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你开始进行日常运动,你的日常饮食习惯需要根据运动目标进行修改。优化之后的饮食习惯会让你在锻炼的时候感觉更好,可以有效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伤病情况发生。下面是跑步者们饮食的6条规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时间太急,别吃东西
先不要着急列出自己的运动菜单,饮食需要根据你的计划进行定制。很多人在锻炼之前吃的东西,根本没有给自己的消化系统留下充足的时间,这种状态下的运动很容易导致肠胃不适。尤其是晨练的时候,此类状态经常发生。
如果你计划一个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之后去简单运动运动,那么不补充食物和饮料也不会对你的身体,造成太大的伤害。如果强度更高的话,就要尽量保证充足的水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运动时间很长的话,不吃东西会很快让你感到疲劳。
2、运动饮食,简单就好
最完美的运动饮食是什么?不是什么高精尖的新奇玩意,也不是什么风格迥异的异域美食,而是你平日里最熟悉的食物!不要轻易地挑战自己的肠胃,给它们最熟悉的味道,这样才会保证你在关键时候不会跑肚窜稀。如果你能够选择低脂肪、低纤维、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那就太棒了。
3、吃得好不如吃得巧
锻炼的时候,你希望食物能够供给源源不断的能量,又不希望它们在胃里翻江倒海。理论上,吃得越多,消化需要的时间也就越多。虽然每个人的体质都是不同的,但大体上我们还是可以划定个明确的标准。
给自己肠胃至少留30分钟的消化时间,你的肚子才能在运动期间相安无事。在锻炼之后的20分钟里,补充富含蛋白质的零食,可以帮助肌肉修复,碳水化合物能够帮助你补充能量储备。如果你不仅能吃得好,还吃得巧,你就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恢复状态,投入到下一次的锻炼当中。
4、记得喝水
补充水分是健康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环。不仅仅针对运动,几乎所有涉及养生的媒体,都会在喝水的问题上高谈阔论。水分对于运动人群来说有什么用呢?体液可以调节体温,可以带走你体内的废物,可以确保关节得到充分的润滑,可以帮助排除受损的细胞。适当的水分还可以帮助你控制食欲,这一点非常重要,大脑很容易将口渴误解成饥饿。
虽然没有统一的水分摄入量标准,但有一个经验之谈是:每天需要的水量(盎司)是体重(磅)的一半:如150磅(136斤)体重的人,每天需要喝75盎司(2.1千克)的水。水果和蔬菜也能帮助你补充水分,其中的抗氧化剂还可以帮助你提升免疫力,帮助肌肉恢复。
5、膳食要平衡
最合理的膳食搭配由55%的碳水化合物,25%的蛋白质,15%到20%的不饱和脂肪组成。不过你也没有必要带个计算器,只要你多多了解食物的营养构成就好。
6、把垃圾食品扔掉
你的健康生活不需要那些高糖、高脂肪的垃圾食品,多把冰箱里塞满水果和蔬菜。定期整理一下自己的厨房,果断地扔掉那些脂肪恶魔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