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
喜欢这篇文章,点右上角分享给更多人吧
在前两天举行的2018青岛海上马拉松比赛中,一名半马跑者在比赛中途突然猝倒。当这位跑者倒地后,现场很多跑友们纷纷上前希望帮助抢救,但现场拍摄的视频显示,好几个人都上去掐他的人中。
而不少懂得急救的跑者指出,在跑友急救的过程中,采取的一些措施是错误的。不过不幸中的万幸,在救护车赶到后这名跑者的情况转危为安,他醒来的第一句话是:“让我跑完。”
当跑者猝倒时,如果采用了错误的急救方式,不仅会耽搁救助的黄金时间,甚至会给抢救患者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当你在跑马过程中,遇到其他跑者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帮助他吧~
————
不正确的救助方式,反而会帮倒忙!
当有人猝倒或失去意识时,很多不懂急救的人们第一反应是掐人中。然而,对于心脏猝停的患者来说,掐人中真的有用吗?答案是否定的!北京某三甲医院急救室人员、北马医疗志愿者史磊说:“掐人中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应该用专业方式判断患者的意识、脉搏以及呼吸情况。”
现场还有跑友从左边,希望通过按患者左手桡动脉的方式,判断他是否还有脉搏,史磊表示按照当时的情况看,应该触摸患者颈动脉来判断其脉搏情况更合理一些。
当时急救现场比较混乱,有急救治疗方面的专业人士表示,应该先确定倒地患者的安全,避免发生踩踏等意外发生。跑友们希望帮助抢救患者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患者当时最需要的是专业救护人士的帮助。
如果你对于紧急救助不足够了解的话,建议跑者不要盲目上前采取一些急救措施。因为正确的心肺复苏术每个步骤都必须经过专家指导和多次练习,倘若施行方法错误不但毫无效用,会很容易对患者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
把握黄金四分钟,是最关键所在
医学研究认为,心跳和呼吸骤停后,脑细胞在常温下对缺氧的耐受极限通常为四分钟;四至六分钟,脑部损伤不可逆转;超过八分钟抢救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小,超过十五分钟基本上难以救回。所以,这四分钟也被称为“黄金四分钟”。
相关数据表明,报道,纽约、东京等国际大都市的急救技能普及率在30%以上,心脏骤停院前急救救活率约为15%,上海、北京的救活率低于1%。此外,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部署也已相当普及了,而在我国甚至有很多人还不知道AED是什么东西......
国内每一个马拉松赛事,政府都投入大量的公共医疗资源,动员医护人员和120急救车值守,力图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系统。救护车,医生,志愿者的数量很多,但为什么猝死救活率不高?因为最核心的问题未能有效解决——“黄金4分钟”内,高质量急救。
要实现这一目标,赛事生命保障体系需要:
1.精准的风险管控,细致缜密的预案,跨部门的应急场景配合演练。
2.强大的现场急救,能有效实施赛道监察、布控、调度和快速响应(这不是每逢大赛就临时征召的学生志愿者可以担当的);
3.完美的无缝衔接,现场急救的基础生命支持,和院前急救的高级生命支持实现系统的无缝衔接。
美国、日本对马拉松赛事心脏骤停处理有专门的研究。所有被救活的人,都归功于快速响应的赛事安全保障系统,能实现一旦发生心脏骤停事件,可在4分钟内实施高质量的CPR(胸外按压)和AED除颤。
————
学会急救方法,关键时刻能救人一命
正确的心肺复苏最好在患者倒地后4分钟以内就开始做,并遵循“现场复苏”和“目击者先复苏”的原则,即谁先看到患者倒下,谁就先复苏,不要互相推托、到处找人,浪费时间。
胸外按压操作步骤
1.确保患者仰卧,在坚固平坦的地面,迅速除去患者的衣物,以免影响操作。
2.把两个手臂伸直,手肘不要弯曲。双手紧扣,掌根相叠,手臂会像一个“深V领”。
3. 按压时,掌根放在胸骨下半段,正常成年男性是两个乳头的连线中点的位置。
4. 速度在每分钟100-120下,节奏和《最炫民族风》接近。
5. 按压深度要在5-6厘米,约三个手指那么厚。每次按压后,让胸部恢复到正常位置。
6. 不要单靠手臂的力量去做心肺复苏,必须用全身的力量。
人工呼吸操作步骤
1.打开气道,一只手放在前额上,另一只手的两根手指放在下颌骨上,使用仰头提颏的方法,打开气道。
2. 捏住他的鼻子,包住他的嘴,往嘴巴里吹气。
3. 胸外按压做30下,人工呼吸2次。即便是在人工呼吸时,胸外按压的中断时间也不能超过10秒钟。
————
结语
猝死这件事并非只是出现在新闻里,它随时可能出现在你我的身边,如果你是个工作狂,如果你喜欢熬夜,如果你运动总是过量,如果你心脏不好那么,请你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以及工作的节奏。
马拉松虽然会出现突发情况,但是,如果我们具备了基本的急救知识和必备的技能,在关键时刻或许能够挽救一条生命!树立自救意识,学习急救常识,这是摆在很多国人面前必要的一堂课程。
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