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么说,我都认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确的。
无论别人怎么看,我绝不打乱自己的节奏。
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不喜欢怎么也长久不了。
——村上春树《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咕咚的小编找到我,让我聊聊我的跑步故事。一开始听到这个任务,我的内心是拒绝的。在我身上,关于跑步的事故不少,可真要我来说故事,还真的……得让我从头说起。
我大名叫仰宗舟,因为我这个姓氏非常的少见,每次跟人介绍的时候,都要把这个“仰”字介绍半天,然后就陷入了类似“马什么梅?马冬什么?什么冬梅?”的怪圈。所以后来每逢自我介绍的时候,我都用自己的艺名——二蛋,朗朗上口,记忆深刻。
我虽然长得像80后,但是其实是90后天秤男一枚。喜欢跑步,但却不太喜欢跑马拉松。迄今为止共参加了大大小小的比赛30来场,从首马的320到如今的252,4年多的时间也就进步28分钟,平均每年进步7分钟,实在不敢谈经验。
- 起因是一个荒唐的赌约 -
要说到我跑步的起因,是因为一个赌约。高一那年,我两个哥们打赌,说只要我能在两小时之内跑完十公里,就一人给我100块钱。为了那200块钱,我勤加苦练,结果赌金没有收到,我反而被选进了校体育队,从此便开始了我的跑步生涯。
但是那时候我还没想过马拉松这么遥远的事情。
2014年,我在大西北的戈壁滩服役,一个地方上的朋友知道我的训练成绩之后,就鼓励我参加马拉松。要知道,我之前在部队也就跑跑5公里武装越野,顶多一个人没事跑跑10公里的,根本不理解马拉松是什么概念。
但是我一想,我是解放军战士,我怎么可能认怂,胸脯一拍就答应了。接下来,我就在队长怀疑的目光注视下,开始了我第一次马拉松的备战。感谢队长的理解和支持,允许我在部队训练科目之外,单独抽时间训练马拉松。
当时,我们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备战马拉松,所以唯一的备战方式就是不断地堆积跑量。到第一次完成了25公里以后,我终于等来了上海马拉松的报名。记得那时候还不流行抽签,抢到名额全凭网速(首马320),我就这么稀里糊涂进入了马拉松圈。
- 跑完全马,我膨胀了 -
有时候,生活真的需要仪式感。没有参加马拉松之前,我认为跑步就是跑步,比赛就是比赛。而当我站到马拉松赛场上,发现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你没有对手,你的对手就是自己。
当我完成了第一个马拉松之后,整个人就跟着膨胀了。那时候就想,我能跑完马拉松?那可是42.195公里呀!我这么牛逼啊!
跑完马拉松之后,我就开始迷上了越野。但是没想到的是,我的首野就以受伤退赛告终。
那是刚刚进行到十公里时候的一个下坡,我的髂胫束开始剧烈地疼痛。第一次越野,完全不懂规矩,当时我天真地以为在某个打卡点退赛会有接驳车把我送到终点,所以我就从10公里一直坚持到25公里的打卡点。可谁知道,打卡点在半山腰,接驳车在山脚下。我就这么一步一步挪下山,1.5公里的山路足足走了1个多小时。
这种疼痛到现在都记忆犹新,以至于后来参加越野赛身上都会背100块钱,这样万一退赛还可以直接到村庄打车回酒店睡觉。
让我找回信心的比赛,是2017年的无锡马拉松的半马比赛。当时我的伤病已经慢慢恢复,我的目标是跑进1小时26分,破掉之前的PB。为此,我专门找了一个好朋友二哈(一听这个名字,就知道跟二蛋是兄弟)给我当兔子。
比赛当天他给我安排配速计划,他竟然背着我把我的目标调整到了1小时22分,当时我真的想一脚踹死他的心都有。还好,前期按照计划配速跑开之后,除了10公里系了次鞋带之后,没有出现其他情况。最终跑进122,顺利完成目标任务,我也终于找回了比赛的信心。
从此以后,不管是马拉松,还是曾经伤害过我的越野,我都摆脱了伤病的心理阴影,能够按照自己的计划顺利完成比赛,并且开始学会享受比赛。
- 跟老赵的孽缘 -
我身上有很多标签,被人记住且传过最多的应该是“老赵的私兔”。老赵就是那个英俊的龅牙赵@微胖的老赵,一个喜欢宋史的跑癌患者。
去年杭马之前,他苦苦哀求我让我带他破330,因为我正好又要为接下来一个星期的上海马拉松做一个拉练,就稀里糊涂答应了他的要求。
那场比赛的最后十公里,老赵在我的百般辱骂下,半死不活地跑了个328——一个他至今都没能超越的成绩。也正是因为那次的私兔服务,后来的每次比赛聚餐,都会有不相识的人在自我介绍的时候来一句,原来你就叫二蛋呀!你就是老赵的私兔呀!
本来这件事是我的荣耀,但是一年多过去了,老赵没有丝毫的进步(他自己说是因为足底筋膜炎的原因),反而被晨钟和沈乌贼相继干掉,所以,现在“老赵的私兔”这个称号,对我来说已经是一个莫大的耻辱了。
每次吃饭,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撇清跟老赵的关系,你才是他的私兔,你全家都是他的私兔……当然,如果老赵在深圳马拉松能够PB,我还是愿意勉为其难地重新接受这个称号的。
说了这么多,我只是想表达清楚一个道理。跑马拉松是一个需要仪式感的爱好,第一次完赛,第一次的退赛,第一次带人跑PB,第一次帮别人实现梦想,我们有喜悦,有自豪,有失落,也有感恩。
从最初的只是简单的跑跑到现在的马拉松、越野,从5km到42.195km到50km到最后的100km+,我们可以把距离当成我们追求的目标,可以追求速度,也以完成百马而自豪。
从初入跑步,把它当成一种跳板,到后来把跑步当成一种兴趣,再到后来,跑步已经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
喜欢的东西自然会坚持,跑步没有任何形式的限制,只要你爱。因为深爱,所以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