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马拉松赛事增多,越来越多的跑友加入到马拉松的队伍中来。但马拉松对于业余跑者来说是一项存在风险的运动,几乎每年都会在马拉松赛场上发一些意外的情况。计划参加马拉松比赛的跑者需要经过一定的训练,以及通过身体健康检查才可以参加。
A.这些人不适合跑马拉松
心脏疾病患者不适宜参加:患有先天性心脏、风湿性心脏病的人绝对不适合马拉松。近期内犯过心脏病的人、有严重冠状动脉病的人,或是在做轻微活动时感到胸痛,运动中脸色发白发青的人,都不适合马拉松。需要提醒的是,有些心脏病平时可能没什么征兆,但在比赛中很容易造成晕厥、抽搐、猝死等意外情况发生。
呼吸道疾病患者不适宜参加:如果在赛前2周出现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也不建议参加比赛。有些认为自己身体很好的跑友患上病毒性感冒,会选择不吃药、不休息。想靠身体的底子硬扛,甚至感冒期间还坚持大运动量的锻炼,这些都是不可取的。此时病毒通过上呼吸道进入血液后,随着血液循环到达心脏。如果患者抵抗力弱的话,就很有可能诱发心肌炎的可能。
除了以上提到的情况,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和心律严重不齐、过于肥胖等症状的跑者,也不能冒然地参加马拉松比赛。因为马拉松的长距离对关节、肌肉的损伤较大,体重过大者最好等减肥成功再投身马拉松;同时,马拉松的能量消耗很大,强健的肠胃和肝脏是必须的,而脾胃弱心肺功能欠缺的人也不宜贸然尝试。
B.持续系统的训练很重要
马拉松运动的特性是长距离、长时间、高强度,可不是迈开腿就能跑的。要制定系统的马拉松训练计划,遵照科学规律循序渐进。
对初入者来说,备战一次全程马拉松,训练要持续15-20周,平均每周跑步距离保持在50到100公里。比赛前的三到五周,要有2-3次试跑的准备,每次试跑至少应达到35公里。经过这样的坚持备跑,才能确保在自己身体基本不受伤害的前提下跑完全程。
这个过程一定是一个循序渐进,积累的过程,否则身体的关节肌肉、脏器的机能很难适应突然变化的消耗和强度刺激。参加马拉松是一个长期的准备过程,不论是在饮食,训练和心理上都要引起重视。
对于普通跑者来说,完成全程马拉松不仅是对身体的考验,更是对意志的锻炼,需要在身体和心理两方面都做好充足的准备。
目前有部分跑者受到周围其他人的影响,极力想尝试马拉松。这样的跑者最大特点是积极性高,把马拉松看得很容易,训练特别刻苦但却不得其方。这些群体的目标过高而不切实际,缺乏科学系统、循序渐进的过程,从而导致身体受到伤害。在国内马拉松出现过的一些医疗事件中,出问题的多属于这一类人。
因此,对于跑马这件事,各位跑者需要保持一个平静的心态,专注跑步,不过分追求速度,以百米冲刺心态去跑马拉松是万万不可的。建议跑者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想跑马拉松?跑马拉松需要一个理由,必须是发自内心地想参加,这样你才会有坚持下去的动力。如果是被强迫或者只有三分钟热度的话,那么你就得再另做考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