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识过了长安街边“尿红墙”的荒唐景象,
见识过了起跑线上接踵踩踏的死亡惨剧,
见识过了食物补给站的“鱼龙混杂”,
选手作弊、奖金风波...........
在我国各城市的马拉松赛事中时有上演。
掰开了说,谁都明白,规则也好,礼仪也罢,无非都是建立在一个普世的道德标准之上,即便没有明文规定,也有社会价值观的规范。跑步也一样,需要跑者达成一个“跑步礼仪”的共识。
马拉松赛场上的“普世价值”并不囿于单一定向的行为准则,相反,它能在42.195公里中,赋予跑友们最大限度的自由。那么,“跑步礼仪”该如何注意呢?
杜绝随地乱扔垃圾
比赛中常常出现选手随地乱扔垃圾的情况。比赛结束之后,大家喝完的纸杯、水瓶,用完的降温海绵,甚至是香蕉皮,满地全是。现场遗留垃圾的清理工作也给相关部门增添了不少的困难。跑步圣经建议大家,文明跑步首先应从杜绝乱丢垃圾做起,同时也提醒赛事举办单位要在赛道沿途多摆放一些垃圾桶垃圾车等,为跑友们提供一些方便。
听音乐不外放 不随地吐口水
有人跑步不听音乐,但也有很多跑友离不开音乐的陪伴。如果跑步听音乐建议不要外放影响到别人;同时跑步时想吐口水最好吐到随身带的纸巾上,尤其不要不小心吐到后面跑友的身上。
尊重慢速跑者 礼貌的超车
每个人面对跑步的心态与策略不同,配速更是会差别很大。想超越前面跑者时忌讳紧贴人家身边擦身而过,需要给彼此有足够空间。如果在安静的野外环境跑步要超越他人时,不妨在后面一段距离就出点声音,善意的提醒,让前面的人有预备。
不可突然蹲下或停下
在跑步过程中如果有不适或突发状况,千万不可突然停止或蹲下,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因为你身后的跑者可能闪避不及便撞上你。最好的方法就是慢慢移动到跑道两侧之后,再逐渐停下来。
男性跑友不赤膊,女性跑步时打扮请不影响他人
基于对女性的尊重,也基于男女平等观念,请爱赤膊的男跑者穿起衣服来,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女性跑友打扮得体就好,基于夜跑安全考虑也建议这样做。
跑团组织要展现风度
跑步团体一群人跑在一起,行进到一半时就随性地在路上拍起团体照来了,不管别人,把跑道都堵住,造成后面的人不便。跑团也不建议大声呼喊口号,如果马路跑步时注意遵守交通规则。
减速经过补水站
每场马拉松,补水站可能都是最拥挤的地方。所以,即将经过补水站时,务必减速,与志愿者们表达谢意后小心取水,注意不要让水溅到自己或他人的身上。因为如果补给用水不小心溅入脚部,则脚部与袜子摩擦会加剧,容易导致水泡。
与附近跑友们保持安全距离
不宜跟在别人后面跑,假设两人速度差不多,也应该保持安全距离,让前面跑者不会感到后面有压力。尤其男性跑者不要跟在陌生女性跑友的身后一声不响的跑步。
不并排跑,把内侧跑道让给快速跑者
许多跑者喜欢肩并肩跑步,但若多人并肩跑于操场时,则会阻碍后方跑者的路线。同时速度越慢的跑者或者快走的朋友,应该使用外道,让速度快的跑者跑内道,这也是运动安全的考虑。
对每一位志愿者心存感激
每一场路跑比赛都是无数人辛勤付出的结果,有主办方的精心安排,警察的耐心维持,还有义工们和医务人员辛勤付出。没有这些人,比赛不会取得成功,请不要吝啬地说一声,“谢谢”。
发乎情,止乎礼。马拉松赛事也是一个小社会,总而言之,作为一个群众性活动的参与者,就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而影响了他人。当自我约束先于指责他人是,我们才能在奔跑中自由的撒野,收获更多跑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