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道是谁在忽悠别人跑步的时候,曾经说过一句被所有跑步的人奉为圭臬的话——跑步能让人变好。
这句话的意思,无外乎就是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跑步这项运动里面来,除了锻炼身体以外,理由也都是什么“培养自律精神”、“增强拼搏意识”、“塑造顽强品格”等等虚头巴脑的东西。
说句容易挨打的话,兄弟我这个人在跑步之前也迷恋过许多运动,这句话在各个运动圈里都见过,打篮球踢足球的还能加一条“培养团队意识”,连打麻将都号称能防止老年痴呆症,还有什么不能正能量的?
但是事实上,最近一段时间里,跑圈里出现的各种各样的乱象,似乎并没有证明这一点:
比如昨天西昌马拉松,两个(至少)在赛道上拼命打包能量棒的选手:一个背着塑料的参赛袋,满满一包,完了还发朋友圈炫耀自己负重七公斤跑了多少公里;一个手里拎着一袋,腰上挂着两排,连袜子都里塞了几根。恕我直言,能参加全程马拉松的,都是坚持跑步的,跑步让他们变得更好了吗?我看未必。
比如上个月的西安马拉松,一位手上沾染了能量胶的选手在路边请求志愿者帮他用矿泉水冲洗,身后突然冲出来一个男选手,劈手就把这半瓶矿泉水夺走,边跑边往自己头上浇,丝毫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和需求。跑步让他变得更好了吗?我看恐怕未必。
再说今年北京马拉松上发生的那起疑似袭胸的丑闻,据说是因为证据不足,这件事情就这么不了了之了(吓得我都用了疑似两个字)。北马的A区选手,应该是跑步人群里面的高手了,坚持跑步至少也是好几年了,跑步让他变好了吗?我看还是未必。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个疑似袭胸的丑闻出来之后,还有不少跑友帮他出主意,教他怎么辩解,怎么摆脱责任,看截图里面的头像和名字,似乎还有女生。跑步让这些人变好了吗?我看依然未必。
昨天我跑了杭州马拉松(赛记明天奉上),这是我的第四十场全马,这些年在赛道上看过的光怪陆离的奇葩场景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了。
一群人非要组成一个大方阵占据三分之二赛道的、一边跑一边用外放音箱和铃铛等工具制造噪音的、在赛道上横冲直撞胡乱变道的、乱扔水杯水瓶降温泡沫的、为了抢一张照片在赛道上跳起来摆造型干扰别人正常比赛的、冒充别人的名额复制号码布去参赛领奖牌的……
所有参加过马拉松的朋友,大家伙儿扪心自问一下,这样的场景是不是每场比赛都能见到?
你要真觉得这些行为都是高素质的体现,那我觉得我们没得聊了,你骂我一句然后取关走人,我连回骂一句都懒得。
所以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
所谓的“跑步能让人变好”,无非就是一锅快要变馊的心灵鸡汤。
跑步能让人变好,仅仅指的是能让人的身体素质变好,其他的,该是啥样还是啥样。
喜欢骚扰别人的,不在乎干扰公共秩序的,喜欢贪小便宜的……这样的人,平常生活是什么样,他们跑马拉松的时候依然是什么样,只不过换了一个场合、换了一个情景来做这些事儿而已。
我说过,跑步,就是普普通通的一项体育运动,跟足球篮球游泳乒乓一样,既不显得高贵,也不显得低贱,既没有什么让人素质提高的神奇魔力,也没有让人素质变低的负面效应。
有一个问题我需要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些年来,关于马拉松爱好者的负面消息越来越多。
这其实是一个基数的问题,我坚持认为,不管在哪个群体里,低素质的人比例都是差不多的。以前跑马拉松的人少,所以低素质的人少,这些事也就没什么人关注。现在,马拉松越来越普及,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所以低素质的人也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里。
不出所料的话,到明年大家回头来看,这样的负面消息,只会更多,不会更少,因为明年有更多的人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
真的,马拉松不会让坏人变得更好,只会让他们变成能跑马拉松的坏人。
其他所有的运动项目,也一样。
最后说一句,送给杠精们:我素质也不高,我也经常犯错,但是我能认识到自己的错,我会督促自己改进,我不会死不认错不要脸地硬扛,怎么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