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预测塌方救众人 这些经验要学习
.
动起来臧n签名在路上
阅读 36456次


7月8日晚,国道318线K2681四川天全县小河乡境内(小地名:火夹沟)发生塌方,约1.1万立方米的塌方量致国道318线断道,灾情未造成人员伤亡。




险情发生时,一辆满载42人、从成都前往康定的大巴车恰好正要路经此地,59岁的司机黄贵全眼见前方有落石,先紧急刹车,然后迅速后退10余米。惊险的一幕随后发生:倒退的大巴车刚停下,山体轰然塌下,把他们之前所在的位置掩埋。

据车上的乘客回忆,他当时正在打盹,突然被大巴一个急刹惊醒,他向前望去,看到右边的山崖上不断有石头滚落下来。“快快快,喊后面的货车让路,快点!”司机大声指挥一个人下车,让后面的货车倒车。货车倒车后,大巴车司机马上开始倒车,倒了10多米后,车辆停了下来。


司机大声指挥仅仅1分钟后,前方不断掉落石头的山体轰然垮塌,一大片山倒下来,把之前大巴车所在的位置掩埋。一大股带有泥腥味的气浪从10余米外迎面冲来,车厢内尖叫声四起。司机打开车门,车上的乘客争先恐后地下车,拔腿就往后跑。


不久之后,交警赶到现场,大巴车则掉头往天全县城驶去,次日改走雅西高速到石棉进甘孜。




对话司机:山上没风树却摇晃 可能有塌方


59岁的大巴车司机黄贵全事后接受采访时说,自己开大巴车11年了,长期跑川藏线,从没出过事故。“平时公司的培训也讲过如何避险,但除了这些,还要有经验。”黄贵全说,他的父亲是一名养路工人,给他讲了很多诸如什么地貌易塌方、塌方前有什么前兆的知识。“结果这次就用上了。”


“国道318线一边靠山,一边是崖,一路上精神必须高度集中,开不得半点玩笑。”黄贵全说,开到事发路段时,他看到山上有石头落下来,便马上将车停下。“我发现山上的树在摇,但当时又没有风,那就可能是山本身在摇,根据多年的经验,我判断可能有塌方,于是我赶紧往后倒车。”


318川藏南线(成都-拉萨)是车友当中知名度极高的经典骑行路线,然而塌方事故频发,危险与风景并存。眼下已进入暑期骑行旺季,也是暴雨、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发期,正在路上或准备出发的车友务必小心谨慎,注意安全!




这里我们不妨重温一下关于预防、躲避山体滑坡的一些小技巧:


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特点的滑坡,在滑动之前,均会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异常现象,显示出滑动的预兆:


1.大滑动之前,在滑坡前缘坡脚处,有堵塞多年的泉水复活现象,或者出现泉水(水井)突然干枯、井(钻孔)水位突变等异常现象。


2.在滑坡体中、前部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它反映了滑坡体向前推挤并受到阻碍,滑坡即将发生。


3.大滑动之前,坡脚处泥土地面出现隆起现象。这是滑坡向前推挤的明显迹象。


4.大滑动之前,有岩石开裂或被挤压的声响;这反映了深部变形与破裂。动物对此十分敏感,有异常反应。


5.动物惊恐异常,树木枯萎或歪斜等。


当滑坡发生时,如果你正处在滑坡体上,首先应保持冷静,不能慌乱。慌乱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极可能做出错误的决定。要迅速环顾四周,向较为安全的地段撤离。一般除高速滑坡外,只要行动迅速,都有可能跑离危险区段。跑离时,应朝垂直于滚石前进的山体两侧奔跑;向上或向下跑是很危险的。 


无法逃离时,应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抱住大树等物,着重保护好头部;险情还未解除时,不可贸然进入附近房屋。


(文章摘自美骑网)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