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本文作者:英俊的@龅牙赵(个人公众号:龅牙赵)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就分享至运动圈或朋友圈吧~
01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厦门马拉松,第一次是2016年,18公里开始抽筋,一直生不如死地抽到终点,最后以5小时09分的成绩收场,可以说是死得非常的难看了。
对于我这样执拗的人来说,这次再报名厦门,内心深处充满着狭隘的复仇观。
但是还没出发的时候,我就隐隐感觉到,2018年1月7日,厦门马拉松和龅牙赵,指不定谁要复仇谁。因为我赛前查天气预报的时候,发现厦马比赛日要下雨。
但是后来我才知道,居然是人工……降雨
我不死心,换了两三个天气预报查询平台,得到的结果只是“中雨”、“大雨”、“暴雨”的区别。我虽然没有学过气象专业知识,分不清这三种雨的具体区别,但是我还是明白:肯定是要下雨的,而且不是小雨!
我不是没跑过雨战,去年的无锡和广安都是雨战,我还都PB了,所以我怀抱着巨大的侥幸心理,在沈乌贼的撺掇下,带了一双亚瑟士虎走去厦门。
是的,就是那个挂在墙上的沈乌贼!
厦马博览会i运动展台,我和黛吾颜黛姐姐一起跟墙上的沈乌贼打招呼
我想,反正鞋子都要打湿,不如穿一双轻点的。
02
临行前的头一天,看着厦门的天气预报,查询了退票规则,颇心疼大几百的机票钱,终于心情复杂地登上了去厦门的飞机。
一落地,淅沥沥的雨就像广告牌上写的那样,给了我一个厦马威。晚上我们几个朋友去普陀寺旁边吃饭,天跟漏了一样哗哗往下倒水。
我信誓旦旦地跟我朋友说:如果明天早上,雨还是这么大,我就不跑了,否则我的脚肯定会破的。
朋友点了点头,我知道他不相信我,所以我决定用行动证明给他看。
第二天早上五点钟一起来,打开窗户,雨果然还是昨天晚上那么大,下了一夜的雨根本就没消停过。
我近乎绝望地把手伸出窗户,收回来看着手上斑斑点点的雨水,终于做了一个作死的决定:来都来了……
于是抓紧时间吃早饭,做好各种准备工作,打着雨伞朝起点走去。
还没起跑,鞋就湿了,然后我就作死把鞋带系了个死扣
走在路上的感觉,怎么说呢,一百米湿脚,二百米湿身,三百米失温……
03
到了起点检录,趾高气扬地走进了第一枪出发的A区。
很多人都赞扬厦马开内地马拉松先河的分枪起跑,我也觉得挺好,但是我觉得厦马做得更好的一点就是,让那些喜欢扛着旗子、吊着非官方气球的选手,统统到C区去出发。喜欢跑成绩的到前面专心跑成绩,喜欢玩儿的到后面专心去玩儿。
你都不知道,赛道上那些迎风招展的旗子扫到你的脸上和挡在你的面前,是多么让人厌恶的一件事儿。
雨稍微小了一点点,国歌唱完,发令枪响,大家乌泱泱地冲出起点。还没跑出会展路辅路,就遇到一个大水坑,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就踏了进去,任由水花四溅,鞋里冰凉刺骨。
人呐,只要已经湿足了,就什么也不在乎了。
但是乐观情绪并没持续多久,刚刚跑过“一国两制 统一中国”的牌子,雨又开始哗哗地下了起来,简直就是“冷冷的冰雨在脸上胡乱地拍”。
上一张湿身照,感觉可以去找宝马要一辆车了
雨势在我跑到演武大桥的时候,几乎达到了顶峰,我甚至能听见雨水落在我大腿上噼噼啪啪的声音。
我开始担心我的脚了。
04
我已经感觉到脚底的袜子和鞋底开始错位。虎走的鞋底很薄、很硬,没什么保护功能,我预感到我担心的事情即将发生。
到十九公里的时候,我清楚地意识到,左脚的脚掌磨出了一个水泡。迫不得已开始降速,本能地把身体的中心往右边倾斜,尽可能用右脚发力。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策略,因为两公里以后,也就是刚过半马,右脚的脚掌也磨出了一个水泡。
我跑完半马的时间是计划中的1小时42分钟,然后就开始全线崩溃,兵败如山倒。我清楚地感觉到脚底的水泡随着每一步的挤压在慢慢扩大,每一步都像踩在火炭上那么痛苦。
为了减轻痛苦,我甚至特意跑到水深的地方,让地上的雨水浸透跑鞋和袜子,给双脚降温。
正在这时候,伟大的C区选手晨钟在马路对面中气十足地叫了一声“老龅”,我心想你好死不死的这时候叫我,真丢人,假装没听见吧。谁知道他还不死心,又喊了声“龅牙”,迫于无奈,我只好挥手打了一个招呼,假装很优雅地赶紧跑开。
晨钟明显不如我优雅,图片还是他自己提供的
经过一个医疗点的时候,我曾经想过让医生帮忙把水泡刺破,但是我低头看了看我的脚,赛前我担心鞋带松开,特地系了一个死扣,还把剩下的鞋带绞在一起掖进了脚面的鞋带里。
我不知道我说清楚没有,反正就是特别复杂,要解开恐怕得花个几分钟的样子,我没舍得浪费这点时间,所以我决定用自己的方法来搞定这一切。
05
这个方法就是把水泡踩破,我开始重新加速,加大双脚落地的力度。在第二十七公里的时候,左脚的水泡“噗”的一声破裂,一阵钻心的疼痛之后,左脚开始麻木。
踩过第三十公里的计时毯的时候,右脚的水泡如愿以偿地破掉。
但是奇怪的是,右脚的水泡破掉之后,并没有像左脚一样麻木,反而越来越疼。身边的朋友跑起来都是很沉重的呼吸声,只有我,嘴里发出来的声音是“呲呲”的忍痛声,跟特么眼镜蛇一样。
嘴都给我痛歪了
迫于无奈,我只能把右脚的脚趾头蜷起来跑,保护疼痛难忍的脚掌,用脚趾头来触地发力。这样做的后果非常明显,不出两公里,脚趾头又开始磨出水泡。
终于全部垮掉了,我已经完全放弃了这场比赛,我甚至都开始期待有一辆收容车能够停在我面前,一个和蔼可亲的司机大哥(如果是一个美女司机更好)用轻柔的语气跟我说:
退赛吧,车里有空调,有水果,有座位,有医生!
然而并没有遇到,我身边都是不停在喊着加油的志愿者,和那些举着镜头的摄影师,我只能一步一步往前挪。
06
最后的七八公里可能是最难熬的一段行程,因为我为了保护脚掌内侧和脚趾头的伤,下意识地用双脚的外侧跑步。不出所料,两个脚外侧也已经磨出了水泡。
雨一直下,气氛不算融洽。
我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绝望地数着公里数往前跑,明明两条腿有足够的力量奔跑,明明心率都控制在140一下,但是就是没办法加速。
我已经不好意思再看手表上的配速和时间,只想尽快跑完,结束这一场自找的痛苦之旅。
终于磨蹭到了距离终点一百多米的地方,我透过眼镜上的雾气看着前方的拱门,身边的选手都开始欢呼着冲刺,只有我,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慢慢悠悠地扛过终点,3小时49分完赛。
放弃拉伸,放弃冰敷,放弃治疗,领完东西郁郁寡欢地往酒店走。
走了一大截,才想起今天都忘记了拍奖牌发朋友圈,然后又在凄风冷雨之中拿出奖牌,稀里糊涂拍个照片。
本文以一张酒店里拍摄的照片作为结束,标题里已经打过招呼了,大家小心。
我就这样跑了12公里……
【互动话题】
看了老赵“痛并爽”的厦马赛记
有没有勾起你的回忆?
你印象最深的一场马拉松是哪一场?
欢迎大家转发评论,参与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