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辣么大,为何众人皆瘦,我独胖?
减脂塑形
.
咕咚健康签名在路上
阅读 14304次

Hello~

我是营养师何思(有证的的那一种)


1.jpg


这是我们饮食·男女专栏的第一篇文章。我们会在这个专栏里跟各位聊聊有关于减肥的那些“破儿”事和肥胖会引起的那些“不可描述”的人身“短”板;




“胖胖胖,减减减;胖胖胖胖胖胖胖胖,减减……减不动了” 

(Fine ( ´▽`))         

“今天你瘦了么?”,“一个月瘦了多少?”,“你怎么瘦的呢?”

已经是时尚弄潮儿们最关心的话题了;


timg.gif


当问及发胖的原因,大多是这样的回答:

“我妈我爸就是大胖子,全家都这样,都怪他们!”

“高中我妈觉得多吃才能好好学习,疯狂投食!我就胖了!后来就越来越胖!”

“读书时候我挺瘦的!工作了聚餐加班外卖,是工作害了我!”

 timg (1).gif       


那为啥胖的就该是我?隔壁张三李四王二麻子昨晚一起还在一起吃火锅了

其实不仅仅是你,整个地球所有人类都处于发胖的趋势之中!你不过是这一波肥胖浪潮“独秀”的一份子!


5366d0160924ab185708c0583efae6cd7b890b46.jpg


为什么你那么“优秀”?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


1. 基因 --- 肥胖有20-30%由基因决定

不管是生活经验还是科学研究,我们都会发现肥胖存在明显的家族聚集性, 比如小王的爸爸是个胖子,小王的妈妈也是胖子,那么小王多半也是个胖子!


WX20181026-174210@2x.png 


胖父母生下胖子女的机会高达80%,而瘦父母生下胖子女的机会只有10%。若父母一胖一瘦,子女肥胖的机会似乎也很高,比如香港已故女艺人沈殿霞很胖,她丈夫郑少秋却较瘦,但他们的独生女儿郑欣宜的体重达到180斤。

所以如果你的直系亲属(妈、爸、爷奶、外公外婆)肥胖者越多,你肥胖的可能性自然越高。


基因可以比作是我们的“施工图纸”,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你的食欲、吸收营养的速度、总量、脂肪转化效率等。

在肥胖基因中最有名的就要说FTO基因:

英国科学家2007年发现与肥胖密切相关的FTO基因,FTO基因属于突变型基因,携带一个FTO基因的人平均增重1.2公斤,携带两个FTO基因的人平均增重3公斤,而且肥胖风险提高1.67倍。

当然不仅仅是基因,家庭中相似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也会“遗传”。


2. 饮食 --- 热量守恒

除了水,我们吃的大部分食物都是含有热量的,热量的多少取决于蛋白质、碳水、脂肪的多寡。

吃进去的食物热量不会凭白无故消失,每天摄入总热量超过身体需求,就会变成脂肪存积下来!脂肪的储存是为了应对饥荒的绝妙身体机制!结果没想到现代社会饥荒消失了!可以选择的食物越来越多,能获得食物的方法渠道也特别方便。


前一段时间大火的《卡路里》歌词就唱到:

珍珠奶茶方便面 火锅米饭大盘鸡 拿走拿走别客气

超市里的食物玲琅满目,外卖软件应有尽有,网红奶茶芝士奶盖厚厚一层,蛋糕黄油奶油巨多~

秀秀,你那么胖,难道你没有B数吗?看看你吃的火锅干锅烧烤蛋糕外卖奶茶


3. 运动

运动包括日常活动和锻炼两个部分。

往大一点讲,机器代替了人工,都市生活的人基本上不需要从事什么体力劳动。

从日常运动上讲,

对于那些习惯于久坐的人群来说,较瘦者每天比肥胖者站立或者行走的时间多152分钟。而肥胖者每天比瘦者多坐164分钟。

       WX20181026-174513@2x.png      


简单来说,肥胖人群似乎不喜欢站立于活动,而更喜欢久坐不动,葛优躺,自然消耗的热量也不多。

从锻炼上讲:

根据一篇研究中国成年人体力活动变化的文献显示,中国在1991年至2011年这十年间,中国人代谢当量(一个评价运动消耗的单位)从1991年的480Met下降到250Met,下降了一半!

   WX20181026-174523@2x.png       


个人经验,大学毕业是身材走样的分水岭。出来工作一年后变化不大,工作五年发胖的同学就快占一半,工作十五年中年油腻占了绝对上风。这和我们离开学校,进入社会,饮食、生活习惯、运动量这一系列变化密不可分。


简单打个总结吧 ,你胖是因为:

20-30%基因决定,60-70%饮食运动决定,10%其他因素(如疾病、环境)决定。


“ 瘦,当然可以,但更多的要看你的力气用在哪里咯 ”

WX20181026-174530@2x.png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