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没有咕咚,我用胶尺量距离
.
莫王斌姬签名在路上
阅读 60356次

小编按:本故事的主人公,在30岁以前,本来也自我感觉过着碌碌无为的平凡生活,并沿着这样一条路线一直向着人生的终点走下去,而就是2012年9月的一个偶然的决定,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本文为他的回忆录连载内容第三章......


 讲者无心听者耻 冷水一泼正合时

上一回,讲到我在报名第一届广马后享受着来自各方的赞誉,但是这一次我并没有纸上谈兵,而是在行动上开始了备战。


当时离开幕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计划是每天都跑,先在隔壁的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的田径场跑,后来开始去珠江边,从大元帅府码头出发,沿着江边的绿道跑,以几座跨江大桥作为标志;我在日历上写下了不同的时间点,到了那个时间点就要提高到相应的距离,临近比赛时还准备去现场踩点,为了这个第一次,我是认真的。




按照计划开始的一段时间距离是没有加量的,就是从江湾桥到解放桥再折返,这段距离后来测是来回3千米,这时不得不提我的一位女同事Jenny,她在我的跑步生涯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这种重要性仅仅因为她的一句话。一天早上,我们聊到我在每天跑步准备跑马了,我说现在我的跑量是两三千米,15分钟,Jenny是个性格特别直率的人,她放大声量冲口而出“什么?才两三千?我的表哥跑长跑每次都是起码跑5千的!”习惯了那段时间接受鲜花掌声,突然而来的奚落令我立刻噤若寒蝉,呆若木鸡......对于Jenny,她从以前到现在都不是一个运动中人,现在跟她提起这段事情应该早就忘记了,但是我是必须感谢她!比起鲜花,运动有时候更需要嘲笑,这些更能刺激我们去接受新的挑战。

我开始在田径场跑圈来突破,一开始就是Jenny口中的那个高高在上数字5千米,12.5个圈,我用最舒服的速度跑,跑到原来田径场上运动的人都走了,我还在跑,没问题,挑战成功了,大概是28分钟吧,冲线一刻我高举双臂,庆祝又一个突破!之后5千米成了晨练的固定项目,然后顺理成章地慢慢过渡到1万米,1小时多一点。

在不同类型的跑道跑步有不同的乐趣,在滨江边看江景,在田径场得到的是安全,极少突发事件发生,而且早晨时看着天空,听着小鸟唱歌,对于脚下熟悉的跑道完全可以半闭双眼边做着深呼吸边听着大自然的声音,大脑里静静地想些事情。一个人跑很闷吗?恰恰相反我就喜欢只有一个人的感觉,可以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一根胶尺量东西 两条铁腿踏南北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利用百度地图量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因为涉及到比例尺,我要用胶尺量着电脑屏幕去算多少厘米,然后换算成大概的距离,现在看来多么原始啊,那时没有跑友,不知道什么是咕咚运动,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学习,就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

利用百度地图这个工具,我找到了路跑想要路线的距离,知道了滨江路上作为标志的几座桥梁之间的距离,开始从江湾桥跑到人民桥折返,这一程大概7.3公里。而下一步,我需要真正地在马路上实现第一个1万米。

在10月的某一个周六上午,提早吃了早餐,喝了葡萄糖,还叫老婆在大概的时间带上一瓶葡萄糖盐水带去大元帅府码头等我,我开始了第一次完整的1万米路跑,从大元帅府码头出发,向东一直到广州大桥折返,然后经过起点再往前到海珠桥再次折返回起点,完成1万米的“壮举”,这又是一个新的尝试,意味着我已经通过了1万米的模拟考,已经可以有信心去完成这个距离了。

其实当时还不知道,如果从广州大桥继续向前1公里,就到广州塔,这样半程正好5公里,就不需要两次折返来跑1万米了,这个路线现在成了我晨跑的固定路线。



 大学城内测试赛 收获经验

而在测试赛前一天的周六11月3日,先去参加了赞助商安利搞的马拉松培训,在那里测得了肺活量仍然有5千多,保持了读书以来的出色水准,开心了那么一阵子。

11月4日周日,组委会在大学城举行马拉松的测试赛,老婆陪同我去的,说起我的跑步活动,虽然老婆她之前不怎么跑步,但是话题一定离不开她。

比赛自愿报名的,那时我已经觉得自己羽翼渐丰了,10公里完全没问题,很想比赛快点来临,有任何跑步的热身赛事都巴不得去凑热闹。比赛时围着大学城内环跑两圈,一个圈5公里。

在第一个圈5公里的时候会经过起点,惊喜地看到了老婆就站在人群里,她并没有自己顾自己地玩手机,而是一直关注着比赛,就在我通过起点继续第二圈那短短几秒我们互相发现对方了,她大声叫“加油”,还给我拍下了珍贵的比赛照,感动得出了一身鸡皮疙瘩。


这个内环10公里给了我足够的经验值,在此之前可是从来没有跑过坡的,这里有连续的上下坡,就是没有一段端正的平路可以喘息,我的呼吸比往常要急速得多,可以说是应付着熬过两个圈的,但是跑完后满足感也是很强的。




我就发现自己2012年运动后开始形成一个特质,运动中凡是遭遇一些困难时刻,那么这次的印象就会特别深,事后马上找方法去克服,而不会有畏缩,这个特质帮助我以后陆续渡过大大小小的难关。

现在我回忆起当时有个小细节,在我跑到出现疲态时,为了打起精神,增加气势,给周围的对手一点“威慑力”,我故意把呼吸声放大,这个所谓的战术在当时还洋洋得意觉得自己点子真多。现在想起当时的做法实在可恨,现在我跑步最爱享受宁静,如果身边有个这样的活宝在呼哧呼哧地大口喘气又或者脚步声特别沉重我会觉得特别厌恶,想办法尽快摆脱的。

 

11月11日,周日下午,天河体育中心,赞助商搞的马拉松训练营,在这个下午,除了练习了配速跑,拉伸动作,赚了一件赞助商的衣服外,最重要的收获是认识了一个团体,群人,对我的跑步生涯的延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未完待续......本文由咕咚用户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咕咚小编)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