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出来不怕大家笑话,内地所有的省份除了安徽,我全都去过了,但是香港我还是第一次去。这次去香港马拉松,翻出五年前办的纸质港澳通行证,一看时间都已经过期,不由得感叹,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我有一个强迫症的梦想,就是争取能够把全国每个省份的马拉松都跑一次。在这样的思路指导下,以往不少马拉松,我明知道将会办得极烂,依然义无反顾地报名参赛。
顺便说一句:为了完成我的这个梦想,请西藏拉萨和青海西宁赶紧行动起来,谢谢,我没有高原反应,海拔5000米以下我都能完赛的。
01
跑香港马拉松半个月之前的厦门马拉松,我因为自己作死,在暴雨中把双脚都磨了俩血洞(详情戳:这是一篇读起来很痛的厦门马拉松赛记,怕痛的朋友别点开)。所以这次港马,我根本就没有什么成绩需求,纯粹就是为了完成一个心愿而已。
香港马拉松出了名的难跑,坡多、隧道多,而且很多地方路是倾斜的,对于我这样一个伤残人士来说,几乎就是一场虐人之旅。如果说一定要达到一个什么成绩的话,就是EQ。
跑过港马才知道,陈冠希的跑步实力的确够强
这是一句马拉松圈的黑话,来源于波士顿马拉松的参赛资格BQ(Boston Qualification)。2012年,香港著名的艺人陈冠希(英文名Edison)在香港马拉松跑出了3小时55分的成绩,简直就是惊若天人。
所以,大家就创造了一个新的名词:Edison Qualification,简称EQ,也就是3小时55分。
02
我在重庆朋友的指导下办好了港澳通行证换好了港币,在深圳朋友的帮助下完成了过关手续,在北京朋友的带领下游览了香港的部分景点。
请原谅第一次去香港的人喜欢拍照的冲动
从这句表述大家就能看出来,我这人有比较严重的依赖症。
所以问题来了。香港马拉松是分枪出发,全马一共分三批出发,分别是6点10分的挑战组、6点35分的马拉松1组、7点钟的马拉松二组。
我拿到的号码是A6418,是6点35分起跑的这一组。不管是重庆的朋友还是深圳的朋友还是北京的朋友,都没有和我一个组参赛的,所以我只能孤零零地一个人去起点。
起点在佐敦和尖沙咀地铁站之间的九龙公园门口,早上5点50分,我存好了包,在马路边上做拉伸。
马路上已经人山人海,我站的位置距离起点大约有100多米。
我心里隐隐有些疑惑,担心自己站错了组别,所以特别强迫症地四处看人家胸前的号码布。
有挑战组的,有A组的,也有B组的。
这是我的第三十一场全马,我自作聪明地想:嗯,这里是热身区,前面肯定有检录处……
03
六点钟左右,人群突然开始向前移动,我站在马路上也跟着人群向前走,心里还在想,你看人家香港人就是效率高,不愧是国际大都市啊,排个队都要提前半小时。
走着走着我就觉得不对劲了,渲染气氛的DJ在热情洋溢地喊着话,我用黄家驹和陈奕迅教的粤语听力仔细听了一阵,大部分是口水话,其中有两个词特别清晰,一个是“群马(全马)”,另一个是“tiu 紧(挑战)”。
我顿时就蒙圈了,我弄不清这个“挑战”是“挑战组出发”、还是请大家“挑战自我”的意思,我想,这就比较尴尬了,我已经被裹挟到队伍中间,我现在想要退回起点都不太可能了,我连中间的绿化带都错过了,想要蹲绿化带里等着都不太现实了。
果然,人群开始朝着拱门出发,6点12分的时候,我顺利地踏出了拱门,正式开始了比赛。
我仓促到了什么程度呢?
我的手表需要提前打开定位功能,我是出拱门的时候才按表,大约是跑出了50米之后,手表才搜索到卫星信号开始工作。
我每次赛前必发的朋友圈,也没来得及。以至于赛后看到晨钟的质疑朋友圈,我才知道,他特么对我居然是真心的……
我要跟他保持距离了!
04
既然香港马拉松的底线是EQ,所以我根本就没有跑成绩的打算,再加上担心脚底还结着痂的伤口破裂,所以混过了人潮汹涌根本跑不开的第一公里之后,基本上都是以530左右的配速慢跑。
边跑一边看着身边人的号码,尤其是折返的时候,看着对面选手胸前的号码布,不断提醒自己自己和其他人的格格不入。所以每次经过工作人员,我都特意跑到他们面前,亮出自己的号码布。
虽然全程都没有人叫住我指出我的违规行为,但是我一直都在惴惴不安地奔跑着,从开始到结束冲线,这种心情从未消退。
中途也碰到了一两个跟我一样挂着6点35起跑组别号码布的选手,这让我心里稍微安慰了一点,我总算不是唯一一个了,好歹有个照应,虽然我们之间并没有照应。
为了保护我右脚的伤口,我特地穿了一双磨合了50公里的新鞋,放弃了鞋底又薄又硬的虎走。
事实证明,我这个做法优劣参半。
好处是我右脚的伤口从头到尾都没破过。港马的道路有几公里是倾斜的,左边高右边低,也就是说,跑起来右脚要比左脚承受的冲击更大,即便是在这样的道路上奔跑,我的伤口也没破,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坏处是左脚系鞋带的地方一直磨着脚面,痛得钻心,中途有四次停下来脱鞋处理。完赛之后发现脚面上一大片淤青,还好没破皮。今天早上起来,左脚已经肿得跟馒头一样——说实话,我的脚已经好多年没这么丰腴过了。
05
港马的赛道号称是亚洲最虐,跑过之后才知道,的确不是瞎掰的。
前五公里,道路狭窄,路面不平,加上天色昏暗(怪我提前25分钟出发了),看见好几位跑友摔倒,三公里到五公里这一段,连续折返,想要提速基本上不太可能。
五公里开始,连续的缓慢上坡,直到跑上昂船洲大桥,好在这时候刚刚开始起跑,大家的体能还算比较充足,没见着有跑崩的选手出现。不过这时候如果不控制好体能分配,接下来的日子就难熬了。
昂船洲大桥一过,就是南湾隧道,其他的都还好说,就是从桥面海风吹拂的环境切换到隧道里,气温突然升高,我明显感觉到头上和背上的汗水瞬间冒出来,顺着裤子往下滴。
隧道一出又是一个缓坡,上汀九桥,然后折返回来进长青隧道,这一段算是我跑得最轻松的一段,在隧道里都坚持的500配速,然后报应就来了。
我说的报应就是接下来这一段既没有大桥也没有隧道的路程,本来是挺好冲成绩的,我都做好了提速的准备了,但是这时候就开始感觉到左脚的疼痛了,后来根本坚持不了,只能到隔离带紧急处理,简直是心如死灰,已经有退赛的冲动了。
最痛苦的一段是35公里以后的西区海底隧道,隧道里密不透风,跟半马选手汇合之后人潮汹涌,根本跑不起来,而且跑出隧道之后又是一个超级陡峭的斜坡,再加上我的左脚疼得钻心,所以这一段一直是走走停停,放飞自我。
出了隧道之后,沿着上环、中环、湾仔、铜锣湾,晃晃悠悠地来到终点维多利亚公园,3小时54分完赛,正好比陈冠希老师快1分钟。
组委会不会把我的完赛奖牌收回去吧…
直到冲线的那一刹那,我还在想,这次可能真的没成绩了。然后今天一查,果然没成绩。
6417和6419之间,没有我的6418
也不知道我这个香港马拉松,算是跑了还是没跑,真丢人。看来,只有今后再去卷土重来了…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不代表咕咚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