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龙飞X巴斯:他们离成为偶像到底有多远?
户外旅行
.
咕咚加油站签名在路上
阅读 451710次

0787094a64840e10b383ba90c740bbcb(1).jpg


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点击右上角的⭐️,即可收藏文章,随时随地阅读  

本文作者:李六一


“偶像,一种为人所崇拜、供奉的雕塑品,比喻人心目中具有某种神秘力量的象征物。也指一种不加批判而盲目加以崇拜的对象。特指一种传统的信仰或理想。语出太平天囯杨秀清、萧朝贵 。现通常指被追捧的艺术家、作家、娱乐圈艺人等在某些方面有一技之长的人,含义是仰慕、崇拜的对象。 ”

——据百科“偶像”词条



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


 


上面这段是5月7日金堂铁人三项世界杯中,巴斯反超台湾选手张家豪的现场视频。然后,我们再来看两段新闻。

 

8425734b1a0c45a382fc673625b77002(1).jpg


“4月23日11点07分, 2017柴古唐斯括苍越野赛圆满收官,最大悬念的100K男子组第一名,由中国选手闫龙飞斩获,用时12小时18分。诸多越野跑者和媒体惊呼—闫龙飞回来了!”

 

ca7c653035f8c71fed13d8cdb2811b69(1).jpg


“5月7日,2017成都金堂·港中旅铁人三项世界杯赛,男子全程20-29岁年龄组,巴斯李鹏程以2小时2分56秒拿下冠军,成功卫冕。比赛中,巴斯在游泳和骑行两项均落后的情况下,在最后的跑步项目的最后一刻,上演了绝地反击。”

 

上面两个片段,是我在网络上找到的关于闫龙飞和巴斯最新的信息。


很巧合,这两个人我都采访过,我突然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全民运动和大众体育热的今天,闫龙飞和巴斯,他们会成为下一个全民运动偶像吗?他们离偶像到底有多远?

 

在中国,偶像这个词,更多的与娱乐圈相关,体育界有偶像,但很少。与娱乐圈一首歌或是一部影视作品就能拥有万千粉丝不同,想在体育圈成为偶像,最起码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用时尚一点的字眼来说就是四个字:颜高活好。这里的“活”指的是他们比赛的成绩。

 

成绩对于体育界的偶像来说,太重要了。

 

作为早期的国民“偶像”,李宁有过1988年汉城奥运会失利后被万众唾骂的经历,而这与他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夺得过3金2银1铜的辉煌战绩有直接关联。吊环失误、鞍马落马,即便微笑着面对镜头,但“兵败汉城”还是成为李宁运动生涯最让人难忘的注解。而堪称体育界偶像巅峰的刘翔,也有着被“捧杀”和“棒杀”的辉煌与两次退赛,这或许是体育届偶像难以逃脱的宿命。

 

我们回到闫龙飞和巴斯身上。

 

我在仔细比较之后,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尽管他们分属于越野跑和铁三两个不同的运动项目,但这两个人竟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


8f2ed2a45176f8a955ca634c3b907b50(1).jpg

 

两个人都有着辉煌的战绩,两个人都堪称国内越野跑和铁三的领军人物,两个人一开始都不是专业的越野跑或铁三运动员,两个人都是从大众中走出,而非体制培养。(注:闫龙飞曾是马拉松专业运动员)

 

甚至,他们一前一后,相差不到半月的的两场比赛,两个冠军的结果也都在某种程度上带着一样的含义。

 

如果闫龙飞没有2016年的沉寂,那么这个柴古唐斯冠军的含义或许并没有那么大;如果没有最后一刻的绝地反击,巴斯的这次卫冕可能也不会让这么多关注铁三的人有诸多感触。

 

6b7f60d6661e2b57297cd701beb65f1f(1).jpg


随着跑步热,马拉松热的愈演愈烈,越野跑和铁三也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参加一场越野跑或者成为一个“铁人”成为了很多人的目标,当体育从体制走向大众,偶像会不会也一样从体制走向大众?越野跑热和铁三热,会不会让闫龙飞和巴斯们成为新的大众体育偶像呢?

 

我们需要体育偶像吗?我想是需要的。

 

回顾新时期中国体育发展史,体育偶像在社会和时代的位置与作用,经历了三个阶段,也诞生过三种代表人物。

 

第一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以中国体育重返奥运大家庭为始,以中国女排五连冠为高峰,那个时期的体育偶像是以郎平为代表的中国女排,而“爱国”是那个时期的主要核心。郎平“铁榔头”的形象和女排顽强拼搏的精神,都是以这一核心为轴,和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产生蝴蝶效应般的共振。

 

第二阶段是北京奥运前后。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偶像,无疑是姚明和刘翔。他们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不再只是单一的强调为国争光,而是多了一些风趣幽默和生活化的方式,同时他们也以更开阔的视野,将体育的内涵从爱国发展到了奥林匹克精神。

 

第三阶段是当下。这个时期称得上是偶像的运动员很多,比如正在成长中的朱婷、孙杨、宁泽涛、张继科、马龙等一批年轻的运动员,但说到真正的代表人物,可能只有已经退役的李娜。在职业化最强悍的世界网坛,李娜凭借获得澳网冠军和大满贯的成绩成为新的全民偶像,而她越发张扬的个性则让她和前两类代表拉开了明显距离,她以她的“口无遮拦和出言不逊”,抵抗着非体育对体育的侵犯,力求完成体育从政治到文化的回归,并尽力还原体育自身的本义,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时代的改变。

 

其实,到了第三阶段,偶像就已经开始从体制中走了出来,严格来说,李娜就是一个带着“市场经济属性”的大众型体育偶像。

 

李娜可以,闫龙飞和巴斯们是不是也可以呢?这需要有几个条件。


a359d3dbd78aa5995cbc98b6c74765be(1).jpg

 

首先,这项运动的普及度


从目前来看,在中国范围内,越野跑和铁三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哪怕加起来,甚至乘起来可能都无法与网球相比。但是,随着跑步热和马拉松热,作为路跑项目的延伸,越野跑和铁人三项在未来的普及度还是值得看好的,特别是当市场运作介入后,这两项运动的潜力越发突出,而中国的人口红利也会帮助这两项运动发展的越来越快,越来越好,毕竟比起网球来说,跑步更容易学习和掌握一些,哪怕加上游泳和骑行,也是如此。


8160fd69985c2564e1b010756e129044(1).jpg

 

运动的普及除了运动本身的特质,比如学习的难易度,场地建设的多寡等相关之外,还与市场运作的介入有着密切的关系。姚明刘翔等人不必多说,闫龙飞和巴斯这两个人身上,也都有商业元素的介入,这其实是很正常的。


其实不止是运动员,越野跑和铁三这两项运动,甚至整个马拉松市场也都是由于商业运作,才会成长的如此之快。运动是可以纯粹的,但运动项目的发展不能纯粹。当然,商业的介入带给运动和运动项目的,也不全然是好的影响,不然也就不会让假球之类的情况出现了。对于闫龙飞和巴斯们来说,如何合理地利用商业,而不仅仅成为商业的附属品,是个关键点。 



 

其次,运动员的成绩


前面我们已经举过李宁的例子了,成绩对于体育偶像来说无疑是最重要的。哪怕是放到姚明、刘翔和李娜,甚至是女排的身上也是如此,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就无法成为一个真正的全民偶像,哪怕宁泽涛再有颜值再有身材,他的影响力依旧有限。这不得不说是体育偶像的一种“小悲哀”,但同时这也给了更多的体育运动员们一丝成为偶像的机会,毕竟不是每个运动员都是“宁泽涛”。

 

闫龙飞和巴斯的成绩,我们无需再多谈了,尽管这两个项目上,他们在国内已经是超一流的运动员了。但是现实也很残酷,他们能否一直保持这样的成绩?他们能否与世界超一流水平运动员缩小差距,甚至与之比肩?


当然,他们也有机会。与体操、游泳等运动不同,越野跑和铁三的黄金年龄都在30岁以上,很多顶尖选手都在30-35岁才到达顶峰,这对于不到30岁的闫龙飞和巴斯来说,的确是个机会。但是,能否严格按照训练计划进行训练,能否挡住外界的诱惑一直坚持,合理安排训练避免受伤等等,都是很现实的问题,这些需要闫龙飞和巴斯们认真思考。


684c8c81052bd66cc389e31e1d50abd2(1).jpg

 

第三,运动员的潜质


这里的潜质指的并不单单是运动员在成绩和运动项目方面的发展,更多的是其个性、多样性、大局观等软性方面。比如李娜的张扬,比如刘翔的自信,比如张继科的“霸道呆萌属性”等等。这些潜质,一方面是运动员本身的自我挖掘,另一方面则是媒体平台的作用。每一个大众偶像的影响力,都离不开媒体和平台的推动,甚至我们可以说是媒体和平台“生产”了这些偶像,当然,媒体和平台也会“扼杀”一些偶像。学会如何与媒体和平台合作,达到互利双赢的目的,也成了一个运动员的必修课,双商无疑很重要,而对于自己未来的规划也很重要,这一点可能是闫龙飞和巴斯,较成熟运动员来说,差距最大的一点。


1743cb2e6132660aa7021c74b90fe3dd(1).jpg

  

第四,机遇


这是最不能被把握的,也恰恰成为了最关键的。在这一点上,前面提到的所有偶像都曾有过,比如张继科的“瞌睡龙”,比如刘翔的“九道传奇”等等,闫龙飞和巴斯也有。

其实,对于闫龙飞来说,柴古唐斯完全算不上一场多么“重要”的比赛。一开始,他也完全没想过要去参加100公里的比赛,他把今年比赛的重点放在了8月的CCC。而他自己也“并没有觉得这个冠军有多么重要,更没有想到会有那么多人因为这个冠军认识自己”。


编者注:CCC,全称Courmayeur - Champex – Chamonix,UTMB组别之一。UTMB(The Ultra-Trail du Mont-Blanc),环勃朗峰耐力赛,是在阿尔卑斯山区举行的每年一度的山地越野超级马拉松,始于2003年。它被认为是欧洲最难的越野跑赛事之一,也是所有越野爱好者的终极梦想。比赛共设置6个不同组别(UTMB、CCC、TDS、OCC、PTL、YCC),提供了从观光入门到资深挑战极限的多级别选择。

 

柴古唐斯的冠军,对于沉寂许久的闫龙飞来说就是个可遇不可求的机遇。


而对于巴斯,也是如此。


如果巴斯一开始就领先,或者到了自行车项目开始领先,甚至哪怕在跑步项目的前半段领先,都不可能让这样一个国内举办的铁三项目有如此大的意义。



 

正是因为闫龙飞的沉寂让他得到了“龙游浅底,飞龙在天”的称赞,也正是巴斯最后时刻对台湾选手张家豪的反超让他“炸”裂了铁三圈。这,就是一种机遇。


但是,这些“机遇”毕竟小了点。他们能否借助自身、商业、平台、媒体等多方面的资源接触到或者创造出更大的更有效的机遇呢?他们在遇到这些机遇的时候有能否抓住呢?事在人为或是皆安天命,这本身也是种机遇。


  

《超级女生》之前,没有李宇春,没有周笔畅,没有张靓颖,我们在娱乐圈的所有偶像都来自于正规的“生产线”,但几乎一夜之间,我们有了自己的大众草根偶像,这是趋势。全民运动,大众体育,这也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了,马拉松热之后,越野跑和铁三也一定会“热”的一塌糊涂,而闫龙飞和巴斯们能否借着这样的风口,和李宇春张靓颖们一样,成为体育圈,真正从大众群体走出的全民偶像呢?


这可能是种梦想,也可能是种理想,但至少,这并不是一种妄想。 



 

话题互动


你觉得我们需要偶像吗? 你觉得闫龙飞和巴斯这种非传统体制的运动员,有机会成为大众体育偶像吗?欢迎你在文章评论区留言参与互动。



图片引自@Buzz_巴斯&@闫龙飞Yan咕咚运动圈 

还没有评论