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上厕所的姿势可能没对过
减脂塑形
.
FITMORE官方账号签名在路上
阅读 5814373次

timg.jpg

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

点击右上角⭐️ 收藏文章,随时随地阅读

参与文末评论互动有惊喜!


吃东西有习惯、走路有习惯,很多事情我们都有相应的习惯,习惯一旦养成,不管是不是好的,心里都会默认它就是最适合自己的。可是你有想过这些习惯是否真的是对的呢?你会时不时回头审度一下这些所谓的习惯吗?比如:


每天固定从家-车站-公司的那条线路就是最佳的?

上厕所前后清水洗手,手就洗干净了?

再或者,一直以来上厕所的姿势就没对过?

 

既然说到了上厕所这个问题,如果你以为就是每个人每天必须做的五件事“吃喝拉撒睡”之中再平常不过的一件小事的话,那我有必要来给你上上课了。上厕所也有可能上出病来的,便便当然要讲究体位!(敲黑板!!!)


 timg1.jpg


通常来说,便便的姿势无外乎两种“蹲式”和“坐式”,但是你有没有觉得“蹲式”如厕法比“坐式”来得更畅快呢?有一项针对上厕所姿势的研究表明:“蹲式”平均耗时50秒,且实验对象一致认为“便便过程很舒爽”。相比之下“坐式”如厕平均耗时130秒,而且实验对象们表示“似乎还有些意犹未尽”。

 640.jpg


为什么“蹲坑”比“马桶”更排便?


“坐在马桶上大号拉不出,蹲着排便却很容易换个高级点的如厕器,上厕所的感觉都没有了?”你以为是蹲坑厕所和马桶的锅吗?NO,当人坐在马桶上时,直肠角度约为80-90度通俗点说,就是便便被直度不够的直肠卡住了!而蹲着的时候,直肠角度约为100-110度这个时候的直肠才能称之为直肠,便便才能一泻千里,让你收获满满爽快感。

 

所以,便便是需要讲究科学方法和体位的,当直肠肌和直肠形成的肛肠角度越大、直肠越直时,排便才越通畅。当然,除了角度的原因,蹲下时给腹部带来的压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排便。

 590c2dc8d1359.gif


便便姿势不对,竟有生命危险?


如厕这么重要的一件事,当然少不了读书、看报、思考人生,就算是十来分钟的时间也不能浪费。可是看书到忘我,玩手机到“再等几分钟起身”,当你腿麻不得不结束此项议程的时候,是不是出现了眼前发黑、头晕目眩的感觉?这就是蹲太久导致的体位性低血压。此外,在马桶上如厕时,经常性地用力过猛,患静脉曲张、中风或在排便时晕厥的可能性也会明显增加!

 

如厕应预防5种疾病:

1、体位性低血压。蹲着排便突然站起的时候,易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眼前发黑甚至晕厥等现象。故而就蹲排便时站起时要缓慢。

2、排尿性昏厥。排尿时膀胱回缩,腹压奏降,回心血量减少。

3、过敏反应。厕所内的氨气等有害气体可使少数人发生过敏反应,出现:咽喉发紧、胸闷气短、呕吐、腹痛腹泻、荨麻疹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休克。

4、心肌梗死。屏气用力排便时使腹压骤增,可导致心跳加快,血管痉挛,血压升高,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缺血缺氧,造成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5、脑出血。便秘者用力排便时,血管痉挛,血压升高,血流速度加快,血流冲击痉挛的脑血管壁可使其破裂。

 timg.gif


如厕姿势的正确打开方式


问:上厕所有正确的姿势吗?答:有的。


“坐式”如厕时,上身建议挺胸直腰并略带前倾,然后根据自己的舒适程度,调整细节姿势;“蹲式”如厕时,把姿势还原到自然状态即可。集中精神,不要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如果发生便秘、排便困难,不要死命用力,适当提肛更有效。另外上厕所时间不宜过长,压力不要过大,做到有规律排便即可。

 

蹲式虽然更有力于排便,但是对于对一些老年人,特别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来说,坐式更好。老年人体力比较弱,蹲的时间过久,如果快速站起来,也容易诱发改变体位所导致的短暂性脑缺血,从而就会发生头晕、眼花、摔倒,发生骨折等意外事件。


需要提醒的是大便的时间不宜过长,最好控制在5分钟以内。多食用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预防便秘,同时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12.gif


想要便便更畅快,这样做!

1、顺时针按摩腹部。围着肚脐顺时针打圈按摩,顺应肠道蠕动规律,有利于刺激肠道,增加便意。

2、轻轻拍打骶尾骨。直肠紧挨骶尾骨后方,轻轻拍打骶尾骨,有利于将力量传递到直肠,通过振动刺激肠道,利于排便。

3、从上往下按摩腰部脊柱。有利于刺激马尾神经,中医中这一区域有刺激排便的穴位,能刺激排便。

 

这下,终于可以愉快地进行便便这件让你爽意十足的事情了,而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你是否会得痔疮了。




【今日互动】

你在如厕时会做什么事情?


*文章评论区给出你的答案,比比谁更有(无)才(聊)*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