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伤就该休息,无力就该示弱,跑马无需强撑
.
initiation西嘉签名在路上
阅读 25398次

微信图片_20180206141405.jpg


“你跑步没受过伤吗?”


“没有。”


曾经豪气万丈的说过这句话,甚至我连受伤的场景都没有去想过。


对于跑步来说,“疲劳受损”和“跑步伤病”还是有一定区分的。前者是每个跑步的人都会经历的阶段,以还能跑为分界,后者则要严重得多。多以“必须停跑”为界,当然免除有的还要强忍疼痛继续上的情况。


我当然有过疲劳受损,但是也是三两天微调就能度过,唯一一次时间较长的也是股骨大转子滑囊炎。


那一次正离六盘水马拉松还有5天的时间。虽然跑龄不长的我,但是跑量却是实打实的一个个脚印累积起来,对于自己所谓的“科学”跑步无伤也曾心底喜滋滋。面对第一次“直接性”的受伤:很受挫,是我所有的情绪标签。

“要弃赛么?”


我的脑海里蓦然闪过这个念头。


微信图片_20180206141415.jpg


即使是在去年广安马拉松,面对不断的缓长上坡,闷热的天气,才跑到21.0975KM的小半程就已经完全崩溃的我,也不知怎样最后坚持跑完了全程,成为女子完赛人数中的63分之1。我从未想过退赛。


“除非特殊情况,比如威胁到生命健康,如果只是因为疲累等可以克服的情况,我是绝对不会弃赛,甚至走路的,慢慢的跑也得坚持。”这个不成理的小原则一直是我跑步路上的自我暗语。


而六盘水马拉松赛前突然的受伤,让我有了一些惊慌,更多的是失落无措。


急性炎症,使得我右大腿临近盆骨处的股骨,只要脚一落地,就会酸麻疼痛。


而且六马于我的意义并非只是一个比赛,还有其他更重要的在那儿。


赛前的前一个晚上,想着辛苦的备战,一伤就报废,也摸着腿,眼眶燃烧发烫,灼热出伤心泪。


“但是,你无法改变啊。”


再努力又如何,再忧郁又如何,你就是无法改变啊,那么就接受吧。

比赛总有下次,大不了,明年再来一次,哪里跌倒哪里爬起。

 

最后,我和老爸一起出发了。


自我的心理建设让我做好了弃赛的准备。

 

三十多度的六盘水,极为晒热。


才出发几公里脚就开始不适,打算体验跑10KM就退赛的我,因为一些莫名其妙的原因又“被迫”继续前行,13KM处,已经没有任何心理包袱的我开始问起收容车,开始一路走走停停,也有心情吃了水果补给。


最后到达半程处,在草坪上坐着等着收容车的到来。虽然我完全可以坚持全程结束。但是:


“既然无法PB,而且这样跑下去,脚一定会废,不如合理放弃。”

天知道,“死犟脾气”的我,竟会突然变得通透起来。

 

而我,也正庆幸,这次放弃,让我的伤能够在两周之内的短时间里得以休整痊愈。


倒着跑,走路、学网球是让我的伤疾速自愈的功臣。


而这次的伤也让我收获苦涩却宝贵的经验、以及对待跑马的心态。

 

交叉训练、力量训练,让我突破瓶颈,进步不小。


参加跑步教练的认证,让我对跑步科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让我的成绩从北马开始,到后面的几场比赛,一路PB。


更重要的是,我发觉,对于跑步,我更喜爱了。


并不再只是出于对于成绩和PB的追求,而是觉得,只要能跑,只要感受到脚下生风的感觉,就很开心。


之前的受伤,也让我极为敏感身体出现的任何不适。


一旦有不对劲,就立马休息,或者做相应的处理。不再执着于过往过于追求跑量的过度观。


节奏、间歇、变速、LSD、坡跑练习让我的跑步之路变得妙趣横生。


“每天凌晨的白雾、月亮,有时星星,大风、树枝,有时雨滴,都让人新鲜。”

 

但是,生活怎么可能总是平顺,跑马之路怎么可能没有意外。


广马前一周,不是因为跑步,而是因为穿高跟鞋的原因扭伤了脚背,虽然只是肌肉发炎,也看了医生,敷药加休息。但是一直到赛前,都有不适。


这次的我也做好了弃赛的准备。


微信图片_20180206141508.jpg


是幸也是不幸吧。


幸运在于我带伤完赛,虽然不太理想,PB到342,但好歹完赛。


不幸在于赛后,引发了我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受伤。离此刻敲字的今天,我受伤正好两周零一天。


15天。


于一个热爱跑步的人来说,应该是煎熬吧。


从最初的接受到自暴自弃的“暴食”到迷茫挫败。


中途跑过一个5KM,那天凌晨的五点多钟,天依旧黑沉,我一个人在白雾里慢跑。


风呼呼的刮着,无力涌上心头。


“喂,边跑边哭什么的,太差劲了,不就是受个伤?又不是好不了。伤好后又是一条好汉...”


我咬咬牙,硬是憋回快要止不住的眼泪。


紧接着我似乎“漫无止境”的养伤。


我的身上不知觉间也带上了浓郁的药酒喷剂味。


“还好,有云南白药。”因为它的味道和赛道上的喷雾味道一样。


这样,让我觉得我离跑步的日子没有远得太远。

 

虽然不知道,还有多久我才能重回跑道,但是,脚伤却在慢慢的好转起来。也许还有几天,也许就一周吧。


微信图片_20180206141512.jpg


今天依旧加班很晚,一路回行的路上,我一直在想,应该是这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在想:


跑步,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信念的力量到底又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回到家,看到跑圈摄影大哥黛吾颜黛叔的《别等了,弃赛吧》和乌贼的《别丧了,没必要》,心下一动,开始动笔写这一篇一直想写却懒于动笔的文章。


《别倔了,就这样》我揶揄为姊妹篇的命题作文。


我很赞同朋友对于跑步的认知,“不神话跑步的作用,也不低估伤病的风险。”我一直觉得跑步和其他类似于打牌、玩游戏、看书、画画弹琴的兴趣爱好性质一样,没有孰高孰低之分。对于跑步,要热爱且敬畏。


我很感谢跑步给我带来的改变,无论是从肉眼可见的身材和精神状态,还是融于处事之中的坚韧,生活的自律。


它可以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存在,但绝不是生命的全部。


把它拔高到一个绝对置顶的状态,触地会让你“骨折”甚至“瘫痪”。

 

而信念?既坚不可摧又脆弱得不堪一击。


它能让你淡忘甚至忘记困难、挫折、苦痛,但是却有可能让你对于“苦痛”掉以轻心或者评判失衡,带来更大的损害。


过于信念,也会让人一叶蔽目。

面对伤病,信念也会无法忍受。 


微信图片_20180206141520.jpg


想来想去,觉得自己也真倔。


不仅是跑步吧,生活里的我不是一个喜欢倾诉的人,闷葫芦的状态居多。

总觉得不想让自己怯懦,我就应该是我心底强大的样子。想得也是兜兜转转很多。


但有时候,自己无法承受或是凭借一己之力无法解决的时候,求助或者自我放空,自我小小”堕落“一下也未尝不可。


正如回到开头的那一句,


“伤病又如何,又不是无法好转。伤好之后又是一条好汉。”


何必再忍着伤痛,强迫自己完成根本没必要完成的事,何必再倔着,觉得自己放弃一下,好像就是让人不可接受的“没有骨气,没有毅力。”


受伤就该休息,无力的时候就该示弱。不需强撑。


微信图片_20180206141524.jpg


很多伤病、事情、意外,不管好坏、顺利坎坷,也就这样——没有那么美好,但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糕,和无法逾越。


不要它们在自我的想象中发酵夸大,因为就这样。


所以,别倔了,就这样吧。


现在、我已经伤愈重回赛道!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不代表咕咚观点。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