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不是药,却胜过任何药
.
咕咚加油站签名在路上
阅读 166049次




没有一种药可以治百病,运动绝不是药,运动对身体影响的全面性是所有药物无法替代的。


生命在于运动!要多动;什么都动,对身体更好。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每天要做30分钟的有氧运动,我们国家提出日行六千步。
                            
 防猝死:能走一定走,能跑一定跑!

据统计,我国每12秒钟死一个心脑血管病。


更可怕的是高发年龄在35岁到45岁之间,这些人在发病前没有任何征兆……


预防方法很简单:


能走的一定要走,能跑的一定跑;能骑车的不开车,能走的不骑自行车;见到楼梯一定拒绝电梯。


每天要拿出足够的时间。比如说晚上七八点钟到九十点都做有氧运动,没有任何问题。


每天运动流汗,血管弹性好


汗液的成分中,98%是水,2%中有尿素、尿酸、乳酸、盐分等。出汗不仅给人体降温,更重要的是:跑步速度不要太快,走路的速度不要太慢,因为慢跑和快走时,人体会吸入比平常多几倍至几十倍的氧气,使全身的脏器更好地运作,刺激免疫系统。


对症散步好处多


一、体弱者每小时走5公里以上最好,走得太慢则达不到强身健体之目的。只有步子大,胳膊甩开,全身活动,才能调节全身各器官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而且时间最好在清晨或饭后进行,每日2至3次,每次半小时以上。


二、失眠者可在晚上睡前15分钟散步。每分钟走80米为宜,每次半小时,会收到较好的镇静效果。


三、冠心病患者步速不要过快,以免诱发心绞痛。应在餐后1小时后再缓慢行走,每日2至3次,每次半小时。长期坚持可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有效改善心肌代谢,并减轻血管硬化。


四、糖尿病患者行走时步伐尽量加大,挺胸摆臂,用力甩腿,时间最好在餐后进行,以减轻餐后血糖升高。每次行走半小时或1小时为宜。但对正在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避开胰岛素作用的高峰时间,以免发生低血糖反应。行走一般选择在餐后半小时,而且活动时间也不要超过1小时。


五、高血压病患者步速以中速为宜,行走时上身要挺直,否则会压迫胸部,影响心脏功能,走路时要充分利用足弓的缓冲作用,要前脚掌着地,不要后脚跟先落地,因为这样会使大脑处于不停地振动,容易引起一过性头晕。


(文章摘自精彩人生俱乐部  如涉侵权请告知删除)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