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lomon S-LAB WINGS定位为全地形超长距离越野跑鞋,综合了长距离所需要的足部支撑和攻克技术路段所需要的优异大底,为快速下坡提供了卓越的保护和路感。这样的定位,简直太符合我的需求了!本人跑龄3年,其中越野跑近2年,偏爱全地形技术路线,喜欢下坡跑,曾完成过一场百公里以及若干场30~50公里的比赛。
开箱
给鞋子开箱的那一刻,很是惊喜:鲜艳的“竞赛红”非常亮眼,配合侧面从后跟贯穿到鞋头的黑色箭条,象极了翅膀的形状——Wings,给人一种跃跃预试的动感。
横贯鞋楦内外侧的人字型压合材料,即为Salomon的SensiFit技术,起到支撑鞋面,延展鞋带的拉紧作用,对足弓提供全面的包裹。
鞋面为细网孔设计,轻薄、透气的同时可防砂石飞溅;鞋带为Salomon常用的QuickLace快锁式细拉绳。EndoFit鞋舌包裹系统,共分为三层,其中内外部为柔软衬布,夹层为四方孔型弹性网格材料,形成一体式固定鞋舌的夹心结构;上部有鞋带收纳仓。
鞋垫可脱卸,轻薄柔软,前掌位置有两条淡淡的双面贴固定于内底。鞋子内部车线做工精致,这从从鞋子内部的透光程度,足以看出其优异的透气性。
对于鞋子,我最为看重的还是鞋底。S-LAB WINGS采用了有着Salomon专利技术的Contagrip大底,前掌为前窄后宽四边形耳齿,后掌部则为前宽后窄,足跟部的橡胶为坡面带“倒刺”形设计,非常符合下坡跑时前后掌的不同功用和发力的作用方式。
我比较认同这样的“耳齿”设计,不仅能为越野跑提供各向防滑性,前后掌不对称布置的四边形颗粒,还可以为下坡跑提供良好的抓地和加速性能。
值得一提的是,S-LAB WINGS的中底加入了一片弹性的薄膜。经实际体验,用手弯折和扭曲鞋底,能够体会到此处开槽的用意:使得鞋底更 “柔软”和灵活,从而提供更好的变形,适应运动中足部的动态变化。
试穿
按照尺码表建议,我选了一双402/3码(CN250)的鞋子,这比我平常的鞋大了半码。从实际试穿效果看,Salomon S-LAB WINGS包裹性很好,鞋垫经实测长度约为260mm,所以这里的建议脚长,我想应该是包含了穿鞋后脚与鞋子的余量空隙。当然,如果实际选鞋,还是建议现场试穿,以选择最合适的尺码。
上脚试穿,鞋长略长,鞋头尚有一指多宽空隙,大脚趾大致位于鞋头保护脚趾的橡胶边缘;脚趾宽度基本在鞋前掌最宽处,脚趾可以在鞋仓内灵活活动;轻拉鞋带锁紧后,发现鞋子包裹性非常好,足弓处包裹感强烈。脚面和鞋舌也贴合紧密,相信可以提供良好的内部“防滑”性能。
赛前太忙,没能有机会路跑磨合,仅仅上班通勤穿了两天。直观感受:鞋子透气良好,秋风吹过时可以感受到脚面的丝丝凉意;足跟缓冲较明显,总体脚感很扎实。
实战
是骡子是马,需要实战来检验。我穿着几乎未经磨合的S-LAB WINGS出战宁海50公里。宁海的赛道,混合了石板/石块的古道、泥地土路、砂石机耕路、环山柏油公路、碎石防火道以及大石头登顶路线,基本算得上全地形的路面,是检验S-LAB WINGS的绝佳机会。
从实际体验来看,平路段跑起来,脚底压力不大,只是感觉鞋子略重,但完全可以接受。已经习惯了零落差或者4mm内落差鞋子的跑友,对于S-LAB WINGS 9~10mm落差,可能需要在平路段调整适应一下。
到下坡路段,进入石块/石板铺装的古道,我踩着石面上时现时隐的泥土与青苔,快速跑动起来。脚底反应灵敏,摩擦力也很强,偶尔有脚底没有踩稳,在打滑的地方,居然能感受到鞋底与石头表面那一瞬间的轻微位移,为身体的调整留足了时间。
此处高落差的鞋底设计,可以提供更加自然的身体前倾,并且感觉脚踝更省力。整个下坡路段,非常流畅,有S-LAB WINGS助阵,此处下坡超人若干。
赛中,有一段布满小石头—类似鹅卵石的路段。由于石块较小且圆滑,本以为踩上去会左右晃动,容易崴脚。但事实上并非如此,S-LAB WINGS的细耳齿设计,增加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防滑表现相当不错;同时,由于ProfeelFilm科技的加入,鞋底的变形能够将石头的形状清楚的反应在脚底,不仅可以“内防滑”,还可以避免脚部左右窜动而可能引发的意外。
为了更快速的下坡,我中途将鞋带拉紧,鞋舌紧紧包裹脚面,感觉非常舒服,这真得归功于鞋舌夹层的弹性设计。此外,较低的鞋帮也给脚腕提供了足够的灵活度,简直是人鞋一体了。
整场比赛近50公里,6小时33分完赛,实测结束。脚部没有任何不适,也没有起水泡的迹象。鞋底的橡胶颗粒,几乎没有磨损,没有出现磕缺断钉的情况,耐磨性表现突出。唯一缺憾的是,未能体会到在雨天或积水路面上,S-LAB WINGS的表现,待我择日再试。
总结
该款越野鞋,穿着舒适,且抓地性和保护性兼顾,可以说是给双脚装上了飞翔的翅膀。作为一款不可多得的全地形越野鞋,我愿意推荐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