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5月28日,我参加了人生的第一场马拉松自行车骑行赛——环连云港230公里(连云港站)。在我报名这场比赛的时候心想:不就骑230公里嘛,还能比我跑52公里更累?赛前,我一直坚定230公里轻松完赛肯定没问题,然后事实却是让我大跌眼镜。
比赛那天下了大雨,气温低,风大。有一小部分人因为天气因素直接弃赛了。早上5:30—6:00是签到和领骑行马夹的时间,6:00准时发车,但是现场很乱,我是5点40左右到的现场,想早点领完马夹去起点准备发车了。但直到6点10分我才领到马夹,穿上一次性雨衣。6点15分我出发的时候,后面还有很多人都还在排队领马夹。出发还没两分钟全身已经湿透,鞋子里灌满了泥水,骑一小段就找到了队伍,一直保持了26的时速骑行,第一个补给点是在35公里左右,我看了下成绩排在92名,第一段骑起来还是比较轻松的。
从第一个补给点到第二个补给点相距45公里,并且大都是坡道。雨也越来越大,我准备了两件一次性雨衣,在第一个补给点就把第一件雨衣扔了,没办法只能用第二件了。骑到第二个补给点已经10点多,肚子已经非常饿了,感觉踩踏都没有力气了,进入补给点,看到好多人都在发抖,今天气温本来就低,还下雨以至于大家全身都是冰的,还好在第二个补给点有面包,吃了两个面包充充饥,第二段打卡时,我的成绩是排在75名。
从第三个补给点出来,我还向打卡的那位美女抱怨这路这么难骑、风还特别大,那位美女告诉我说下去的路都会比较好骑,她说到这个打卡点已经很多人都弃赛了,能坚持下来的,都是高手。从第三个补给点到第四个补给点有50公里,骑出五公里陆续看到部分车友因为车子破损了,轻则破胎,重则散架,在路边等收容车,还有的车友因为大腿抽筋,在走路。每一个在路边休息的车友,我经过时都会问一句:有没有什么可以帮的上忙的!再骑了几公里,后面有个小团队追上了我,他们喊我一起骑,这样会快很多。他们是两个人,后面路上又遇到一个独行的车友,我们一行四个人轮流破风,一路朝着第四个补给点出发,平均时速都是20+,那时候瞬间看到了希望。我们边骑边计算着时间,他们骑公路车比我轻松多了,这一路下来,路况不是很好,都是水坑,减速带也挺多,一遇到水坑,我就要湿身,因为我的山地车是没有挡泥板的。但这一路下来,我一点也不感觉累,跟着团队骑行真的很好。
第四个补给点急急忙忙就出发了,要知道最后还有五十公里,然后19:30分要关门,留给我们的时间只剩2小时50分,对体力透支的我们来说,难度还是挺大的。计算了下我们回终点的平均时速也要20+。这一路是顺风的,但是又开始下雨了,所以又加大了难度,全身湿透了,越来越冷,也不敢停下来补充能量,我已经分不清脸上的是汗水还是雨水了。这时候,后面出来了一只15人左右的大团队,时速非常快,我骑27码硬是追不上他们。他们让我们加入他们的团队,可是我的车子跟不上他们。很快的,我就掉队了,又开始了自己一个人的骑行。当我看到15人的大部队在路口等我一起走的时候,瞬间幸福感爆棚,我默默的问了一句:叔叔,要不要你们先走,我这车子不行,跟不上你们!他们听到这句话,就说:没事,我们会控制速度,不会太快的,你跟着我们肯定能完事。
所以剩下的三十六公里,一直跟着他们嗨到了终点,路上我们一群人还唱起了团结就是力量!收容车一直跟着我们,因为我们是最后一批了。非常感谢团队里的每个人的鼓励和支持。最终用时13小时19分钟完成了比赛。获得了完赛证书和奖牌。真心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