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一个小时候体育常年不及格的宅男,如果早四年前有人跟我说去参加全国铁人三项赛,我肯定觉得是脑子坏掉了,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务,不过就这三年间,从野外游泳横渡,单日骑车环太湖,到完成半程铁三赛,跑全程马拉松,最后到全国铁三赛上拿名次,参加超级越野马拉松一路走来真是颇多感慨和回味。
请体育家教的落后生
我从小就体弱多病,还特别不喜欢动,小时候老爸老妈在国营老厂每个月两人工资加起来只有不到700元,却给我买了几乎所有运动设备,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握力器、哑铃、拉力器,还给我买的45多元一个的真皮足球,老爸甚至在家里的两个门框间自己做了个单杠,阳台上做了个吊环,只要一用空就陪我打球,教我游泳,让我跑步,可我却把这些当成是苦役,想着法子偷懒。
但这些努力都没用,除了游泳还行,其他体育项目一个也不喜欢也一个都不擅长,到了初中,体育还是不及格。
父母实在看不下去了,从没给我找过家教的他们竟然专门找来了当地最资深的体育老师,给我家教,一个暑假和一个寒假就在附中的操场度过了,一年之后到了初三,立定跳远和短跑两项进入都超过了满分线,而铅球也只扣了1分。
开启骑游生活
不过父母的这些努力依然没有让我喜欢上体育,我还是个信奉能走绝不跑,能站绝不走,能坐着绝不站,能躺绝不坐的懒癌晚期患者,到了高中更是不运动了,大一体育课又进入了垫底的行列,引体向上一个做不了,2400米跑的心肺快炸了,最后多交一篇体育小论文才给pass。但也正是这个时候,在舍友的带动下,除了游(玩)泳(水)外,真正开始有了一项喜欢的体育项目——自行车。
自行车运动是个大坑,跳入此坑也标志着我的穷烧之路的开始。我上大学的时候一个月全部生活费只有400元,在南京这个城市并不算多,但还是硬省出了300元买了个原价1000元的三手的捷安特ATX-660。
一次宝华山下坡比较严重的翻车之后,开始意识到头盔、手套的重要性,之后一百多元配齐了个头盔、手套。由于660的后轮没有快拆,上火车去小长途太麻烦,骑行一年多后终于原价300元又把ATX-660卖了出去(好像有点损人品,不过车子还是很好的) ,再下血本画了980元换了第二个辆自行车——在山地情怀用二手件装配的Trek 4300。
铁三之路的缘起——游泳横渡千岛湖
大学毕业之后,自行车也不玩了,人恢复到原来宅的状态,工作三年长了30斤的体重,要说真正要说铁三之路的缘起,让我燃起运动激情的,还要从一次户外意料之外的游泳横渡说起。
2012年,一则《现代快报》上的一则新闻吸引了我——那就是南京铁人版版主横渡客横渡琼州海峡的事迹。之前虽然也听过张健横渡的新闻,但总觉得横渡海峡是件极其遥远不可能完成的壮举,是我等芸芸众生想都不要去想的事情。
这次不同,榜样直接出在了家门口,这位英雄并不是什么专业的运动员,而是一位普通的人民警察。这样身边的榜样除了让我心生敬佩,更让我产生了种自己也要挑战一回的梦想。
梦想不去努力只是一场梦,开始游泳训练,我每天从1千米游泳加大到了每天2千米,短短2周半的训练,从开始蛙泳1千米要30分钟到后来2千米蛙泳47分,虽然还是很慢,但对比自己也是一种进步。同时加入了加入南京铁人版,不自量力地报名参加游泳10公里横渡千岛湖的活动。
终于盼到了端午,上了去千岛湖的车,只见车上除了我一个菜鸟,横渡琼州海峡的横版就不说了,还有全国铁三的冠军、马拉松赛进三小时的大叔、完成全国难度最高的威海长距离铁三的大哥、跑100公里超级马拉松的阿姨,总之都是完成我想都不敢想的成就的大牛们,他们来基本是为威海铁三训练备战或者为全国千岛湖游泳公开赛试水的。
我们来到了千岛湖毛竹源,和南通、上海、北京等地横渡琼州海峡的英豪们会合。下午是试水,端午的天气本来不热,而且还飘着雨,我们简单的收拾好行李,换好泳衣,准备下水,这时候雨却更加大了,一出宾馆大门,寒风冷雨夹杂而来,让我都快有了放弃下水的念头。
到达水边,做了简单的热身,带着各种没底和不安地下水下走去,也不知道是因为泳池28度的温度是瞎标的,或者是天上的雨水太冷,又或是千岛湖接受了半天的照射水温还没降下来,真正触碰到水面时,感觉甚至比泳池还要舒服些。
有了这次试水,心里不再像来时那么没有底了,第二天一早6:50分正式下水,依然是中雨,水温一夜过来,倒也没降,也和昨天类似,游泳的人群开始慢慢分散开,渐渐的先头部队的泳友,已经只能看见一个个橙色的跟屁虫了。
不知道是因为能见度的提高,还是因为真的近了,前方的密山岛又比刚才清晰了很多,感觉就在眼前,仿佛没多少路就能到了。
有了其他泳友的陪伴,这一程也不寂寞,甚至一边游着还一边说笑,而刚才还感觉腰有点酸,现在反而全身舒服的很,一点不累。最后500米了,密山岛已经占据了我的全部视线,这时曾经和横版一起游琼州海峡的东哥带领我脱离了船只,向密山岛冲刺。
东哥一直在我前方三五米的位置,一路引着我游,还不停的给我鼓劲。之见东哥双手完全不动,身体仰侧着,只是双脚在水中悠然的打水,如鱼儿一般自由轻松,而我要费尽全力,却只能勉强跟在后面,就这样在在东哥的加油声中,岛真的近了,水开始看到黄色的泥沙,又能够见到底,岸边的人们也清清楚楚,不一会,终于登上了密山岛!
在岛上喝了半罐红牛,感觉体力还好,也不累,大家一同再次下水,向回程游去。
在岸边朋友的鼓励声中,我终于游到了岸边,已经上岸的队员热情的迎过来,扶着我走上岸,一看时间,11:52分。回到宾馆,喝了点熬制的姜汤,俯瞰水面,最后一波泳友也登岸了,远处,山还是那个山,岛还是那个岛,湖也是那个湖,不同的是,我们曾经在这里一起畅游过!
半程铁三初体验——国际铁人三项赛池州站
这次游泳马拉松挑战的成功,让我第一次发现了自己的潜能,第一次对自己的体力产生了信心,发现看似触不可及的目标其实只要你努力,并没有啥不可能,更重要的是让我找到了“组织”,融入了玩铁三的圈子。在朋友的鼓励下,我报名了池州国际铁三赛的半程组。
面对铁三赛,10公里都有游过了,游泳这点距离是不怕了,下面训练第一步是将自行车重拾回来,于是从车库中拿出落满灰尘的trek 4400,重新开始骑车。
当然,20公里对于自行车实在不长,对于我最大的难度在于跑步,如果是对于自行车和游泳还是喜欢的,对于跑步我之前的态度就彻底是厌恶了!
从一个小事就能知道我是多么讨厌多走一步路,那就是开始训练跑步时,虽然玄武门离我家只有800米,但每次去玄武湖跑步我还是坐公交车坐一站路,进了玄武门才开始跑,跑完再公交回来。
但为了铁三赛不能不跑,不得不赶鸭子上架的去练习跑步,第一次只跑了三公里,却中途因为岔气休息了两次。第二次在紫霞湖跑步,虽然是夏天,在那翠色欲滴的山间石板路上跑竟然一点都不热,连吞吐之间都仿佛透着山林之气。
第三次和中山铁三俱乐部一起训练,从玄武门跑到新庄就从小门串近路走回玄武门,一共6公里,可就是这样少跑了近4公里,到终点时候队友们早已经到了。
终于到了正式比赛,不得不说作为一个完全没有运动细胞的人,去参加一次全国范围比赛就已经很神奇了,第一次就那现场就把我镇住了,毕竟是我第一次作为运动员来到赛场中间,那种从未有过的兴奋还没比赛就感觉自己打了鸡血一样。
比赛开始了,池州平天湖的水质一般,水下什么也看不见,比起清澈的千岛湖不免让人多了一丝恐惧,不过那种和各国选手同台比赛的氛围还是很感染人的,完全不自觉的加快了游泳动作的频率,750米的距离并不长,登录起水,来到换项区,笨拙的穿鞋子带头盔,开始骑行。
本次池州国际铁三赛遇到了37度的炽热高温,许多运动员甚至志愿者和观众都纷纷倒地,一路骑着赛场中不停的响起救护车送中暑伤员的声音,心里真是一点底都没有,不赶快,但也看着关门时间,特别对最后一项跑步一点没有信心,也不敢慢。
到了跑步环节,有了前面两项运动的疲劳,一下车,顿时觉得腿硬的走都走不稳,于是只能开始了“散步”,可走着走着,竟然发现越走越轻松,面对场外同伴的相机,竟然也能装模作样的跑两步。
跑步路程是折返的,半程需要四次来回,心中就不停的开始计算小学数学应用题,算着每个距离要跑多少时间才不被关门,就这样走走跑跑,竟然已经跑了三程,终点线就在眼前,当万分激动的冲过终点,居然有了这就结束了,还没玩过瘾的感觉。
冲过终点一看曾经,竟然拿了个29岁以下年龄组第五名!还有拿到第一笔运动的来的现金奖金!虽然奖金不多,不过也把路费和报名费赚回来了,作为一个常年体育不及格的宅男,那真是太激动了。
当然这个奖金并没有啥含金量,半程比赛没有多少高手,高手都在全程组,自己的成绩还是非常一般的,其实在这几年的运动比赛之中,除了让我更加自信,发掘了自己的潜能,了解了自己的实力,也让我更加谦卑,接触这个圈子真是发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自己的那点成绩实在没有啥值得骄傲自满吹嘘的,不过对比自己的过去算是一种进步,再小的成绩只要是自己一点点努力踏踏实实换来的,也是值得自豪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