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迈Mile21K跑鞋-慢跑每一公里
.
咕咚商城签名在路上
阅读 61320次



时光若言



有幸拿到这次评测机会,感谢咕咚和必迈的眷顾。咕咚昵称:时光若言

前言

必迈是一个年轻的互联网运动品牌,成立不过两年多点,最初的跑鞋是必迈001,现在主打mile系列,包括10K和21K,这两个产品于16年底进行了迭代,这次我拿到是新上市21K 2代,从这次21K 2代的宣传语“升级每一毫米”来看,应该是相对于21K1代细节做了不少提升,由于没有穿过1代,所以这次评测主要是侧重于“跑爽每一公里”,看看2代的表现到底如何。

必迈男子Mile21K 2代 专业公路跑鞋蓝 款号:XRMC001-1
¥359.00
必迈女子Mile21K 2代 专业公路跑鞋蓝 款号:XRMC002-2
¥359.00



本人身高175cm,体重73kg,正常足,平时跑步配速在4分30到6分之间。

一、外观


▲我很少去注意跑鞋的盒子,但必迈的鞋盒明显不同于常规的牛皮纸鞋盒,正面的中英文LOGO很有视觉冲击力。




▲怕hold不住骚粉,我拿到的是深海蓝/橙,整体外形基本沿袭了21K的设计风格,配色主要为“蓝、橙”互补色,少许黑色勾勒线条,辅以清新的绿色鞋底,这样的搭配视觉协调感很强,相比上代更加明艳,看似厚重的身体里藏着一个骚动的心。鞋楦看起来较宽,鞋头、后侧面、后跟均搭配了3M反光材料,也考虑到了夜跑的小伙伴的需求。


二、细节


▲鞋面支撑是时下流行的无缝贴膜工艺,轻量贴合;鞋面为一体化编制双层网布,透气柔软易弯折;鞋头依然采用有反光设计的PU支撑膜,防止鞋面破损和压脚趾,它与无缝贴膜构成了整个鞋面的支撑系统;鞋带采用了较宽的扁平设计,软硬适中;鞋跟内置了tpu支撑片,稳定脚跟。不得不提鞋舌上的巧心思,鞋舌的固定孔放在了鞋舌边缘,有助于减少鞋舌在运动时的偏移。



▲大底整体和1代变化不大,采用横纹设计,前掌横纹较深后掌较浅,前后掌为较厚lite和dura RB橡胶分区,摸起来略软。中底由FUSE双密度EVA和必迈当家科技boom材料(发泡TPU)组成,boom材料在鞋垫下面,贴近脚掌。TPU支撑板长度约为鞋底1/3,提供有力的支撑,以减少选择扭动。整个鞋底落差为9mm,这无疑在说它适合全掌和后掌落地的跑者。



▲鞋垫值得一提,第一次见到双密度的鞋垫,整体仍为Ortholite材料,在前掌贴了一层密度稍大的材料,提供支撑,表面升级为快干防臭的汉麻材料。最后分别称重,鞋码US8.5(42码,265mm)单只为344克左右,属于较重的慢跑鞋,左右鞋重差为1克,可见21K2代的品控还是不错的。


三、测试

本人脚长260mm,选择的US8.5(42码,265mm),穿上后脚跟可放入一根食指,鞋码合适。必迈此次在21K1代的基础上收集众多跑者反馈,调整了鞋楦,更适合亚洲人较宽的脚型,穿上后感觉包裹性和舒适性良好,尤其是脚踝处,贴合却不紧绷。

初上脚走路脚感稍硬,只有用力落地或者跳跃的时候才能感觉到中底的回馈;鞋底较厚,穿出去自带增高BUFF。

跑步方面总共进行了百公里路跑的测试,均为10K以上距离,半马一次,多数为5分左右配速,4分半配速10K速度跑一次。


由于穿惯了轻量跑鞋和前掌落地跑法,初次跑步有点不太适应,感觉有点踩不动,后掌的减震来的比前掌直接,改成全掌落地感觉就好了很多,得益于改良的鞋楦,鞋子很跟脚。经过第一次磨合后,第二次我尝试以4分30的配速完成了10K,当落地较重的时候缓震更明显,后掌到前掌的过度相对自然,鞋子偏重且鞋底厚造成触地时间脚长,不利于提速,在4分30的配速的表现差点人意,毕竟它的定位是慢跑鞋,这点属于苛求了。之后分别跑了配速5分-5分30的11K和18K,感觉明显更自如,当我以5分40-6分配速分别跑完21K和16K的时候,我才真正感受到了这鞋子的设计本意,它就是一双慢跑鞋,在慢速长距离的条件它的特点发挥的淋漓尽致:舒适的包裹性、稳定的支撑、源源不断的缓震……它的表现有些慢热,仿佛不愿让人去像少年啦飞驰,更愿让人慢下来去享受这跑步时光。


四、总结

1、优点:外观亮骚养眼,做工用料扎实,透气性、舒适性和包裹性良好,稳定性强,鞋楦更适合亚洲人,鞋舌扣设计好评,比21K1代有长足的进步。

2、不足:大底横纹在湿滑路面侧向抓地力不足;大底后跟外侧在百公里后有明显磨损,建议增加大底耐磨度。

3、适合人群:配速在5分30以上、全掌和后掌着地跑法大体重跑者或者初跑者。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