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水泡
长距离健走,最常见的损伤莫过于起水泡了。之所以会起水泡,是因为脚底与鞋子长时间摩擦造成的。水泡不仅会影响健走的顺利进行,处理不当还会引发感染,让人吃尽苦头。
如何处理?
若是起了水泡,可以用创可贴敷于患处,以防对患处造成进一步摩擦。如果是较大的水泡,那就该把积聚于患处的液体排出来,以缓解水泡所构成的压力。标准的做法是:首先用消毒酒精洗净患处,再用烧红后冷却的钢针在水泡的边缘位置刺一个小孔,轻轻把水泡内的液体挤出。然后涂上消毒药水或软膏。最后用胶布或敷料把伤口遮盖起来。要注意的是,切忌剪去泡皮。
2、皮肤擦伤、撕裂伤
擦伤是皮肤受到外力摩擦所致,皮肤组织被擦破出血或有组织液渗出。皮肤撕裂伤,是由于钝物冲击或碰撞所引起的表皮或软组织的损伤。多发于身体与硬性物的碰撞时,以头部、面部皮肤撕裂伤最为多见。
如何处理?
创口较浅、面积较小的擦伤,可以用生理盐水洗净创口,创口周围用医用酒精消毒,局部擦以抗菌消炎的药剂,无须包扎,让其暴露在空气中即可。创口中若有异物时,要先将异物冲洗干净再进行处理。如果创口较深,污染较重时,则应前往医院处理。
若撕裂伤的创口较小,经消毒处理后,用创可贴粘合即可。如创口较大,则须立刻前往医院处理。
3、踝关节扭伤
踝关节是人体在运动中首先与地面接触的主要负重关节,也是日常生活和体育运动中较易受损伤的关节之一。户外健走过程中若下台阶时重心不稳或不慎踩入坑里,很可能会造成踝关节的扭伤。
如何处理?
一般不严重的扭伤可以自己处理,扭伤发生时应立刻停止活动,对伤处进行冷敷,加压包扎并抬高伤肢。受伤24小时后,根据伤情可选用红花油、按摩乳等外用药,并配合按摩、热敷等方法处置。而严重的踝关节扭伤可能会造成韧带完全断裂,并常伴有撕脱骨折或距骨半脱位,这种情况就应该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文章选自万步行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