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g 3HR 月度使用体验报告
.
咕咚加油站签名在路上
阅读 34427次


智能手机热潮不断冲击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生活也因为智能手机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一个智能化浪潮是什么?很多人认为是智能穿戴,于是一大批智能手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但是就像不温不火的Apple Watch一样,将智能手机的功能全盘搬到手表上并没有很大的吸引力,相反专注于活动监测的运动手环则取得了不小的成功,国外的Fitbit、Jawbone、Nike+ FuelBand以及国内的小米手环、Bong等无疑是最好的代表。今天测评的这款产品正是来自国产品牌bong的bong 3 HR。


 

如果你关注智能手环市场,那么一定听过bong这个品牌,作为国产品牌,bong在全球范围内都颇有名气,在个人腕部设备领域有自己的建树,而今天的主角则是其第三代产品中的bong 3 HR。


 

bong 3 HR,HR意为heart rate,是心率的意思,因此其全称为“bong 3代 HR心率血氧智能运动手环”。bong 3 HR采用了经典的手环型外观,黑色表身配上哑光黑表带,看上去酷劲十足,有很强的运动风格。我手上这款黑色版本荷尔蒙气息较浓,更加适合男性用户,对于女性用户来说,如果能有更多彩色版本可供选择再好不过。


 
bong 3 HR是可拆卸式设计,可以分为主体和腕带,主体为圆角长方体注塑成型机身,尺寸为18.67 x 44.57 x 10.10mm,其中10mm左右的厚度戴在手腕上不会显得很突兀,长度上也能适合大部分人的手腕。



主体正面是一块0.91英寸的OLED屏幕,可以显示黑白内容,这块屏幕表面的镜片硬度较高,在一个月的使用过程中并未出现划痕,而且具有一定的抗油污性。


 
bong 3 HR主体背部看起来丰富了很多,信息量很大,包括bong的logo和公司信息、防水标志、心率监测标志以及充电触点,而中间那个透明的部分就是bong 3 HR的核心部件——24bit医疗级心率血氧传感器,它通过发出绿光照射皮肤表层血液,从而得到心率和血氧数据。



bong 3 HR的腕带采用了医用级TPE材料,弹性较强,触感柔软,贴合皮肤的时候摩擦感较好,由于进行了哑光处理,耐脏度很高。手环主体和腕带在一起的总重量大约在16克左右,佩戴时不会有重量上的负担,而且在手环与皮肤接触的地方都做了弧度处理,贴合感很强,如果找到最合适自己手腕的扣孔,这种无感佩戴还是值得称道的。



运动手环是否应该具有屏幕,这是个见仁见智的话题,没有屏幕更加简洁可以让人专注于运动,有了屏幕则丰富了信息传递功能,减少了看手机的时间,从另一维度提升了专注度。bong 3 HR的这块屏幕并不大,分辨率128*64,清晰度足够了,可以显示很多重要的信息。由于内置了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抬起手腕或者双击屏幕即可唤醒屏幕,依次显示日期时间、步数、里程,然后开始测试心率和血氧含量。



bong 3 HR的屏幕是长方形的,可以在手机端的App中设置横屏或竖屏显示方式,不过我个人更偏好竖屏模式,因为佩戴时竖屏看着更符合习惯。bong 3 HR的马达功率比较大,震动效果很明显,当有电话打进来时,会通过震动提醒,这一功能对于我这种常年开静音的人来说非常受用,再也不会错过重要来电了。



此外,也可以设置接收短信、QQ、微信的通知提醒,在手环上就能直接看到这些消息,不过显示的内容大约只有30个字,属于预览范畴,无论是在运动过程中还是平时佩戴,抬起手腕就能看到信息,确实节约了很多无效的社交时间。这其中也看到了bong对于信息展示的取舍,仅保留了社交信息,新闻推送等信息无法展示,说明bong还是希望用户能专注运动,不受到无聊信息的打扰。



bong 3 HR的防水等级达到了IP67,游泳时可以佩戴。由于运动过程中或生活中总是不可避免地会沾染汗渍、灰层等,我每次洗手的时候都会给bong 3 HR洗一洗,一个月时间使用下来,并未出现进水现象,面对有水的环境放心大胆使用是不会有问题的。



作为一款运动手环,bong 3 HR需要配合手机端的bong App才能发挥最大用途。它的App整体设计非常小清新风格,分为五大板块——时间轴、数据报告、发现、设备和我。其中“发现”相当于bong的社区;“设备”中可以看到电池电量,设置显示控制模式、提醒内容等;“我”中包含个人账号信息、平衡目标、绑定健康数据和通用设置等,操作起来很简单,无需过多赘述。



App首页以“时间轴”的形式对每一天的数据进行统计,会记录下每个时间段你的状态,包括静止、散步、跑步、睡眠等各种状态,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配备了心率传感器,可以准确判断用户是否佩戴了手环,因此摘下手环的状态也会被记录下来,而且非常准确,摘下手环之后bong 3 HR传感器就会因为监测不到心率而在屏幕上显示“请正确佩戴”。



正是由于心率传感器的存在,每一天的睡眠时间也会被记录下来,并与运动步数、消耗的卡路里等一起生成“数据报告”,其中睡眠报告中包含了深睡眠、浅睡眠的时间,虽然没法确定它一定准确,但是从入睡时间上来看,每天的记录都是很准的,这与进入睡眠之后我们的心率有着巨大变化有密切关系。




不管是睡眠报告还是活动报告,系统都会更具实际情况给出评分以及与之前的对比,如果每天达到了一定的步数,还会有奖励徽章,以此作为鼓励。说实话,每天看看自己的活动情况和睡眠情况,如果坚持一个月,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是没有问题的。
 


对于运动手环来说,测量的准确性是消费者一直以来的最大关注点之一,从硬件上来看,bong 3 HR搭载的M4芯片处理器和24bit医疗级心率芯片专业性上并不输智能手表,虽然我而无法测试其步数和心率的具体数值,但是从直观上来看,每天的步数还是有规可循的,走得多就得多,走的少记得少,这点没出现过差错,而心率测量上,运动时的心率明显高于静止状态。至于让我相信bong 3 HR数据的原因,无疑是睡眠数据,入睡时间和起床时间真的很准,而且深睡眠时间短的话自己可以明显感觉的睡得不好。



bong 3 HR通过蓝牙与手机进行连接和数据传输,内部是一颗Nordic Cotex-M4蓝牙处理器,官方宣称的有效连接范围可达15米,在正常的室内,手机放在一边,随处走动是不会断开连接的。一旦原理手机,它也会有震动提醒,还有避免手机丢失的功能。


 
bong 3 HR的闹钟功能也比较不错,如果你没有达到事先设定的每小时活动值(卡路里或步数),它会震动提醒你;定下睡眠闹钟的话,它会在你的浅睡阶段震动把你叫醒,最大限度地避免睡过了。不过对于我这种爱睡懒觉的人来说,bong 3 HR一直震动着叫我起床也是很无奈的。



在续航方面,bong 3 HR内置了一枚60mAh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在拥有屏幕和24小时监测心率的情况下,续航仍能达到2个星期以上,也就是说佩戴半个月绝对没问题。我这一个月来,只充了一次电,对于运动较少的人来说(运动时耗电较多),日常佩戴计步的话可以使用20天以上。bong 3 HR的充电需要将手环主体拆下来装在充电座中,全部充满电大约在1个半小时。



一个月的体验下来,对于bong 3 HR这个运动手环由陌生到熟悉,到现在每天离不开,我给它的打分可以有9分,并不是过分夸奖,更多是对于它帮助我养成比较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感谢。或许有人认为手环只是鸡肋,但主要看你怎么用它,用的久了习惯了,不去纠结那些枯燥的数据,养成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这或许才是目前市场上个人腕部设备对消费者的最大意义。

https://xmall.codoon.com/channel/html/topic.html?h_id=372857395822833899208877&h_name=bong智能专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