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跑真的会影响睡眠吗?
因为工作等关系,很多小伙伴都喜欢夜跑。的确,跑步后适度的疲劳感可以令你的睡眠更具质量,而足够有效的睡眠也能让你的身体在运动后获得更好的休养。相反,如果跑步安排存在问题,不仅无法增加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还会引发健康“副作用”:不但跑者身体无法恢复,还会加重睡眠问题。
那么,如何避免夜跑给睡眠带来不好的影响呢?
1.强度不要太大
夜跑的目的是为了能有一个好的睡眠,所以我们切记要拒绝大强度。夜跑一般都是在晚饭后进行,吃完饭至少一小时后才能开始夜跑,如果时间过长,再加上跑步前后的热身、冷身、洗澡的时间,会直接影响入睡的时间,这就很尴尬了。而且夜跑强度太大,容易释放皮质醇和肾上腺素,令饥饿感出现影响睡眠。所以,夜跑的持续时间我们要懂得合理支配,最好是控制在一小时之内,以微微出汗,能轻松完成作为强度标准,不要过于给自己太大压力。一般来说,跑步5分钟后心率不超过120次/分,10分钟后不超过100次/分。而对于不用心率带的跑友来说,还有个简单有效的方法:能一边跑步能一边自如地说出一句话,则说明强度尚可。
2. 次数不宜太多
多长时间是夜跑的最好时间呢?无盐祖的建议是一般每周2-3次即可,不管有没有安排夜跑计划,最好每晚都在同一个时间睡觉。让人体建立起一个有规律的生物钟,是健康生活的基础。而且这样也会给各位的跑者的健康一个很好的心理安慰。不要试图用周末补觉来弥补欠下的睡眠时间,这样反而会扰乱睡眠时间,因为生物钟不分工作日和休息日。没有规律的作息,跑步后的身体恢复效果会大打折扣。
3. 时间不宜太晚
跑步,或多或少都会给人体带去亢奋,刺激人体血液循环加快,也会让我们的交感神经变得更加活跃。所以,骚年建议大家一定要提早一点开跑,这样会让我们跑完步后尽快的进入冷静的状态,从而更好的入眠。这样就不会影响我们的跑步了。
此外,如果是周末或者假期的话,建议把夜跑安排在下午五点到七点之间。因为一般来说,一天中空气质量最好时间为下午五点前后。
4.不要为了跑步牺牲睡眠
千万不要因为跑步,错过自己的睡眠时间,规律的睡眠比深夜执行跑步计划更容易提升成绩,带来健康。如果你某天因为跑步而早起,那么晚上也应该更早入睡。跑步可以再补,睡眠错过就会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良好的睡眠也是我们跑步计划的一部分,牺牲睡眠时间去执行跑步计划会影响我们之后更好的训练计划,往往会得不偿失。
缺乏睡眠会让你注意力不集中、更容易受伤,疲劳感的堆积使人免疫力下降,身体难以恢复到正常状态。而充足的睡眠则会让身体恢复得更好。如果早上起床太早,可以安排一个15-30分钟的午睡, 这对身体有很好的恢复作用,利于你安排跑步,午睡过后的下午也会让你倍感轻松自在,工作效率更高。
5.下午慎食咖啡因
每天早晨一杯咖啡还算不错的习惯,但是在下午喝一瓶红牛或者含咖啡因的饮料会让你晚上难以入睡,或许会影响你的跑步表现。所以不要在下午两点之后喝含咖啡因的饮料,咖啡因可以留在你体内长达14小时。
6.注意夜跑后的恢复
夜跑后,不要立马选择休息,因为刚刚跑完不做任何整理恢复动作都是有害于身体的,不仅跑步白跑了,而且还会给身体带去其他健康损失。所以,夜跑完先要选择做一些拉伸恢复动作和补充水分,然后洗一个热水澡。当然,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选择泡一个热水脚,这样会让身体放松,平稳兴奋的情绪,有助于尽快入睡。
另外,保持卧室清爽、安静和遮光有效,以及相对舒适的温度,会让人有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在跑完步后,临睡前也尽量不要使用电视、电脑和手机,因为这样会让人神经系统更加兴奋,难以入睡。
夏季睡眠差,3招助你睡好觉
盛夏来袭,睡眠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晚上睡不好觉,白天自然就会精力差、脾气暴躁,站在扑面而来的热浪里,什么都还没做便感觉整个身体都被掏空…在这个体力和精力急剧消耗的季节里,怎样才能摆脱随天气而来的焦躁不安,好好睡上一觉呢?
夜间舒缓助眠,3式训练,跟着教练@MIX胡先生 一起在炎炎夏(戳↓)日(视↓)睡(频↓)个(打↓)好(卡↓)觉!
【温馨提示】
1、训练前进行热身,减少运动伤害,让身体处于放松状态;
2、训练后进行对应部位拉伸,可有效缓解疼痛;
3、无法完成相应次数时不要勉强,适当休息;
4、老年人、孕妇、残疾人有心脑疾病及功能障碍者不宜参加。
睡眠这件小事并不小,千万不要因为白天忙于工作没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熬夜,这样会让你的睡眠质量大打折扣!好的睡眠是可以让你一直健康美下去的重要条件。睡前做做舒缓拉伸,听听安神曲,手机能扔多远就扔多远吧,让我们一起在夏日收获幸福感爆棚的好睡眠!
养成好习惯,睡觉也能减脂
想知道如何在梦中也能减肥吗?快来get下面11种改善睡眠质量的方法,重启体内的燃脂基因!
1. 按时睡觉,按时起床
即使在周末,每天入睡和起床的时间都应该尽量保持一致。来自杨百翰大学的研究表明,每天在同一时间段起床的受试者更容易变瘦。即使每天起床时间相差两小时,都会增加心脏病和癌症的发病率。而缺乏睡眠会让人更加饥饿,每减少1小时的睡眠时间,第二天就会多摄入200卡路里的热量。
2. 养成规律锻炼的好习惯
规律锻炼可以改善睡眠质量。美国的研究人员对3000名成年人(15~85岁)进行了相关调查后发现,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锻炼,可以有效改善睡眠质量(幅度高达65%)。
而锻炼时间过晚会影响睡眠。30分钟的有氧训练可以使体温持续升高4小时左右,所以为了保证良好的睡眠,尽量不要在睡前2~3小时进行锻炼。
3. 睡前4~6小时不要使用含咖啡因产品
咖啡因会影响深度睡眠过程,减少深度睡眠时间,降低睡眠质量。
4. 睡前3小时不要饮酒
酒精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可以让你更快入睡,并且在1~2个小时内处于较深的睡眠状态,但是这种状态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在1~2个小时后,酒精反而会引起睡眠障碍。
5. 睡前来杯蛋白粉
睡前来杯高蛋白饮料(如蛋白粉)可以为人体提供充足的左旋色氨酸,促进褪黑素和血清素的分泌。(褪黑素和血清素具有改善睡眠、增强睡意的作用)此外,睡前30~60分钟饮用一杯150卡路里的高蛋白饮料,还能调节血压、提高第二天清晨的新陈代谢,促进脂肪燃烧。
6. 睡前1小时进行淋浴
淋浴(或洗澡)会使体温小幅度提升。当你走出浴室后,身体会开始冷却,这种体温变化会增强睡意。
7. 关闭卧室所有光源
降低卧室的光线强度,可以防止蓝光进入。 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让你变得更加清醒。从现在开始,关闭所有光源,换上深色窗帘。
8. 保持良好的卧室温度
卧室温度过高不利于睡眠,卧室的温度应该比家中其他区域的温度稍低。据《纽约时报》,最佳的睡眠温度应为16~20℃。相比 24℃的睡眠温度,当睡眠温度降至19℃时,人体的胰岛素敏感度将会提高,加快脂肪的燃烧速率。
9. 选择合适的时间打盹儿
打盹儿可以增强大脑的敏锐性,补充睡眠。最佳的打盹儿时段为下午2~5点,在此时段打盹儿半小时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10. 睡前15分钟放松肌肉
从脚趾开始,先绷紧肌肉然后放松,有助于增强睡意,提高睡眠质量。
11. 睡眠限制
睡眠限制可以有效治疗失眠。将每天在床上的时间限制在6~8小时内,可以打破混乱的睡眠模式,治疗失眠。最好是确保每天同一时间上床和起床(离开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