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跑者】遇见更好的自己
.
咕咚人物签名在路上
阅读 340798次



我跑马拉松至今1年零3个月,从6分多配速只能跑6公里,到沈马半程94分钟完赛,并且有幸加入了半马90跑团,(编者注:咕咚半马90跑团,跑团跑友40人左右,大多数团员半马成绩都在90分钟之内,全马破300的目前有3人)。



我们团的跑友们


一直以来,我坚信汗水不会有欺骗,在努力追求配速和里程的途中,感受到身体和灵魂的提升。我跑步的最初动力就是减肥,一年多来,我不停地制造着各种里程的PB,摧毁着无数借口养成的赘肉,结识了那么多志同道合的跑友,积累了很多跑步的方法和技巧,体验着奔跑的乐趣,跑者的阳光、自信和强大也逐渐在我身上闪耀,跑着跑着,我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我和家人,跑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你这么爱跑步呢?跑步多无聊啊?

你这次跑第几名啊?有奖金吗?

每每遇到这样的问题,我都会感到很棘手。


此时此刻,我一般会面带苦笑,在心中默念: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翻译过来就是:咱俩不在一个轨道,谁也不用说服谁。


不过我写这篇文章,不光是想得到跑者的认同,还想让更多人了解马拉松,参与马拉松,理解跑者的心境,不提或者少提那么那啥的问题。


不跑步的理由有千种万种,而跑步的理由却只有一个——因为我喜欢


村上春树对爱上跑步的解释很接地气,用以回答第一个问题最为洽当:说老实话,我觉得跑步这东西和意志没多大关联。能坚持跑步,恐怕还是因为这项运动合乎我的要求:不需要伙伴或对手,也不需要特别的器械和场所。


人生本来如此: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不喜欢的怎么也长久不了


在欧洲、美国、日本……当你有勇气挑战一个全马,别人会向你竖起大拇指,并投来赞许的目光;而国人往往更关心你是否拿到奖金和名次,当得知你是自费参赛还要饱受肌肤之苦,疑惑的眼神仿佛在置疑你是不是神经错乱!很真实、很怄气!这其中的差距正是集中体现了国人对马拉松认识的极度匮乏。


在浮躁的当下,追名逐利成为一种常态,无利不起早或许成为很多人心中的普世价值观,说到这,我们真的应该回到原点,也包括我们跑者自己,看看我们到底是为什么而跑。



跑到终点,是一种爽翻天的感觉


马拉松原为希腊的一个地名。公元前490年,在希腊的马拉松镇,希腊人赢得了与波斯人进行的战争。为了迅速把胜利的消息传送到雅典城,派了一个名叫菲迪皮茨的战士,从马拉松镇一直跑到雅典。当他到达雅典时已经精疲力竭,传达了胜利的消息后便去世了。


后来为了纪念这位战士,从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上,便开始了马拉松的比赛。马拉松的意义不在于输赢而在于奔跑,挑战极限的勇气,超越自我的信心,坚韧不拔的意志,永不放弃的坚定则是马拉松的精神内涵。如此说来,我们在奔跑的路上,不断加深着对马拉松的理解,领悟着马拉松精神的强大内涵,这是不是比奖金和名次更有价值呢?


其实马拉松蕴含着许多人生智慧,虽然我跑龄不长,但多少有些感悟,在这里我非常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拙见,不妥之处,敬请赐教。



跑的好很重要,拍的好也很重要


均衡配速——波澜不惊往往成就精彩


马拉松除起跑后加速跑和最后冲刺跑外,途中基本上采用较高速度的匀速跑,这样是分配体能最省力的方式,42.195公里的里程可不是一蹴而就的,选择了适合自己的配速,我们就会顺利完赛乃至刷新PB,而有些新手心浮气躁,前面发力过早,往往以崩溃告终。人生亦是如此,很多人看似风光,殊不知人生路漫漫,不脚踏实地走好今天,不远的明天就有可能跌倒。


1公里都是全新的开始——人生要有归零心态


跑步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手机软件或是运动手表了解每一公里的配速、心频、需氧量等指标,这样对我们合理分配体能,掌握当前的身体状况非常重要。即使前面每1公里都如你所预期,但是接下来的每1公里,你都无法预知。这就是马拉松,我们不要为前面的卓越表现而沾沾自喜,必须按部就班地跑好你当前的里程。仿佛我们听过无数遍的说教:你的昨天不能代表你的今天,正如你的今天不能代表你的明天。


5公里处的重要补水——未雨绸缪


《朱子家训》里有一句修身治家格言: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告诉我们人生当居安思危,懂得积累和储备,未来才会稳操胜券。对此,马拉松也有很好的诠释,前几天拜读了孙英杰的《孙氏跑法》,其中一点对避免30公里以后的撞墙很受用:“5公里处一定要补水!这里补水是为你20多公里、30公里处补的。如果不补,到了口渴时再补,水分没有足够时间进入肌肉,解不了你身体的渴,后面最难的时候你在缺水状态跑步,后果很惨重。


平稳度过身体出现的极点”——身处困境如何应对


由于氧气的供应落后于身体的需要,跑到一定距离时,会出现胸部发闷,呼吸节奏被破坏,呼吸困难,四肢无力和难以再跑下去的感受。这种现象称之为极点。马拉松的极点多出现在3035公里以后,很多跑友都会在这里崩溃。即使是常年训练的跑者,也会经历这个痛苦,至于能否安然度过,既要靠平时的训练积累,更要靠意志力的支撑。一旦突破极点,呼吸再次变得均匀,动作又感到轻松,一切不适感觉消失。就像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过不去的坎儿,这时我们会穷尽一切可能去解决它,再咬咬牙,挺过去,发现生活依旧那么绚丽多彩。



活捉咕咚领跑熊猫,确实一本正经


比赛是日常训练和生活的写照——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优秀的跑者,往往会具备强大的自律、自控和自我调节能力,这是马拉松带给我们精神层面的回馈。当跑步真正融入到生活中,我们会自觉地规范起自己的生活,合理安排饮食起居,科学制订训练计划,学会把最佳的身体和心理状态调整到比赛,而比赛只是日常训练生活的写照,把功课做在平时,等到比赛自然驾轻就熟。人生面临的人或事林林总总,并不是方方面面都能轻易驾驭,只有广见博识,才能择其精要者而取之;只有积累丰厚,才能得心应手为我所用。




亲爱的朋友们,真心希望你能爱上马拉松,它会带给你别样的人生体验,诚如埃·扎托倍克(捷克优秀长跑运动员,惟一一个在一届奥运会上获得5000米、10000米和马拉松三枚金牌的运动员)所说:如果你想得到一些东西,请跑100米,如果你想体验一些东西请跑马拉松


 

作者:@悟空8059    编辑:@咕咚人物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