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牡丹江,有一群“跑马”达人,平均年龄近50岁,来自各行各业,常年征战国内各大马拉松赛场。42.195公里,对一般人来说也许只是一个冰冷且难以逾越的数字,但对于他们却是一种信仰!
提起雪城的马拉松达人,就不得不说咕咚牡丹江跑团的团长李义超,一位普通的上班族,一位不寻常的“跑马”达人。工作之外他利用空余时间跑步,跑出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幸福感和精彩人生。
从2015年5月首次参加大连国际马拉松赛开始,李义超的“跑马”脚步就再未停止过,对马拉松的坚持和热情也从未退却过,截止到现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他总共完成了11个“全马”和2个“半马”,堪称绝对的“马拉松达人!”
最难得:“首马”就完成“全马”
2015年5月9日的大连国际马拉松赛,是李义超的“首马”,但让人想不到的是,李义超的“首马”就完成了“全马”,成绩是4小时18分。
村上春树说,别说毅力,别说坚持,不是热爱的话,根本不可能有这些。而一旦热爱,就不是坚持,而是投入。
“虽然大连马拉松是我的‘首马’,但当时真的就是奔着‘全马’去的。当然最后能够顺利完成‘全马’,和我前期的积累与精心准备是分不开的。”提起自己的“首马”之旅,一年前比赛中的许多场景、时刻依然记忆犹新:
“15公里,这一段路是我跑的感觉最好的时候,步频和步伐的节奏掌握的非常好、呼吸畅快、没有疲劳感、关节也被打开,也许这就是传说中多巴胺释放的感觉吧。”
“25公里,腿部肌肉、肩膀、后腰开始酸疼、发紧,尤其是胯骨开始隐隐作痛,赛道边已经有不少跑友开始停下来做拉伸了,补给站的云南白药喷雾成了抢手货。”
“30公里开始,配速出现了波动,这是全程中速度最慢的时刻,坚持,坚持,这个时候我看到身边有不少参赛者已经开始走走跑跑了……”
“42公里,看到终点的那一刻,很激动,也很平静,4小时18分!虽然不是冠军,但我感觉自己也是胜利者!”
“我觉得,每一个跑过马拉松的人都是英雄,因为至少他有踏上征途的勇气!”李义超说。
最难忘:跑出个人最好成绩的“北马”
2015年9月的北京国际马拉松赛,李义超创造了自己的个人最好成绩:3小时49分。“我一直觉得自己能在2015年参加‘北马’并创造个人最好成绩很幸运。”李义超说。“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马拉松赛,‘北马’的参赛名额实在是太难得到了,2015年是第35届‘北马’,我很幸运在最后一刻通过抽签获得了参赛资格。”现在想起当时参加“北马”的一些瞬间,李义超还是难掩兴奋。
“第一次跑过天安门,心情很激动。”李义超说,“那种感觉用语言难以形容,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是无法体会的,感觉就是在享受,而不是在比赛。历时3小时49分钟跑完了全程,目前这是我的个人最好成绩,我期待能早一天超越它。
应该说去年9月参加“北马”对于李义超的身体来说并不是最佳的参赛时机。“那一个月时间,前前后后我共跑了4次马拉松,从吉林和龙到哈尔滨再到北京、沈阳,参赛频率有些大了,身体状态肯定没在最佳,但是没想到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却跑出了自己的最好成绩,真是很奇怪。”李义超笑着说。
最珍贵:“跑马”时刻,每一步都是超越
作为咕咚牡丹江跑团团长的李义超,每完成一次“跑马”,都会记下自己的比赛感受,回来后和跑友会的成员们一起分享。“有时候,比赛只是为了更好地释放自己,而不是单纯为了成绩。
几年来,咕咚牡丹江跑团的队伍不断壮大,现在已经初具规模。跑友每周都会组织长跑训练,举办长跑知识讲座和分享,适时组织跑步活动,参加长跑比赛。
同时,作为“蓝天救援队”牡丹江分队正式队员,热心公益事业的李义超会经常组织跑友们参与各种志愿者活动,将运动和公益结合起来。通过多种方式的比赛以及团队培育,练就了如今更加充满活力和凝聚力的咕咚牡丹江跑团这个团队。
2015年参加了大连、北京和沈阳3站“全马”;2016年已参加厦门、海南、无锡、秦皇岛、大连、吉林、哈尔滨、北京8站“全马”…
李义超说,每一次马拉松都是一次独一无二的经历,“我喜欢跑马的感觉,也愿意去跑。因为只要你跑,世界就会跟着你跑!”
图文由咕咚官方跑团牡丹江跑团提供 编辑:咕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