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正确的坐卧姿势、低头驼背玩手机、久坐是现在很多人日常状态。
一直以为有点含胸驼背没关系,平时“多注意”“自我提醒”就好了,再不济买个某某佳背一背。
驼背只是影响气质?殊不知有种疾病叫“脊柱侧弯”。
脊柱侧弯:以脊柱在三维平面内发生的楔形形变+旋转偏移,脊柱呈C型或S型螺旋形变。
左,正常;右,脊柱侧弯
据2018年2月天津市教委联合天津医院,对8年级的学生进行脊柱侧弯的检查发现。近8000学生中出现脊柱侧弯的学生达到了1347人,发病率高达16.86%,而这个数字在20年前仅有3%。
成都15岁的小吴,就是一位典型青少年的脊柱侧弯患者。
2016年9月检查出脊柱侧弯,并未引起重视,直到出现腰酸腰胀、走路姿势异常,严重影响到初三升学学习,在2017年9月复查,较1年前有明显加重,此时cobb角35°。
国际脊柱侧弯研究协会(SRS)定义:Cobb角大于10°,即临床诊断为脊柱侧弯。
15°以下做物理治疗和稳定训练,15-45°做特殊矫正运动治疗(PSSE);
25°以上建议增加支具治疗,45°以上手术治疗和特殊矫正运动治疗(PSSE)。
青少年脊柱侧弯,伴随生长发育有逐年加重的风险,如果不加以控制,严重者会进行手术矫正治疗。
切开皮肤后置入钢钉和矫正器
为了控制脊柱侧弯的不让它继续恶化,小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了支具矫正。
开始矫正时每天穿戴22小时,待度过成长高峰期控制住侧弯度数后,会慢慢减少穿戴时间。
医生建议小吴同步进行运动康复治疗,来调节肌肉不平衡、肌肉僵硬以及姿势不稳定,为后期脱掉支具做准备。
看着都疼的支具
人物档案
主角:小吴
年龄:15岁
主诉:腰背酸痛,非常容易疲倦,腰部活动不好,走路姿势越来越奇怪。
病程发展及治疗:脊柱侧弯cobb角侧凸35°,支架穿戴1月,支矫正度数为15°。
康复目标
短期目标:一个月骨盆及腰椎改善活动度,纠正ADL(日常行为习惯),减少重心偏移。
远期目标:维持心肺耐力,改善不对称和脊柱功能,降低并发症和脊柱侧弯继续发展的风险。促进心理健康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评估内容及结果
评估内容:体态分析/脊柱柔韧度/重心偏移程度/呼吸模式及功能/腋下、肋弓及腰部躯干围度/肌筋膜张力和弹性/心理健康/生活质量。
结果:Cobb角侧凸35°/8°, Risser征4级,风险评估(高),分型 3CrL(重心左)。
康复治疗
根据小吴的情况,治疗采用居家康复训练+线下门诊指导2种方式。
居家康复
主要按照康复治疗师在术康APP上开具的运动处方及线下姜医生教授的特殊的矫正运动训练。
部分动作
线下治疗方案
以日常姿势步态矫正、稳定性训练重点。
频率: 一周1次,一个半月后,调整一月1次,共10次。
❉ ADL重心训练:重心转移,日常姿势纠正
❉ 稳定性训练
❉ 步态训练
❉ 脊柱灵活性:胸椎侧移,关节松动术(被动—主动),改善胸椎额状面灵活性;骨盆纠正,腰弯凹侧抗屈抗旋:改善腰椎的灵活性
❉ SCT肩部反向牵引,基本张力、腰腹部基本张力训练
❉ 呼吸训练:纠正呼吸,成角呼吸,穿戴着支教的呼吸训练
结果评估
经过半年的运动康复治疗,小吴的久坐腰疼、腰背酸痛的情况明显缓解,重心偏移量从2cm减少到0.6cm,Cobb角从之前手术临界程度,降到了中度。
不戴支具Cobb角减少11°
带支具Cobb角减少3°
另外,在姜老师的指导下,小吴学会了很多居家康复训练动作及姿势稳定控制技巧,继续保持治疗,慢慢的支具就不用戴了。
患者说
在术康门诊接受姜医生的治疗,结合在家的自己训练、姿势控制,明显的感觉自己的身体挺拔了不少,
每次治疗结束后,姜医生还特意为我安排了一组30Min的有氧练习,每次练完都是满头大汗,但心肺耐力提高了,精神也好多了,初三升学的各种压力都缓解了很多,接下来会学习、治疗两手抓,都不会耽搁啦~
姜医生提示:
由于未成年生长发育快,受生长激素的影响,脊柱侧弯若放任不管,成年后问题会更严重,矫正效果极差。
及时干预治疗非常有必要,同时接受专业运动训练,可控制发展,恢复肌肉功能、姿势稳定,而且需要一直坚持,终身训练。
【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