?120开外。赛后的官方推文什么的,都没有提到。但是成绩总归要公布的,所以至今只在官网的一个小角落上展示。这种成绩,真的让我惊掉了下巴,说出去不怕丢人。很明显,这就是分区出发不合理造成的。


昨天吃火锅,刚得到一个准确的消息。某大神在操场跑圈。以3XX的配速,不慎撞到了一个老大爷。结果,赔了5万块。这不是段子,是真事。由这个例子,就可以知道。让这些3XX配速的精英选手,超越关门水平的全马选手,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虽然目前还没听说过出什么事,要是万一出事了,这就不是5万块能解决问题的了。


这样的危险,无处不在。不但造成了普通选手的安全隐患,更是增加了精英选手受伤的概率。在这些事上不动动脑子解决问题的,那需要赛事组织,做什么事呢?比如绍兴马拉松还干了一件事,看看这张出发的照片。前面有5位奔跑的中国。其中两位领导的模样。不用说,这就是奔跑的中国惯用的方式。就喜欢玩这样的形式主义,就不去花心思解决跑友想的问题。



国内的精英选手,既没有奢望能得到组委会的特邀,也从来没有想过搞什么特殊,只要一个合理的出发位置。就这么个简单的事,也是困难重重。想创造一个好的成绩,却没有一个合适的机制。不要总是抱怨国内的水平怎么怎么差,想想赛事方究竟为这些能创造好成绩的选手,做了多少工作吧


让配速差不多的,在一起出发,没有任何操作方面的问题。有赛事已经在执行了,并且一点问题没有。为什么有好的不学呢?反而就是想去套个什么奔跑的中国的牌子,真是让人唏嘘不已。这种事不是第一次出现,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