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么懂跑步,竟也没躲过路上的那些坑
健康时尚
.
咕咚跑步签名在路上
阅读 1071723次

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

喜欢这篇文章,点右上角分享给更多人吧

随着步入夏季,全国各地的天气也越来越热,高温天气也变得越来越常见。然而,当马拉松碰上高温天气,就会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的意外和伤病。


在前不久举行的上海半程马拉松比赛中,受到高温湿热天气的影响,共有20多名跑者送医救治。群星云集的伦敦马拉松也同样遇到了高温天气,成为了史上最热的一届伦马,有数十名参赛者因炎热导致体力不支而倒下,被志愿者和担架撤离赛道。


而提到大规模的马拉松伤病,2016年的清远马拉松是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据当地卫计局不完全统计,清远马拉松近2万人参赛,其中接受救治总人数为12208人次,其中肌肉痉挛9838人,扭伤1743人,擦伤194人,晕倒20人,腹痛107人,虚脱等306人。出动救护车23次,其中送院救治17人,危重症5人,其中3人入住ICU,2人入住心内科。




马拉松赛场上的伤病问题,已经成为了众多跑者和赛事方,都不可忽视的问题。受了轻伤,你还可以休息调养,但情况严重的话,有可能会导致你身体部位受损,甚至影响到身心健康。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跑马赛场最容易遇到的伤病有哪些?遇到这种情况,到底该如何处理呢?


————


随着赛事增多,伤病案例也骤然增加


近几年来,热衷跑马的人们越来越多,广大参赛者的热情也让马拉松赛事变得异常火爆。2017年,中国各类规模马拉松赛事场次达到了1102场,而在2011年时这个数字仅为22场,7年之间赛事总量翻了50倍之多。


同样是在2017年,参加马拉松赛事的人次超过498万,比2016年的280万增长了77.9%。其中全马的参赛人次最高,各项目组别的参赛人次突破了235万人次,其次为半马,各项目组别参赛人次突破了134万人次。




然而,随着马拉松赛事规模的扩大和场次的急剧增加,跑步伤病成为了跑友们不可忽视的问题。膝盖、脚踝、脚趾、足部都是非常容易受到伤病困扰的部位。


据相关数据报告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跑者曾出现膝盖受伤,约五分之一的跑者曾出现脚部或腰部受伤,约七分之一的跑者曾出现脚踝受伤或足底筋膜炎,几乎没有伤病的跑者仅占15.7%。


————


马拉松跑者常见的伤病有哪些?


1. 跑马人的日常,必盖戳勋章系列


运动性疲劳——肌肉酸痛、肌肉肿胀等

脚部损伤——脚踝酸痛、脚趾磨出血、趾甲脱落、水泡等

膝部疼痛——髌骨酸痛、膝盖磨损、半月板损伤等


@笨笨3号匪:去年12月份左膝盖扭伤,自己没太在意,结果悲剧了。越跑膝盖越疼,咬牙把日常12KM完成,左腿连弯曲都痛苦万分。修养了一个月,以为没事了,结果第一恢复跑膝伤又犯了,虽然已经很注意配速只有6,那天正下着雪,我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我不甘心,经过三个月的积极恢复,我终于又回来了!




@顾孔林:16年广马前一个月,右膝盖外侧伤痛,参加广马时在十八至十九公里处奔跑时两腿因伤复发收不拢,经过强拉伸后走与跑结合完成三十四公里处就只能慢慢的慢慢的走完,在回家的过程中是路途漫漫。


@雨中漫步666013 :跑马的时候右脚趾头清淤,跑完后半年右脚趾头指甲盖一直是黑色的,脚板底磨出大水泡。每一次都习惯了。上周路跑把右脚板底又磨出水泡了,不过问题不大,休息两天就好了。


@深海星星59498279:最难忘的就是脚后跟出血,袜子和新鞋子直接全部摸破,其实不算是大伤,一开始疼,后来看到周围60多岁的爷爷光着脚奋力前行,我就想不能被比下去,于是临时决定脱了袜子继续前行,回家才发现鞋再也洗不干净。




@不忘初心是王道:体重210的时候开始跑步减肥,17年兰马16公里处左膝盖外侧疼痛。一瘸一拐跑到终点,左腿已经不能挨地了。下不了火车,到家上不了楼一步一步挪回家。


@微雨无尘:坚持跑步一年,主要问题是偶有膝盖疼和脚底疼!最严重一次是去年底,刚开始右脚底微微疼,没放心上坚持跑,以至于后来走路脚跟都不能着地,休养一个冬天后终于可以撒欢了。教训:有伤痛一定要重视,及时休养恢复!


2. 量力而行的人,最知道怎么爱自己


运动性腹痛——岔气、腹痛腹泻、呕吐等

肌肉痉挛——小腿肌肉抽筋、大腿肌肉抽筋等

肌肉拉伤——大腿后侧肌肉拉伤、小腿肌肉拉伤等


@小葱葱拌豆腐:刚开始跑步的时候,脚裸伤了一次差不多两个月才彻底恢复。还有就是第一次线下马拉松腿抽筋,确实难忘,自己平时跑也没有抽过筋,不知道是不是那天没有热身的关系,不过还是坚持跑完了。




@591_分享阳光:最难忘的一次跑马经历是在2016年,我跑了27.8公里,也是我最远的距离,天气热差晕过去了。现在想起来都怕。运动快乐,快乐运动,运动要量力而行,学会自我保护。


@Kinnel:有一次线下马拉松,脚部正有伤,半程下来发现水泡老大,回来后自己挑破,仍然坚持,最后脚底板一层厚茧,现在想想那时也太不注意了,不管怎么说,安全才是运动根本,愿跑友都没有伤痛,安全快乐运动!


@宁静致远-贾:大学毕业后好多年了才重新开始跑步,有一段时间每天坚持12公里多,都是不到1小时,然后发现足底疼,不知怎么回事,坚持跑,然后更疼。结果,就这样傻乎乎的把自己跑残了!严重的足底筋膜炎!幸亏后来认真查阅相关知识,耐心等待,积极恢复,用了2年才恢复。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科学跑步,体会身体发出的疼痛信号,做好预防和积极恢复!




@铭远a:对待跑步如热恋的时候得了髂径束综合症,下楼梯疼的想哭又想笑。周末和大家一起约跑,半道上无法忍受的挫骨的痛不得不放弃搭车回来。第二天独自再去挑战昨天未完成的计划,直到再次黯然伤神的搭车回来。身体一味的受伤对心理是极大的打击,合理训练和休整才能走的更远。


@等风来袭:伤病嘛我是常客,髂胫束2次这两年一年一次,足底筋膜炎在刚跑步时折磨我好久,幸亏痊愈了!右腿内侧副韧带拉伤,慢跑了快半年才好。谁说跑步简单易上手,里面门道大着呢,快来跟咕咚学跑步吧~


3. 谁也不知道,意外和明天谁先到来


晕厥——高温中暑、脱水晕倒、晕厥倒地等

猝死——心源性猝死、心率过快猝死等


跑马猝死,不管是在跑圈还是在社会上,都是一个及其敏感的话题。仅仅2017年,媒体报道的就有6起猝死事故。


2017年2月12日,2017港马,一位参加10公里跑的52岁女选手到终点前晕倒昏迷,被送往医院后抢救30个小时也未能挽回生命。


2017年5月29日,银川国际马拉松,跑者王某某在距离半程终点2.5公里处倒地,现场展开急救并迅速转运至医院救治,于5月30日上午8:10抢救无效死亡。




2017年6月10日,北京灵山100国际山地越野挑战赛一男性选手猝死。


2017年9月7日,一名40多岁的男子在朝阳公园6公里跑道处猝倒,抢救无效后死亡。


2017年11月5日,在新乡国际马拉松赛上,一名选手在2公里处倒地,虽经全力抢救仍然不幸离世。


2017年11月19日进行的2017重庆国际半程马拉松中,一位33岁的男性跑者在19公里处突然倒地,心脏骤停、呼吸停止,最终抢救无效身亡。


临床认为,运动时发生的猝死,绝大多数都是心脏原因。通常运动猝死的原因不外乎有两个:一是运动员患有潜在的心血管疾病;二是参加了超负荷的运动导致心肌缺血。




运动猝死一般定义为:有或无症状的运动员和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在运动中或运动后24小时内的意外死亡。强调猝死发生在运动中或运动后,而且患者从发病到死亡也就在几十秒、几分钟之内,这是运动猝死最重要的特征。


————


遇到这些伤病,应该怎么去处理?


腹痛


比赛中有时会突然出现腹痛,其原因一般来说是准备活动做得不充分,加上天气比较冷,开始跑时吸入了大量的冷空气,或起跑速度过快等出现的“岔气”现象。


一旦在比赛中出现腹痛现象,轻者可自己用大拇指顶住疼痛部位,适当减慢跑动速度,调整呼吸,即可得到缓解。如果疼痛剧烈,应退出比赛进入救护站处理。


抽筋


比赛中若出现小腿抽筋应马上减慢速度逐渐停下来,停靠在路边(不要停在路中心,以免阻挡其他参赛者发生意外)。伸直膝关节、勾足尖,按摩小腿肌肉,按摩的方法是:用拇指捏揉小腿肚子中央(即承山穴),可使抽筋部位得到缓解,按摩时不要用力过大、过猛。如不能缓解应进入救护站处理。


如何尽可能减少抽筋的风险?首先,在比赛中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维持身体电解质平衡;其次,可以在比赛中穿戴跑步压缩腿套,其可以促进血液回流、减少乳酸堆积、以及防止肌肉损伤出现抽筋等状况。



现价:199元 59元(多色可选)


膝部疼痛


造成膝部疼痛其中一个原因是,由于赛场主要是城市公路,路面比较硬,对膝盖的冲击比较大,且跑步时间较长,强度较大,容易造成膝盖损伤,引起膝盖疼痛。


以及比赛装备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跑鞋要依据体重以及脚型等多方面因素来选择。研究表明,穿专业跑鞋的人基本上比不穿的能少15%~25%的运动伤害。


咕咚智能跑鞋21kNC01,专为中长距离跑者设计,更适合亚洲人脚型,搭载智能芯片,让每一步都精准。




现价:699元 299元(男女款多色可选)


还有就是跑者自身肌力弱,或跑步的异常动作模式导致大腿外侧的髂胫束比较紧,长时间得不到放松也会造成膝盖疼痛。如果跑马时出现膝部疼痛,最好不要继续跑步,如果跑一定要慢,落地轻,步子小一点。


肌肉拉伤


肌肉拉伤多出现在大腿后侧的肌肉群上,还有就是容易出现在大腿内收肌、腰背肌、腹直肌、小腿三头肌和上臂肌。主要原因多半是:1.准备活动不足;2.日常训练水平不足,超出了肌肉所能承受的范围;3. 运动过量;4. 拉伸时,没有根据自身情况去进行,或是动作不当,造成肌肉过度收缩或被过度拉长。


比赛中如出现肌肉拉伤,应该第一时间保护受伤部位,一般应退出比赛,进入救护站进行治疗。


————


跑者如何才能尽量减少伤病的影响?


上半年3-6月,下半年9-11月都是比赛扎推的跑马季,跑马是充满乐趣的,但追逐比赛、频繁参赛可能就有比较大的问题了。因为背靠背的比赛会导致严重的疲劳,无论对于心脏,还是肌肉关节。


一般来说,建议大众跑者每年全马比赛参赛数量不超过2场,半马参赛数量不超过4场,全马比赛后至少休息3个月才能参加下一场马拉松,半马比赛后至少休息一个月才能参加下一次马拉松。




倘若休息不够,恢复时间不充足,那么,运动对心脏造成的急性可逆性微损伤则会堆积,最终导致心肌纤维化、心律失常等等。这就如同大强度跑步引发了膝盖细微损伤,通常都是可以修复的,而反复过量跑步,膝盖就容易出现修复不足和疲劳积累而引发劳损。


没有足够跑量,没有足够训练,耐力还没有得到锻炼就去跑马,会给心肺系统、肌肉骨骼系统带来很大压力。抽筋、撞墙、虚脱都是训练不足跑马者的常见表现。


对于大多数跑者而言,选择跑步、选择马拉松还是以强身健体为首要目标的。当你决定去参加马拉松比赛时,千万不要忘了自己跑步的初心,人身安全才是最为重要的。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告知删除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