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
喜欢这篇文章,点右上角分享给更多人吧
北京时间11月25日,2018深圳南山半程马拉松鸣枪开跑。作为国内口碑较好的半程马拉松赛事,今年南山半马报名比去年还要火爆,但同样出现了一些乱象。
网络上曝光的一段交警监控视频显示,在25日进行的深圳南山半程马拉松比赛中,在主赛道深南大道上,多人用穿越绿化带的方式从道路的一侧跨越到另一侧“抄近道”。此外网友爆料,还有多人涉嫌替跑和伪造号码布的行为。
深圳南山半程马拉松组委会调查后在28日晚发布公告称,根据计时芯片数据、赛会录像、现场照片等证明材料,总计违规选手258名,其中伪造号码布18人、替跑3人,包括“抄近路”在内其他违规选手237名。根据竞赛规程,对伪造号码布和替跑选手永久禁止参加深圳南山半程马拉松赛,其他违规选手处以两年内禁止参加深圳南山马拉松的处罚。
————
一场半马258人违规,不要让马拉松变了味
近年来,国内马拉松不管是赛事数量还是参与人数都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数据显示,2011年在中国田径协会注册备案的马拉松及相关路跑赛事只有22场,而截至今年11月2日,我国2018年已举办800人以上路跑、300人以上越野赛共计1072场,参加人次530万。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跑马的阵营中,而围绕马拉松的赛事组织、装备销售和品牌营销也呈现了井喷式。但随着赛事和参与者的增长,选手违规、组织者干扰赛道等问题也开始出现。
这次的深圳南山半马,本应是一次全民的狂欢,除了少数精英跑者追求名次之外,大多普通爱好者参与马拉松的目标都是完赛和创造PB,马拉松是一项不断挑战自我的运动,出现较大面积“抄近道”的行为着实让人汗颜。
社交网络创造的“比较”的场景,让分享和刷PB等行为一定程度上异化了跑者的行为,但对于跑者来说,挑战自我,坚持不懈的马拉松精神应当根植于心,而遵守规则更应成为参赛的底线。因为没有规则,公平无从谈起,没有公平,竞争毫无意义。
对于组织者来说,比花哨的外表更重要的,是如何精细化管理,将规则意识贯穿到赛事的整个流程,并服务好参赛者。无论是参赛者,还是赛事组织者,都应该反思,参加和举办马拉松的意义是什么?不要跑着跑着就忘了自己为什么而跑。
————
马拉松乱象频出,赛道何时才能净化?
从奔跑中国系列赛强送国旗,到跑者强抄近道、套牌跑马,近来如火如荼的马拉松,被集体添“乱”。随着国内马拉松赛事数量超过千场,越来越多的“菜鸟”踏足马拉松赛,马拉松办赛需要更高的标准。
中国田径协会专业人士介绍,组委会在比赛前除了在官网公布相关细则,也需要对首次参加马拉松的参赛跑者做更加细致的解释和服务工作。显然,尽管办赛方在事件后迅速发布声明,但相比之下更加细致的服务才会为办赛方加分。
对比在这一环节做得好的马拉松赛事,无不对赛道采取更有效的监管手段。比如,澳门马拉松赛为每位选手拍下冲刺照片,并打印在个人成绩证书上。许多国际马拉松赛也是每5公里一个计时点,网站上实时直播成绩,计时点还有即时摄像、录像装置。
正像缺失隔离栏杆引发了抄近道,细节不到位就会有人钻空子。在之前举行的西昌邛海马拉松上,参赛选手雷某的跑步照片火了。只见他手上提着一袋子能量胶,身上就连腿套也是塞满能量胶。
赛后此人居然发朋友圈,声称是在赛道上私拿的补给,赛后给跑团兄弟们发“福利”。如果办赛方可以完善发放补给能量胶的细节,让不遵守游戏规则的人无法破坏规则,才是对遵守游戏规则的人最好的保护。
————
马拉松虽然火了,但也不要忘了初心
马拉松出现乱象,别急着把板子抡向跑者的屁股。虽然跑步的初心是健康、向上,但不少马拉松办得似乎也忘了初心。
2017年10月,体育总局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马拉松赛事监督管理的意见》,提醒马拉松赛事组织机构尊重和维护公共利益,依法保护赛事参与者的合法权益,履行竞赛组织、物资保障、医疗救护、安保交通、绿色环保等基本职能,合理安排、设计、协调赛事各个环节。
相比之下,在苏州太湖马拉松比赛发生的志愿者上赛道强送国旗,就是对赛事参与者权益的伤害。有意思的是,办赛方明确回应不会修改终点递国旗的设计。在随后的奔跑中国系列赛绍兴马拉松站,中国冠军果然还是披着国旗冲刺。这样的办赛方已经不把马拉松的规则放在眼里了。
马拉松是一项极限运动,是有门槛的。跑者除了在体能、跑量进行储备,还需要了解相关赛事的知识。比如,计时毯会在每个折返点的尽头、早餐少喝水、在到达起点前多上厕所等。
对马拉松办赛方,同样应该有门槛。部分办赛方以城市形象宣传为目的,制定不符合马拉松运动规律的赛道,将办马拉松让位给城市形象宣传,也就远离了办马拉松赛,强健市民体魄的初心。
【文末互动】
对于南山半马抄近道事件,你怎么看?
快来评论区留言吧!
欢迎大家转发评论,参与互动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