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咚报告:超1亿中国跑者面临猝死风险!
健康时尚
.
咕咚跑步签名在路上
阅读 548666次

据《2017中国马拉松大数据分析报告》,2017年国内马拉松参赛人数达到了498万人,比2016年的280万增长了77.9%。随着马拉松热潮席卷全国,比赛中受伤甚至猝死的案例不断发生,仅2017年,据不完全统计,新闻报道的跑马猝死至少有8起,晕倒昏厥的至少有24起,受伤事件更是数不胜数。为了探究这一现象的原因,找出减少运动风险的措施,咕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次马拉松猝死风险调研,最终回收到13628份有效问卷。


报告发现,对科学运动知识了解不够或有误解、不做定时体检、不重视心脏健康等等原因,使得包括马拉松参赛者在内的3亿国内跑者中,有高达35%的人(总数约1亿500万)成为运动受伤及猝死高危人群。


1.png


(1)近5成马拉松跑者身体素质和经验不达标,藏巨大安全隐患


专家认为,参加马拉松比赛,应该至少拥有1年以上的持续跑步经验,确保身体机能可以经受马拉松的巨大挑战。


高达44.7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参加过马拉松。然而,这部分人当中,43.31%的人只有一年以下的跑步经验,2-3年跑龄的占了39.75%,排在第二位,拥有四年以上跑龄的只有12.99%。此外,有3.95%的人完全没有跑步经验,平常从不跑步健身,竟然也参加过马拉松。


2.png

 

一年以下跑步经验和无任何跑步经验的人群,合起来占据高达47%的比例,这些身体素质不达标的选手成为马拉松赛事中巨大的安全隐患。


国内例如北马、上马等知名赛事,会对选手过往成绩进行审查,以确保选手身体素质过关。但近几年来各地兴起举办马拉松的热潮,很多中小赛事主办方为了吸引选手,大大降低了参赛门槛和审查标准,某种程度上也助长了“只要会跑步就可以参加马拉松比赛”的错误认知。

 

(2)五成以上马拉松跑者从不参加赛前体检,误把跑马当健身


许多马拉松赛事主办方要求参赛者必须进行赛前体检。然而在调研中,有57.07%的参赛者承认自己从未按要求参加赛前体检,只有42.93%的人严格参照要求进行了体检。


据跑友透露,目前有很多选手通过PS修改姓名等方式伪造体检合格证明,在网络上可以轻易搜索到诸多此类的“求助帖”和“经验交流贴”,多数人表示这么做的原因仅仅是嫌麻烦。


而关于参加马拉松的目的,88.79%的人表示是为了强身健体,8.28%是陪同朋友或熟人参赛,8.79%跟风参赛为了增加社交谈资,15.8%的人则表示只是心血来潮想体验一下。

 

3.png 

由此可见,许多跑者误解了马拉松比赛的意义,低估了比赛的难度。马拉松比赛的本质是竞赛,而非提升身体素质的健身运动。它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是极大的考验,并伴随着疼痛、伤病等风险,并不适合每一个人。如果没有丰富的经验贸然参赛,很可能对身体造成难以逆转的损耗或伤病。

 

(3)5成跑者不做定时体检,3成跑者曾遭遇心脏不适而未就医


不仅马拉松赛事中存在选手身体素质不达标、体检蒙混过关等隐患,本次调研在对大众运动爱好者进行访谈时,也发现,高达55.3%的跑步者很少甚至从未参加过体检。而他们的身体状况,尤其是与猝死有直接关联的心脏状况,非常令人担忧。

 

4.png

 

调研发现,3成受访者曾在跑步中遇到过胸痛胸闷、头晕目眩、呼吸急促、心跳异常等症状中的至少一种,却只认为是运动疲劳而未及时体检或就医。


5.png


而上述症状都能或多或少反应心脏的健康状况。例如胸痛极可能是心脏病突发的前兆;运动时头晕不止,并伴随多汗、意识不清,有可能是神经系统、血压、或者心脏瓣膜类疾病;突发的呼吸急促也有可能是心力衰竭、哮喘或心脏疾病所致;心跳异常,一般是心律不齐的症状,也可能是房颤。医生建议,遇到上述症状,都应该立即停止运动,及时就医。

 

(4)近一半跑者对安全运动常识缺乏了解,急需科普心率知识


在调研“造成运动受伤的原因有哪些”这道多选题时,我们设置了4个非常明显的选项,包括不做热身拉伸、运动姿势不正确、有心血管疾病、运动强度超标等,然而,这些选项的选中率从50%-75%不等,说明仍有25%-50%的跑者对安全运动常识并未形成全面的认识。

 

6.png 

其次,在选择最能影响运动效果的因素这一问题中,选择正确选项“心率”的人只占38.71%,20.18%的人选择了运动时长,还有4.45%的人相信出汗量决定着运动是否有效,选择配速(跑完1公里所需要的时间)的人也不少,排第三,占了总数的18.47%。

 

7.png 

忽略自身心脏承受能力,盲目追求速度,也是许多马拉松跑友非常容易犯的禁忌。调研中,近一成(9.52%)的跑者选择在临近终点时全力加速冲刺,这个习惯在马拉松比赛中具有一定的危险。纵观近四年的马拉松猝死悲剧,22例中有15例都是在距离终点四公里左右的地方发生。

 

(5)9成人知晓猝死与心脏有关,只有5%跑者佩戴心率监测设备


92.08%的受访者认为运动猝死的是由心脏超负荷引起,但是实际生活中人们对心率变化却并没有那么重视,只有5%的运动者会使用心率监测设备观察自己的心跳情况。


而根据美国Running USA组织发布的《2017全美跑者调查报告》显示,18%的美国运动者会佩戴心率监测设备。与之相比,心率设备在中国的普及率不及美国的三分之一。


在国内,高达60.6%的人不知道如何计算自己的极限心率,近5成跑友单纯靠身体感觉心率变化,30.52%的人表示除非心脏特别不舒服,否则不会刻意去关注,16.23%的人从来不会关注心率。

 

8.png 

(6)心率设备售价过高、使用不便,是阻碍其普及的主要原因

 

国内运动者为何不使用专业设备监测心率,我们也调研了相关问题。其中,心率设备售价过高和使用不便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二位。


如果不考虑心率设备的价格,近五成(45.84%)受访者最想使用心率耳机,不但佩戴方便,而且兼顾心率监测和运动听歌的需求。想要使用心率手表的人也占了35.63%。选择心率带的人数比例最低,只有5.64%,这也跟心率带佩戴不便、不舒适有很大关系。

 

9.png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推动“全民健身”的号召下,我国运动人群无论在数量、时长、年龄多样性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缺乏正确的运动知识,盲目运动就会对运动者个人和社会带来隐患甚至是悲剧——运动受伤、猝死,时常见诸报端,令人惋惜。


随着北京冬奥会的临近,相信全国上下的运动热潮将会更加高涨。咕咚此时发布这份报告,目的就在于引起社会各界对科学运动、安全运动的关注以及对马拉松赛事的理性认知。只有安全的运动,才是可持续的;也只有遵循科学的运动方法,才能走出低效运动的雷区,让更多的人爱上运动,拥有健康的身体。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