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爱上跑步开始,不管是出差还是旅行一定会带上跑鞋,觉得在自己陌生的,不熟悉的地方留下自己的足迹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当我在选择旅行目的地的时候,首先会查查当地是否有马拉松比赛,若是时间允许且刚好有合适的比赛,一定二话不说就定下机票。
我相信现在有很多跑友都会跟我有着共鸣,到底是为了去跑马还是为了给旅行找个借口呢?这个只有自己知道~
当得知被选为2018悉尼马拉松官方领跑员的时候,我激动地从办公椅上蹦了起来。虽说担任过国内很多场马拉松赛的领跑员了,但是能够担任国外马拉松领跑员还是很值得自豪和骄傲的。
出发的日子很快到来。坐了近14个小时的飞机,落地悉尼时已经是晚上八点。到酒店和其他华人跑者会合后就迫不及待的一起出门去看海边夜景,品尝当地鲜嫩可口的牛排,我们的马拉松之旅正式拉开序幕。
赛前一天:用赛前热身跑调整状态
清晨6点半,阳光慢慢从窗外洒落进来,被清脆的鸟鸣唤醒,从被窝里隐约能看到薄纱窗帘外的天蓝色。换上运动装备,与小伙伴们相约赛前晨跑。简单热身后,我们小跑到离酒店不远的海德公园,大片的绿地映入眼帘。我们跑过哥特式建筑圣玛丽大教堂,虽没有过多停留,却也能感受他的雄伟恢宏。跑过由数百棵无花果树排列而成的林荫大道,我们沿着海边绿道一路到达轮渡码头。通过这5公里左右的慢跑让自己熟悉当地环境,也有利于身体适应时差。
下午到主会场领取参赛包,看到很多华人面孔,油然而生的熟悉感。领物流程和国内马拉松没有太大区别,但那时很纳闷,为什么领物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提前发放能量补给和香蕉,因为国内马拉松香蕉补给是在赛道上才会发放的。兴奋开心的我当时没有深究原因,直到比赛当天才明白这是多么痛的“领物(悟)”。
比赛日:沿海赛道美到心醉,赛道补给不按套路出牌
终于来到比赛日。
悉尼的九月还是刚刚初春,白天在温暖的阳光下穿短裙都觉得很舒适,然而在晨间和夜晚海风过来冷的可以穿上羽绒服,在比赛日的这一天更是遇上降温天气。全程马拉松是早上7点发枪,我们需要乘坐两站地铁即可到达起点处,除开早餐 集合 存包的时间,我4点起床,5点便和团队小伙伴出发了。刚走出酒店,一阵刺骨寒风吹来,让我顿时打了好几个冷颤,出门只穿了一件跑步T恤和防风衫,没想到居然那么冷!瞬间想回酒店把羽绒服披上。
在地铁上全是跑马拉松的参赛者,从大家的神情也能感受到激动和兴奋,空气里充满着大赛来临前的氛围。在街边一家咖啡店前排起了长队,每个人都想立刻获得一杯暖暖的咖啡让自己的身体热乎起来。我也不例外,喝下一小杯热巧克力,寒冷的感觉消失了一半。
桔红色的朝霞稀稀疏疏地分布在天空中,蛋黄似的太阳慢慢升起,马卡龙色的天空无比美丽。7点发令声响,来自全世界的跑者涌动着从拱门通过,比赛开始了。
我打开手表,按照七分配速匀速开跑,在这样舒服轻松的配速下,让我更有精力去体验赛道的美景。
2公里左右,我们就到了地标之一的悉尼港大桥,铁桥在金色的朝霞中显露出雄壮的气势,当下桥穿过隧道时,跑者们的欢呼着,回音让整个隧道充满快乐。
当赛道被绿荫包围时,才发现不知不觉中跑了6公里左右,来到皇家植物园。路边观赛的市民呐喊着加油,啦啦队员充满活力地表演,动感DJ播放着节奏感强烈的歌曲,或许这不止是参赛跑者的狂欢,而是整个城市的狂欢。
从32公里开始就是沿海赛道,这是整场马拉松赛最累最困难的阶段,好在美景能够让人转移注意力,暂时忘记不适感。但是这时我的肚子开始咕咕叫了,饥饿感提醒我,跑了三十多公里,除开吃了一个自带能量胶没有进行任何食物补给!悉尼马拉松的赛道上除了白水,没有其他补给。饥饿中的我才恍然明白,为什么昨天领物组委会会发放香蕉和能量胶,为什么很多跑友背着越野小背包。悉尼马拉松相当于一场半自补给的比赛,选手需要自备补给,这和国内的马拉松赛差别太大了。幸好,在最后几公里的补给站,我看到了救命稻草:一些颗粒彩虹糖,立马塞了几颗在嘴里。
在赛道的最后几百米,小伙伴把鲜艳的五星红旗递给我,披着五星红旗冲向终点,内心有种说不出的感动。赛道两旁有人呼喊着“China,China!”更是让我热血沸腾,眼含热泪。冲过终点后,悉尼马拉松的赛事总监Wayne Larden 为我颁发官方领跑员证书,领跑任务顺利完成!
悉尼马拉松赛道上的动人瞬间
除了赛道补给让我哭笑不得,悉尼马拉松的这些瞬间让我印象深刻。
在国内我曾和黑暗跑团合作过一次跑步公益活动,带着视障跑者共同完成跑步目标,我们中间的联系就是一根牵引绳子。在悉尼马拉松的赛道上我便遇到了这样的跑者,他们三人成行,视障跑者在中间,左右两边各一位“guide”,按照同样的节奏跑着。基本上每一位从他们身边跑过的参赛者都会给予鼓励,跑道无障碍,人心无障碍。
在赛道上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位受捧鲜花,身着洁白婚纱的男性跑者,身后写着“50th birthday,50th race”。以跑马拉松庆祝生日,同时也是自己的第50次比赛,非常有纪念意义!
赛后手记
城市与马拉松互相成就。悉尼马拉松的赛道贯穿了市内著名的景点,是城市为比赛提供充分的养料。而马拉松赛为城市带来一场数万人的盛会,是比赛给城市回报活力,也给我们一个用脚步去丈量城市的机会。在我们探索未知和追求远方的道路上,马拉松让它更富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