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说环台湾岛骑行如果没有雨骑过,那注定是不完整的,更何况当时恰是五月的雨季呢。飞机降落时乘务员播报台北在下雨,虽然没有带伞,但内心是有些激动的。想起孟庭苇的“冬季到台北来看雨,也许会遇见你”,虽不是冬季,但也一定很美丽。
第一天环岛骑行的雨,如期而至。从台北骑行至新竹88km虽说不多,但是背负了一天的雨水,确实有一些沉重。还在台北市区的时候小雨伴着城市早高峰,走走停停,颇为新鲜。一旦出了大稻呈码头,视野开阔起来,雨水也疯狂起来。车衣车裤完全湿透,锁鞋里可以养鱼,眼镜完全被雨水遮蒙,肚子里也仿佛喝饱了雨水。小伙伴们似乎也都有些低落,或许已经开始此行意义,出来骑车还是特地来淋雨?傻!
雨骑体力消耗会很快,所以途中增加了休息点,休整期间大家自嘲式的自拍和逗趣减少了行程的疲惫,无形中发现了雨骑的别样乐趣。大家一起风雨同舟,不知不觉的也会觉得雨没有那么大风没有那么冷了。到了新北市鶯歌区后,左侧的风景渐渐柳暗花明,高山云雾会给你有一种身在浙江山水的错觉,不陌生。
车道上会偶尔遇上几个迎面而来的跑马爱好者,公园的小路上会挡着几只硕大的蜗牛,从城市进入乡村,扑鼻而来是浓郁的稻田和栀子花的香味,嫩绿嫩绿的稻田一片片就在眼前,只是暗藏的栀子花神秘无处寻。雨打在嶙嶙的屋檐,打在坚韧的芭蕉叶,打在田间透明的大棚上,打在各种亲切的农作物上,汇成一股股细流,潺潺的在暗处流淌,分不清是雨声还是水流声,总之是不单调的有层次有节奏的雨中曲,还有迎面扑来的不知名的飞虫,密密麻麻从到稻田间被我们惊醒漫天的飞来,可千万闭好嘴巴。雨骑的气氛就这样再一次生动了起来。
抵达新竹福华大饭店后,第一天的骑行算是完美结束,从城市到乡村,再从乡村到城市,一路雨相伴,像是把这辈子的雨都一下子淋过了。傍晚此时的天空还在下雨,摘掉头盔换掉骑行服再撑一把红雨伞,去新竹的城隍庙散散心,做一个陌生的路人,路过别人的城市,我们骑行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不是为了几条朋友圈签到式的炫耀,也不是打卡式的完成什么人生目标,还是那句“有些事现在不做,以后可能就没有机会了”,有时候也要像今天的雨一样对自己要任性一些。
第二次雨骑是环岛第七天,池上乡的天色变暗,周围山上的乌云黑压压飘了过来,注定躲不过的第二场大雨。迎面而来的雨气瞬间变成雨水刷刷把我们包围,既然改变不了雨骑的事实,不如换一种方式去享受它。领骑临时改变的路线,说要带我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途径一条安静的自行车专道,据说这是曾经的火车轨道改造而来,直到看到废弃的老站台,才开始想象着曾经车来车往、到达与送别的场景。穿过这条长长的车道,居然就到了菲律宾板块和欧亚板块的交界处,领队卖的关子的确给我们好大惊喜,一直认为地球板块都是在海洋交汇,而现在左右脚就可以横跨两个板块的体验,真的是非常奇妙。下雨不可怕,欣然接受或许会有意外的惊喜。
遇见的第三场雨,是在花莲的小火车上,雨丝挂在车窗上真的很像哭泣的脸。雨下得越大,窗上的雨水在风里就飘得更远。已经一起八天骑行的小伙伴们依靠在座位上,略显疲惫,累了的在想再坚持一天就可以完美画上句号,但是更多的心情是不舍。外面灰蒙蒙的天和冰块一样的窗玻璃,身上流汗湿透还没干的衣服,车厢里蹿起的冷风,凉凉的水意弥漫了整个空间。气氛变得很安静,面对即将道别的天南地北的朋友,天空下的雨也变得特别温柔和煽情,好像是它拉近了我们的距离,让我们有了风雨同舟的故事情节。
完成九天环岛骑行后我们返回台北,车水马龙,夜灯初上,此时,天空又下起了雨,就像初来台北的那个夜晚。我本不爱下雨天,可是突然又觉得下雨是一件很温柔的事情,这大概就是雨的神奇,不论怎样的故事,一逢上下雨就难忘,特别是这台北微雨,它弥漫成一种情调,浸润成一种氛围,镌刻成一种记忆。
小魔女骑遇记,未完待续...
随着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的日益临近,关于自行车和骑行的故事开始层出不穷。从白雪皑皑到阳光海滩,从地域文化到民俗风情,中国数百个城市的自然、人文、历史风貌“环”绕在我们身边。
这是@泓熙GUAN的骑行故事,你有什么故事想分享给大家吗?我已经把“环中国”的奖品准备好了,期待你的骑行故事。
活动主题: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我的中国骑迹
活动内容:征集全国各地骑行爱好者原创故事
内容要求:你所在城市的一个骑行故事,包含文化、风景、赛事、甚至骑行中的奇遇、美食等一切能够突出当地文化特点,且与骑行相关的文字
字数要求:不少于1000字,图片不少于6张
投稿时间:2017年7月21日 -2017年8月20日
投稿邮箱:zhaozhao@codoon.com
另外,你也可以添加话题#我的中国骑迹,到运动圈晒出你的骑行记录。如果你愿意为9月10日开赛的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或它的咕咚独家授权线上赛做好一切准备,那么路上的故事也一定会非常精彩,把它分享出来吧!总之,只要你愿意说出你的骑行故事,也有机会获得奖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