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一直快不起来? 原因在这
跑步训练
.
咕咚跑步签名在路上
阅读 58724次


配速,一直以来都是众多跑者非常关心的问题。因为,配速是一个人跑步效率的直接体现。但很多人也发现,在经历了一段时间之后,自己会进入配速瓶颈期。

 

小编发现,当你的配速低于这个瓶颈,可以跑得非常舒适。但是一旦超过这个速度瓶颈,即便每公里只加快10多秒,也会感觉力不从心,乳酸堆积、肺部烧灼感、心跳剧烈,让你不得不降回原来的配速。

 

其实,瓶颈是运动训练中正常的现象,而且水平越高瓶颈越明显。当你遇到这种瓶颈时,怎样才能提高配速呢?今天小编请到了跑步达人小樱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吧~


小樱是一个热爱运动热爱跑步的萌妹子,丰富的跑步经验,让她对于跑步有了更多的见解和想法。

 


跑步配速,会受哪些因素影响?

 

小编:小樱,跑步配速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小樱:我们都知道,步频和步幅是决定配速的最基本因素,二者的节奏决定着跑步的速度。其实,对于初跑者,我建议从小步高频开始稳妥的提高配速,增加落地的次数,可以减少每次落地的压力,然后再逐渐增大步幅,就会越跑越快噢。

 


跑量是提高配速的基础。跑量积累到一定的程度,跑步能力就会从量变到质变。如果没有一定跑量作基础,单纯的想要提高每公里的速度,会存在速度提高后很快便疲劳不能长时间坚持、速度忽快忽慢等问题。最终也会导致跑步距离严重缩短、耗时增加等情况。

 

除此之外,呼吸也是限制步频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过快的步频会扰乱呼吸,打乱自己的节奏。跑步的重中之重就是节奏:心跳的节奏、呼吸的节奏、摆臂的节奏、迈腿的节奏等。

 

想提高配速,应该怎么训练?

 

小编:你可以给跑友们建议一下,怎么训练才能提高配速吗?


小樱:好的,一般我们通过针对性地训练,可以有效地刺激身体,提升身体耐受乳酸的能力,同时也能促进身体有氧能力的提升。但要保证的是,训练要在足够的的乳酸水平下、运动强度也要足够高。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乳酸阈训练和间歇训练两种方法。


小编:哦?听上去好像很厉害的样子,快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两种训练方法吧。

 

小樱:好的,乳酸阈训练法就是将训练强度维持在乳酸适应区间,特别是无氧阈值附近的训练之后,有氧耐力水平出现显著提高。这种“乳酸阈训练法”逐渐成为耐力训练的经典方法。

 

乳酸阈训练属于有氧训练的一种,但是强度比大部分的有氧训练要高一些,已经接近“有氧、无氧混合”训练,也是很多高水平马拉松运动员提高有氧耐力的常见手段。

 

需要注意的是,像精英运动员的耐乳酸能力较强,乳酸阈强度下可以维持1小时以上,甚至2小时以上,也就是以乳酸阈强度跑完全马。但是普通跑友可能维持30-40分钟就掉速了。所以普通跑友的乳酸阈训练比例建议占到总量的25%-30%即可,最多不超过40%。



小编:那间歇训练具体是怎么练的呢?

 

小樱:间歇训练是一种在不完全恢复的状态下多次高强度练习的方法。其特点是中短距离,一般在400米~2000米之间、或者更长距离。此外,间歇训练以多组数和高密度进行,6~8组或更多,间歇时间控制在2分30秒~3分钟左右;同时,也要保证高强度运动,接近自己最大摄氧率。

 

间歇跑时,乳酸大量产生,也会大量消除,促进提高了乳酸消除、再利用的能力,也就提高了乳酸阈。间歇跑对心肺功能等各方面身体机能要求很高。所以,水平较低的入门跑友不建议尝试。也建议大部分业余跑友间歇跑的次数不宜过多,更重要的是要注重质量。

 

进行间歇跑时一定要注意控制运动强度,最多不超过90%。先完成运动量再去追求强度,针对马拉松项目训练时,更多时候采用2000米以上的段落。

 

虽然高强度训练可提高乳酸阈,但中低强度有氧训练的作用也不可小视。就业余跑友来说,大量的中低强度有氧训练是提高有氧能力最安全、最直接的方式,也是高强度训练的基础。

 

结语

 

小樱:其实,配速控制能力是一种节奏的养成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刚入门的跑者只要持续地进行低强度的慢跑,通常都会明显感受到体能不断提升。但如果我们还想要更进一步的突破,除了慢跑训练之外,还需要接受强度更高的训练噢。

 

通过中低强度有氧训练来提高有氧耐力后,你的乳酸“门槛”自然也会有明显提升。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些高强度的乳酸阈训练、间歇训练,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好了,今天的讲解就到这儿啦,欢迎大家来微信上和我交流。


添加微信,回复抽奖,即可参与价值百元的Jaybird 充电宝的抽奖活动噢,好礼等你带回家!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